第六讲城市性质与规模08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如果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编制时间过久,应在编制城市 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 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市性质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1)从地区着手,由面到点,调查分析周围地区所能提供 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水平和对工业的要求,以 及与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等。
城市职能可能有多个,而城市性质是其主要的和最本质的 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合理或不合理),而城市性 质则带有明 显的规划意向(正确或不正确);城市性质是相 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2.如何理解城市性质
(1) 城市性质应体现城市的个性
性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简单地讲, 城市性质 就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即城 市个性。
——社会政治职能体现的是城市的行政管理作用;
——经济职能是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以 外区域的作用和地位;
——文化职能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文化职能指城 市的科学、教育职能,无形的文化职能指城市的文化传
统、生活方 式、价值观念对城市以外空间的影响力。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3.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主要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定量分析,主要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 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 门。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2)城市性质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合理的城 市性质有利于合理选择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 点,城市性质为规划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2.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 要求。
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应该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对 于发展本市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特别是这些意图和要求的客 观依据。
本因 素还是主导因素; 此外,在区域和城市内部的地位与作用最好协同。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1.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 城市性质对城市规模的大小、用地布局结构以及各项市 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城市规模的不同 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用地结构的差异
(2) 城市性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潍坊城市性质: 1980年为动力机械、轻纺、电子工业为主导的城市; 1988年为轻纺、电子、机械工业为主,其它工 业协调
发展的综合工业城市; 1995年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工业、贸易、 旅游全
面发展的现代化国际风筝城;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3) 城市性质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城市主要职能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其一,看某一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其二,看某一职能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基
南宁市城市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 性国际城市,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交通枢纽。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3)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
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 分析。
区别: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 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预期的目标或方 向;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三、城市规模的作用 四、城市人口构成 五、城市人口变化 六、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七、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实例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1.城市性质的定义
(1) 城市职能: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3)既要避免空洞的"共性",又要避免不分主次、将各种可能 一一罗列。
例如,几乎所有的县城都有政治、经济、文化、交通 等中心职能, 在城市性质中 可以用“中心城市”来概括。
(4)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三句话)。
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 三角洲的重 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 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1)要突出特色,避免雷同。
某市: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特点及现有基础和 发展的可能性,将我市建设成为工业、交通发达,风景优美, 环境 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城市。(过虚)
三、城市性质的确定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2)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拔高(国际城市、世界中心城市)。
(2)全面调查分析本市所在地点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 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以及附近的 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等等。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3)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发展本市 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特别是这些意图和要求的客 观依据。
(4)应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分析,进行地区综合平衡, 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性质。
(2)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
在考虑城市区域因素时,主要应明确区域的范围,该城市在区域内 所担负的政治、经济职能,该范围的资源情况,区域内交通运输、经济 联系的状况等。
(3)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建设条件和 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
二、城市性质的确定
第六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
(2)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国家 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例如,南宁市城市职能:
(1)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 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信息中心、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 (2)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珠三角经济向西扩散的枢纽, 新兴产业化基地。 (3)西南地区交通枢纽:承担西南大通道的交通枢纽职能。 (4)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承担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中心职能。 (5)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承担区域现代服务中心与科技 创新基地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