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4
政治中心城市P类
哈里斯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标准
主导行业在制造业、 主导行业在 零售业、批发业三 全国从业职 业总就业职工中的 工中的百分 百分比 比
+74% +60% +50%,并至少是批 发业的2.2倍 +20%,并至少是零 售业的45% 至少是制造业的1/3, 零售和批发业的2/3 +11% +15%
②麦克斯韦尔(J.M.Maxwell)利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的城市职能分类: (1)首先,用乌尔曼和达西的最小需要量法计算出加拿大80个城市13个经济 部门职工的最小需要量,在总职工结构中扣除城市的非基本职工,得到每个城 市基本部分的职工结构。 (2)其次,用3个指标来分析城市的职能:
a.城市的优势职能:根据城市基本职工构成中比重最大的部门来确定。 b. 城市的突出职能:为显示有 61 个优势职能均为制造业的城市之间的职能差异,作者 又用突出职能加以补充。其借用纳尔逊的平均职工比重加标准差的方法来分析。发现, 加拿大城市的突出职能的差异与批发业的比重有很大关系。 C.城市的专业化指数:作者用乌尔曼和达西建立的专业化指数公式。 S = ∑i[(Pi-Mi)2/Mi]÷[(∑iPi-∑iMi)2/∑iMi] 式中: i— 每一部门职能组; Pi— 城市中每一个 i 部门职工在总职工中的百分比; Mi—每一个i部门的最小需要量(即非基本部门的百分比); ∑i—所有部门的和。
10.27 6.94
不同活动类型和专业化程度指数
(4)按照上述标准一个城 市可能分入不止一个职能 类。大约48%的城市有一项 主导职能,被分入1个类, 16%的城市分入两个类,7% 的城市分入3个类,不到1% 的城市分入4个甚至5职能 类。
数量 制造业 183 零售业 137 金融业 123 批发业 107 运输业 96 个人服务业 92 公共服务 85 专门服务 81 采矿业 46 多样化 246
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性质
城市的分类
• (一)按城镇的行政 等级分类
①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
首都 直辖市
其它直辖市
行政地位相当于省级,下设 区和市。 地级市 ②地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地 区或自治州一级,可设区, 绝大多数领导若干个县。 ③县级市,行政地位相当于县, 县级市 下辖镇和乡,不设区。 ④建制镇,绝多数是县辖镇, 少数归区辖或市辖。具体细 建制镇 分如下:
6
娱乐
疗养胜地;旅游胜地;渡假地
• (二)统计描述方法:由 一般描述方法的逻辑发展 而来。其所划分的城市类 类别 标准 别仍是由分类者事先决定 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 制造业城市M‘亚类 统计上的标准。 制造业城市M亚类 • 代表学者,哈里斯(1943) 其于1943年发表的美国城 零售商业城市R类 市职能分类是依据1930年 的人口普查和1935年的经 批发商业城市W类 营普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运输业城市T类 的。他把美国605个1万人 以上的城镇分为 10类,给 其中的 8 类规定了明确的 矿业城市S类 数量指标。包括两部分: 大学城市E类 一是主导职能的行业职工 比重应该达到的最低临界 综合性城市D类 值;二是主导职能行业职 工比重和其它行业相比所 具有的某种程度的优势。 娱乐修养城市X类
复合中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 济 宁 进展 兖州 邹县 各具特色的县域中心城市 • (一)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 多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被包含。
市域中心城市 县城 交通 枢纽
基开煤 地发炭
旅游 城市
一般 县城
以 以 以①周一星:市域一级的城镇职能分 以 以 以 加 加 加 湖 农 旅 机 电 棉 类。以山东济宁市域的城镇职能 工 工 工 产 副 游 械 力 花 为 为 为 划分。 水 产 为 为 为 综 主 主 主 产 品 主 主 主 合
日本标准型城镇的职工构成(%) 工业 商业 公务自由职业 交通运输 水产业 矿业 其它产业 33~59 17~30 10~23 5~15 0~10 0~10 0~10 5~15 0~10 0~10 0~20
市
町(镇)25~59 12~30 9~26
⑤纳尔逊的著名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1955)。要点是:
•
济南
杭州
•
•
•
城镇的分类
• (二)按城镇规模分 类
苏联城市按人口规模的分类
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50~100万 20~50万 10~20万 1级超大城市 2级大城市 3级大城市 4级大城市
①联合国出版物的人口规模 1 ~2 万 7级小城市 界线 : 2 万 人作为区 分城 小城市 1万人以下 8级小城市 市和镇的界线, 10 万人以 上 城 市 作 为 大 城 市 , 100 周一星对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分类的建议 万人以上城市为特大城市。超级城市 超级大城市 500万人以上 ②我国现行的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1级 200~500万人 特大城市2级 100~200万人 等级:非农业人口 20 万以 大城市 大城市 50~100万人 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中等城市1级 20~50万人 中等城市 20~50 万 的 为 中 等 城 市 , 中等城市2级 10~20万人 50 万 以 上 的 大 城 市 ; 100 小城市 小城市 5~10万人 万人以上的为特大城市。 小城镇1级 2~5万人
⑥韦布的职能指数(1959):城市的主导职能,既应具有重要 的区际意义,又在本城市的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职能指数=P/MP
P——某城镇某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在该城 镇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MP——某经济部门就业人口占全区域城镇 就业人口的百分比
(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①阿历克山德森以城市基本部分结构为基础,对美国864个1万人以 上的城市进行职能分类: ( 1 )得到城市 36 个行业的职工百分比,按行业把全部城市的职工 比重从小到大排列,并画出累计分配曲线。 ( 2 )从累计分配曲线中找出第五个百分位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这 一行业的K值,某城市大于K值的部门即使这个城市的形成部门,即 具有为外地服务作用的部门。 ( 3 )把超过 K 值标准 5~1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作 C 型城市,超过 K 值 10~2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为 B 型城市,超过 K 值 20 个百分点的城市称 作A型城市。 例如,批发业的 K 值是 1.4% ,如果某城市批发业的职工比重是 8.4%,则这个城市属于C型批发业城市。 (4)一个城市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形成部门。
工业小城镇
将1984年的市域城镇现状职 能分为4大类和若干小类。 县辖镇 通过分析现状生产力布局中 的不合理因素,各市镇的发展条 件和今后的开发计划和前景,又 矿 工 交 旅 郊 郊 提出济宁市域规划的城镇职能类 业 业 通 游 区 区 城 型,形成新的城镇职能结构。 城 城 城 城 城
省(区)首府 一般地级市 地区驻地的县级市 一般县级市 地区驻地的县城镇 一般县城镇
一般建制镇
具有行政等级特征的其它类别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还设臵了其它行政等 级的城镇。 经济特区: 分别是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岛。前四个在 1980 年设臵;海南岛在 1988 年 副省级城市 设臵。 沿海开放城市: 分别是大连、秦 现计划单列 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市,同时为 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 副省级城市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 14 即将升为计 个。 划单列市 计划单列市: 改革开放后至 1993 年,总共形成 14 个。分别是沈阳、 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 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 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副省级城市:
美国城镇9种活动的职工平均比重和标准差
经济部门 制造业 零售业 专门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 个人服务业 公共行政 批发业 金融不动产 矿业
平均值M 27.07 19.23 11.09 标准差SD 16.04 3.63 M+1S.D M+2S.D M+3S.D 5.89 43.11 22.86 16.98 59.15 26.47 22.87 75.26 30.12 28.16 7.12 4.58 11.70 16.28 20.86 类 城 型 市 数 6.20 2.07 8.27 10.34 12.41 总数 % 20.4 15.3 13.7 11.9 10.7 10.3 9.5 9.0 5.1 27.4 1个S.D 数量 % 153 83.6 110 80.3 93 75.7 73 68.2 51 53.1 57 61.9 45 52.9 42 51.8 12 25.1 ----- ---4.58 3.48 8.06 12.54 16.02 3.85 2.14 5.99 8.31 3.19 1.25 4.44 5.69 1.62 5.01 7.63 12.64 17.65
在大学一级学校的 注册人数至少等于 该城市人口的25%
+45% 30~45%
-60%,制造业不足三业 的60%;-50%零售业不 足三业的50%,-20%, 批发业不足三业的20%
未找到合适统计指标 各州首府及华盛顿
• (三)统计分析方法:
③波纳尔的“区位商”法。于1953年将新西兰的城市分成7个规模组,计 算了每一规模组城市6种行业的平均就业比重,然后算出各个城市平均 比重的正偏差。任何大于某平均比重的城市部门,就是城市的主导职 能。 ④日本小笠原义胜于1954年所做的日本城市分类也是先计算日本各行业职 工的平均比重,各城镇按它们与标准型城镇职工构成的正偏差进行分类。
专业化程度 2个S.D 3个S.D 数量 % 数量 % 29 15.8 1 0.6 21 15.3 6 4.4 13 10.6 17 13.7 21 19.6 13 12.2 22 22.9 23 24.0 24 26.1 11 12.0 19 22.3 21 24.8 16 19.7 23 28.5 12 26.1 22 4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