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管理 课件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管理 课件 城市规划管理


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长安城始建于隋,建成兴盛于唐,所以通常称为隋唐长安城。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原汉长安城东南新 建了规模空前的都城,初时名为大兴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 并利用冬闲时节征集数十万的农民修筑完成。先筑城墙,修排 水系统,开辟道路,划分坊里、建宫殿,然后逐步在坊里中兴 建宅第,至唐初才基本建成。
六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一个人口规模为5.8万的中 心城市,形成规模为25万人的城市集合。这些城市 以快速交通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相连接,政治上联盟,
文化上密切联系,经济上相对独立,能够享受到一 个2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拥有的一切设施与便利,而 没有当时大城市的种种弊端。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他出版了《明天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一书,书中提供了一个300万人口的城 市规划图:
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 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 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2)田园城市的结构
A: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B:城市人口规模限制为3万人,占地1000英亩,外围有 5000英亩农业用地作为永久性绿地;
C: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
中世纪的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 封建割剧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 堡。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 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 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 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一些城市 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 (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了城市空间的 主导地位。
城市结合地形成 了不规则的形状, 棋盘式的道路网, 城市中心由一个 广场及一些公共 建筑物组成,主 要供市民们集合 和商业用,广场 周围有柱廊,供 休息和交易用。
古罗马时代: 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平面呈方形或长
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 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意义: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 , 把 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 , 而且看作 为适应 新的生活而变化 , 这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 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一些也更深刻。他们的 一些理论 , 也成为以后的 " 田园城市 " 、 " 卫星城 市 " 等规划理论的渊源。
(二)“田园城市”理论
(1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 形式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 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 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营建(规划)都城时,(选址时)城市 平面边长九里,城门大小三个门(设立两个侧 门)。城内街道划分成九纵九横。(纵向?)街 道宽度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宫殿的左边(东) 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 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第七章 城市规划管理
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编:《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2。 2、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1。 3、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1。 4、陈友华 赵民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0。 5、[英]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5。
巍峨的城墙环绕整个北京,内城周长45里,外 城周长28里,蔚为壮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城墙是北京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古都 的象征。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 (1)中国 古代城市规划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社 会秩序影响而产生了严谨、中心轴线对称规划 布局模式
• (2)在 中 国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 大量可见的是反映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规划 理念 , 体现 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2)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 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 统治。
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 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
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 治。
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 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 完整的体现 .
1、霍华德的城市设想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发表了 他的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 (再版时以《明天的田园城市》为题),提出了田园 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中世纪的城市进行了改建, 改建往往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场建筑群方面。
在17世纪后半叶 :
在城市建设上受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祟尚抽象 的对称和协调,无论在平面布局或立面构图上,都 不遗余力地强调轴线,强调主从关系。
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 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 广场)都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典范。
4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特点
(1)公元前 1 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的 《建筑十书 (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 , 很少有按规划 建造的。城市防御内城以堡为中心,外城以环街 路为中心
(2)14~16 世纪 ,文艺复兴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法国的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广场。
以广场为中心
(3)16~17 世纪 ,巴黎、伦敦、的改建规划, 以笔直的道路、方正的街坊和广场想结 合作为城市的格局。
对称、轴心和轴线
真正的规划思想产生于近代:爱比尼泽. 霍华德(E.Howard):”田园革命”。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托马斯·莫尔 (Thomas More 1477~1535) 在 16 世纪时提 出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Utopia)
3、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 l771~1858)主张建立 的 " 新协和村 (New Harmony)"
居住人口500-1500,有公用厨房与幼儿园。住房附近有机器 生产的作坊。 1852年,自己买地,带900人建立。
4、傅立叶 (Charles Fourier 1772~1837)的理想社会”法郎吉” 1500-2000人,公社;
H:最外围是永久性农业用地。
(3)社会城市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当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 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由邻近的另 一个城市来接纳。因而居民点就象细胞增殖那样, 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 镇聚集区,霍华德称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为“社 会城市”。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 “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离伦敦东北56公 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切沃斯 (Letchworth),规划人口35000人,由霍华德忠实的追 随者恩温(R. Unwin)和帕克(B. Parker)设计完成。
皇城位于内城的 南部中央,宫城 位于皇城的东部, 并在元大都的中 轴线上。皇城东 西分别设有太庙 和社稷,商市集 中于城北,体现 了“左祖右社” 和“面朝后市” 的典型格局。
北京曾经是元朝的大都。元朝的城墙是夯实的 粘土,外边没有包砌城砖,经不起雨水的冲刷。明 朝开始修建城墙时,就以元城墙为墙心,在内外两 侧加砌城砖,并从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移动了五里, 在沿着现今北京二号地铁的位置上,修建了北京的 内城。
•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 发展 , 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 强调 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二)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在古希腊繁盛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希波丹姆 (Hippodamus)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 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 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这一模式 在其规划的米列都(Milet)城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
内城开了九个城门:正阳门、安定门、德 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崇 文门、宣武门。明永乐皇帝原计划在内城之外, 再修一个外城。让外城围住内城,形成一个 “回”字形。后来,由于财力不足,只修了南 边的部分就停下来了。从此,北京城的外形, 成了一个“凸”字。
外城开设了七个城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 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永定门。加上皇城四 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扩建后 的北京城墙,自此有二十个城门,按北京人的老 话儿讲就是“里九外七皇城四”。
乌托邦中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有一天的路程,城 市规模受控制,每户有一半的人在乡村工作,两年轮换, 街道200英尺,住户不上锁,废弃私有制。
2、 康帕内拉 (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 的 “ 太阳城 ” 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
财产公有制,居民畜牧业、农业、航海、防卫, 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
唐取代隋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安 城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住 分布采用坊里制, 朱雀大街两侧各 有54个坊里,每 个坊里四周设置 坊墙。坊里实行 严格管制,坊门 朝开夕闭。东西 西处市肆内的道 路呈井字形,道 路宽度一般为1416米,街上密集 布置着店铺,也 是日出开、日暮 闭。
中央为中心区,除了必要的各种机关、商业和 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