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化妆品专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可编辑)

食品化妆品专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可编辑)

食品化妆品专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食品化妆品专业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分析方法验证是指通过检验确证,并提供有效证据以证明符合具体方法应用的特定要求。

为规范分析方法的验证流程,提高本专业检测类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特制定本程序。

1.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化学检测类标准建立过程中方法的验证,无论该标准是新制定标准、由现有分析方法转化的标准或由原标准更新后的标准。

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开发新方法时,也可参照本程序用以判断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1.3 组织机构食品化妆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本专业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的组织、审核等管理工作。

委员会通过秘书处执行具体职责,包括审核验证实验室资质,建立并定期更新维护验证实验室数据库,指定并组织验证实验室开展验证,组织专家进行验证材料的审核及验证数据的统计等。

1.4 术语与定义1.4.1 本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是指在方法制定方实验室中,于合理的时间间隔内,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对相同或不同测试原料进行分析检验,对同一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确证的过程。

用于初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

1.4.2 独立实验室验证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独立于方法制定方的实验室内验证。

用于复核方法的性能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分析目的。

1.4.3 协同实验验证 Collaborative study validation 是组织、执行和评价两个或更多实验室依照预定条件对相同样品的测定,以确定方法的性能指标。

1.5 验证流程开展验证工作的具体步骤如下,验证流程图参见附录 A。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0>.1.5.1 本实验室内验证(1)方法制定方完成方法草案、选择合适的验证参数(即方法的性能指标)、并设计实验室内验证方案。

(2)方法制定方根据所选验证参数完成本实验室内验证,并向秘书处提交验证材料。

验证材料应包括方法草案、验证方案、本实验室内验证报告。

(3)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的完整性与符合性。

1.5.2 独立实验室验证(4)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审核通过后,秘书处组织 1 家独立于制定方的验证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验证参数(即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独立实验室验证。

(5)验证实验室完成独立实验室验证后,提交结果至秘书处。

(6)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独立实验室验证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协同实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给方法制定方。

1.5.3 协同实验验证(7)方法制定方负责制定协同验证方案,报秘书处批准;(8)秘书处筛选、组织适当的验证实验室参加协同实验验证,并回收验证结果;(9)参加协同验证的实验室将验证结果提交给指定的统计专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10)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方法制定方。

1.6 验证结果的应用验证报告将作为标准审定时的科学依据。

秘书处组织专家形成专家组,根据实验室验证的结果,对方法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并形成鉴定结论。

若方法不能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应将此意见通知制定方,由其对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第二章分析方法的本实验室内验证程序2.1 验证方案 2.1.1 方法文本验证所考察的分析方法应是一个标准化的方法,这个方法应是稳健的,即试验过程中的微小变动不会导致试验结果产生不可预估的大变化。

此外,所建立分析方法的文件应该是明确和完整的。

所有涉及该程序环境的重要操作,包括试剂和器具、设备的初始检查、测试样品的准备等都应包括在分析方法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应明确说明方法适用的食品基质种类和目标化合物种类,典型的食品样品基质见附录 B。

2.1.2 方法的预期用途方法制定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描述方法的预期用途。

预期用途的描述应当包括制定方法的目的,分析物的形态、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的介质、浓度,现有法规及动态等相关信息;必要时,还应包括其应用的时域、地域、行业等信息。

2.1.3 验证参数 2.1.3.1 方法制定方应根据所制定方法的预期用途(2.1.2)选择合适的验证参数,并形成实验室内验证方案。

典型的验证参数包括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定量限、测定范围、灵敏度、稳健性、正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和再现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学检测方法,典型参数的选择见表 1。

表 1:典型验证参数的选择测定方法类型检出限定量限正确度重复性再现性特异性稳健性范围定性 S - - - - -方法 C - - - - -定量 S - -C -方法注:“S”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s);“C”确证方法(Confirmatory methods);“”必选参数。

2.1.3.2 对于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方法(包括 AOAC公布的正式方法)只需要进行本实验室内验证;对于修改(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方法(包括 AOAC公布的正式方法)需要进行本实验室内验证和独立实验室验证;对于其它方法需要进行本实验室内验证、独立实验室验证和协同实验验证。

2.1.3.3 本实验室内验证由标准方法的制定单位完成,需要验证的技术参数包括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定量限、测定范围、正确度、重复性、稳健性等技术参数。

2.1.3.4 独立实验室验证由独立于标准方法制定方的实验室完成,需要验证的技术参数同 2.1.3.3。

2.1.3.5 实验室间验证由除标准制定单位以外的协同实验室完成,对于定性方法至少需要验证方法的检出限;对于定量方法,至少需要验证方法的定量限、测定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范围、正确度和再现性。

2.2 本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方法制定方应按照验证方案(2.1)首先完成方法文本中明确的所有代表性典型样品基质的本实验室内的验证,初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各参数的具体验证程序参见附录 C。

在本实验室内的验证过程中,若某一参数的结果表明分析方法不能满足检测目标的特定要求,应对该方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并重新进行验证,直至能够证明其满足检测要求。

2.3 本实验室内验证材料的审核在方法制定方完成本实验室内验证后,提交至委员会秘书处的验证材料中应包括:a)方法草案、b)实验室内验证方案(包括作业指导书)、c)本实验室内验证报告。

秘书处组织专家对方法制定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完整性与符合性评估。

若提交的材料不完整,应要求其补足材料;若材料已完整,验证方案合理,且现有的验证结果能够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则进行分析方法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程序。

第三章分析方法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程序3.1 独立实验室验证(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秘书处组织一家验证实验室按照方法制定方设计的验证方案进行独立实验室验证。

验证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实验室内验证参数(方法的性能指标),以审核方法性能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分析目的。

3.2 独立实验室验证数据的审核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方法的独立实验室验证结果,若结果无法满足方法预期的分析目的,则应将结果反馈给方法制定方,并要求其对方法进行必要的审查并重新进行本实验室内验证流程;若结果能满足方法预期的分析目的,则完成独立实验室验证流程。

第四章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验室间验证4.1 一般要求 4.1.1 验证实验室的选择 a 验证实验室数,p:参加协同实验的实验室个数一般取 8~15,要求获得至少8 个有效数据报告。

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如参加验证试验的实验室数确实不足,或者测试非常昂贵,或者样品本身确实难以得到等原因,经专业技术委员会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专家商定裁决后,可以采用较少实验室(不少于 5 个有效数据报告)进行验证试验。

b 验证实验室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公信力,并适当考虑地区分布。

验证实验室的选择还应符合随机原则,不能仅选择在相关检测领域能力特别强或经验特别丰富的实验室。

秘书处采用从验证实验室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出协同实验参与者,根据验证计划开展协同实验。

验证实验室的要求见附录 D。

4.1.2 物料的准备4.1.2.1 对于适用的样品基质和待测化合物可以满足能力验证技术要求的检测(如适用的样品基质和待测化合物种类均较少且待测化合物的稳定性满足长途冷链运输要求的方法),应按照下述方法准备测试物料:a 方法制定方应进行验证用样品的准备,对样品进行匀质化,并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均匀性与稳定性验证参照《CNAS-GL03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进行。

测试完成后,将测试结果提交到秘书处,由秘书处组织专家审核。

b 物料水平,q:作为一般规则,对于一种样品基质,使用 5 种不同的物料通常就能够满足要求。

此外,实验室间验证中物料的类型和数目还取决于获取、加工及分发样品过程的难度和费用,取决于进行测试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等。

物料的选择既应确保其能代表测量方法在正常使用中的那些物料,又应满足方法的预期用途。

一个实验室间验证试验应最少选择 3 种物料代表不同的测试水平,并包含方法测定范围的最低浓度水平(定量限)、关注浓度水平和最高浓度水平。

c 物料数量: 在决定试验所需的物料数量时,应考虑到在获得某些测试结果时会出现偶然的操作过失,从而需用到额外的物料。

需准备的物料数量应当足以满足测试之用,并且允许适当的冗余。

但是,也不能提供过多的物料样品,以防止有实验室出于某种原因,过多地进行实验,并且从中“挑选”报告某些检测结果,从而人为地提高了该实验室的精密度。

一般以所需试验的物料量的 2-5 倍为宜。

d 正确度验证过程中所用物料的接受参照值应可作为约定真值。

标准物料可以是:1)有证的标准物料;2)按已知特性试验目的生产的物料;3)其特性根据另一测量方法测量,已知偏倚可以忽略不计的物料。

评估一个检测标准方法的偏倚,应尽可能采用有证标准样品(CRM)来进行。

在无法获得有证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或有证标准样品的制备特别昂贵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在空白样品基质中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添加已知浓度标准物质的办法。

4.1.2.1 对于适用的样品基质和待测化合物不能满足能力验证技术要求的检测方法(需要验证的样品基质种类多的方法、待测化合物种类多的方法、待测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的方法等),允许协同验证实验室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浓度水平自行制备标准添加样品,但标准添加样品至少应于测试开始 24小时前制备完毕,保证标准溶液与样品之间充分吸附,以尽可能模仿真实样品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