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文学类阅读《地瓜干里有母亲的味道》练习及答案

中考文学类阅读《地瓜干里有母亲的味道》练习及答案

(四)(17 分)
地瓜干里有母亲的味道
①大约每个妈妈都有些属于自己的拿手吃食。

朋友的妈妈爱做各种小零食,山楂酱、苹果干、杏子罐头,乐此不疲。

冬天有暖气的时节,屋子里可以加工很多东西,山楂、苹果都可去核切片放在暖气片上,蒸干水分,山楂干拿来泡水或者炖肉,苹果干嚼到嘴里劲道香甜。

有一回,我带了老家的地瓜干给朋友,软软的,布满白色的霜。

她说,我妈妈很喜欢吃这种地瓜干,和市面上卖的不一样,想知道怎么做。

③我想了想说,这个似乎麻烦些,城市里一般做不了。

至于究竟是怎样的流程,我记得也不真切,回去问问长辈吧。

④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只有老家威海才有那样香甜软糯带白霜的地瓜干,而市面上见的都
是淡黄色硬邦邦的,间或也有袋装的紫薯干,味道着实一般。

回去一问才知道,原来吃到家里做的地瓜干并不容易,它不仅是上天的馈赠,还需要许多工序,阳光、空气、时间的滋养。

⑤首先,要蒸熟一大锅地瓜,它们不能是从地里新刨出来的,而是要搁置一阵,让水汽稍微收敛些,蒸熟了才会更甜。

蒸熟的地瓜剥了皮,切成大小适中的片,放到干净的案子上,拿到平房顶的太阳底下晒,风再一次让水分蒸发,软软的熟红薯开始有了韧性,此时咬在嘴里是弹而粘牙的。

⑥我喜欢这粘牙的感觉。

记得童年在姥姥家,她晒在窗台上的地瓜干经常不等晒好就被我偷吃了多半,从来等不到最后的成品。

⑦通常要五六个艳阳高照的日子,这些红薯片才能晒到半干——留一部分水分是为了让它们保持柔软。

然而好天气并不那么容易等到,遇上雨雪天气要抓紧时间收回家,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

婆婆家的两锅地瓜干就因为下雨没能赶回家收,全都糟毁了,只得重新再做。

⑧晒地瓜干最好有专人在家看着,除去坏天气,往往得一个多月才能完成这道工序。

晚上也得收回家,或者蒙上一层布,再裹上一层油纸,以防它们被晚上的露水濡湿。

⑨等地瓜干晒得软硬适宜,变成乌青的样子,便可以收回家,放在干净的藤条框中,搁在屋内阴凉处,等待它们慢慢渗出糖分长出白霜。

⑩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区适宜种红薯,这里产的地瓜本身糖分高,制成的地瓜干才会有不输柿饼的软糯香甜。

地瓜干每天都要来回翻动,以防局部湿气太重,不长白霜反而生出了绿毛。

等过上半个月至二十天,这些地瓜干便可以漂漂亮亮出来见人了。

11 冬季里去农村的亲戚家,他们常常拿出自己家做的地瓜干和炒的花生出来待客。

各家的地瓜品质不同,制作手法也有差别,成品自然各不相同。

有的十分干硬,咬着颇费劲,有的入口甜味便化开了,有秋日里暖暖的阳光和风的味道。

许多的红薯,才晒成了这样一小钵地瓜干。

12 成熟的地瓜干,要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老家人常把它们放在纸糊的面斗里,偶尔翻动一下。

这些家伙非常娇贵,倘若见了风,立即变得干硬无比。

若是放在塑料袋里扎紧,又被闷坏了,长出了绿毛给你看。

温度稍高点就发霉,放在有暖气的屋子是不行的。

13 工业加工的地瓜干,都是机器生产,只能做到蒸熟、切割、烘干这几步,而且只能把红薯烘得干硬,便于包装、储存和运输。

那只是普通的零食罢了。

老家的地瓜干多了一点水分,多了一些时间,便多了味蕾上的绵密细腻,多了内心的愉悦惊艳。

14 远离家乡的人,提起威海的地瓜干便要流口水,邻家在日本打工的小伙,归期还远,便央他妈妈邮寄一些地瓜干过去。

他妈妈觉得运费太贵,可还是寄了——地瓜干里有家乡的阳光和风,还有妈妈爱的味道啊。

15.试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4 分)
16.本文主要是写老家手工制作的地瓜干,为什么还要写工业加工的地瓜干?(4 分)17.谈谈你对第13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 分)
18.地瓜干里蕴含着妈妈的味道,那么本文的题目换成“妈妈爱的味道”会更好吗?请说明理由。

(5 分)
【答案】15. 第一自然读总领全文,交代了本文记叙的对象“母亲的拿手食物”,引出对“地瓜干有母亲的味道”的叙述。

16. (1)动作描写。

连用了“剥”、“切”、“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蒸地瓜的过程,表现出其过程制作的精细。

(2)目的是把工业地瓜干与手工地瓜干作对比,突出手工地瓜干的做工精细,多了一些娇贵。

17. 老家的地瓜干制作过程精细、讲究,要有秋日里阳光和风的味道,软硬度正合适,给我们味觉上的享受。

表达了对地瓜干的喜爱,暗示了对家乡的热爱。

18. 不好,因为本文主要写了家乡手工制作的地瓜干,并与工业的地瓜干做了对比,突出家乡地瓜干的精细的制作,优美的味道,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妈妈的味道,仅是家乡地瓜干的一部分,缩小了家乡地瓜干的范畴,不能更好地表达本文的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