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井巷工程、钻探工程所揭露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图件等)进行。

(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内业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及时收集有关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地质情况。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观察研究地质现象,做好素描,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以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内业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二、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察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二)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三)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四)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五)原始地质编录要使用规定采用的记录设备和材料。

记录文字及绘图应使用2H绘图铅笔。

(六)原始地质编录应采用本规定的方法和表格(表式见附录)。

所使用的术语和代号,编码应符合有关规定。

图例与公司统一图例一致,可增补。

(七)原始地质编录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用语准确、层次分明。

三、代号及编号方法(一)工程,各种标本和样品的代号见表1(代号除注明者外,均为大写汉语拼音字母)。

表1注:(1) b、g为小写英文字母(二)编号方法1、钻探工程编号由矿区代号、工程代号、勘探线号及勘探线上该类工程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

勘探线号一般沿用原勘查阶段的系统编号(可在此基础上加密敷设),工程顺序为二位数字。

如:TZK602为T矿区6勘探线第2号钻孔;TNZK601为T 矿区6勘探线第1号坑内钻。

2、井巷工程因为常布设于不同的标高,其编号由矿区代号、中段标高、工程代号,勘探线号或该类工程的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

如:T-320CM6为T矿区负320米中段4-6线沿脉(遇穿脉工程分段组成及勘探线之间有多条沿脉工程,可视情形在编号后加注N、S或E、W,上盘、下盘等)。

可视情形省去矿区代号。

3、探矿工程中的标本及样品编号为矿区代号、工程号、标本(样品)代号及该工程中标本(样品)的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

例如:T-320Cm6H10为T矿区负320米中段6线穿脉10号基本化学分析样。

对专门标本、样品均采用矿区顺序编号,即矿区代号、项目代号、顺序号顺次连接而成。

4、所有编号允许不连续,缺号,但不许有重号。

四、原始地质编录的检查验收(一)提交资料1、技术档案:井巷工程应提交:①坑探工程施工设计书;②施工通知书;⑧变更任务通知书;④停工通知书等。

钻探工程应提交:①钻孔定位和机械安装通知书;②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③钻孔开钻检查验收书;④钻孔见矿预告通知书;⑤钻孔任务变更通知书;⑥终孔通知书;⑦钻孔封孔设计书;⑧钻孔质量验收书。

2、提交资料目录(表2)表2(二)原始编录的检查验收工作,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领导,由地测部具体实施。

未经检查验收的原始地质编录及检查不合格的原始地质编录不得利用和归档。

(三)检查验收一般以单个工程项目为单位,视情况可以一个阶段工程项目为单位,并应在作业组(人员)100%自检基础上进行,检查比例见表3。

表3注:自检要作记录,主任工程师及地测部负责人检查时,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及检查日期。

(四)检查项目及验收标准(表4)表4注:(1)为半仪器法,用仪器法测量时,其精度按地勘测量规范。

提交资料验收的标准为本规定。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地检查验收的原始地质编录,如需利用应由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五、开拓、采掘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矿山开拓采掘工程分开拓工程、探矿工程(生探、地探)和采场工程。

其中,开拓工程有竖井(盲竖井)、斜井(盲斜井)、调车场、石门、运输道、人行(一)基本要求1、仔细观察研究地质现象与矿化及富集作用的关系;采取系统的标本和各种样品:研究收集矿体(层)及顶、底板围岩的工程地质现象和断裂构造及后期岩脉破坏作用和影响。

2、工程地质编录按统一格式填写,并有必要的文字描述。

编录描述主要内容是: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矿)脉的岩矿石名称、岩性、穿插关系及产状、厚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的产状、接触关系、垂直或横向变化等。

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要做素描图或用照片等记录。

井巷工程地质编录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采场回采作业面(掌子面)可用1:200编录素描。

3、工程编录经检查验收后,要及时整理,并根据基点坐标展绘上图(工程施工图、采样平面图、中段地质平面图、剖面图、纵投影图等),主要反映工程中样品位置、矿体(层)展布,是圈定矿体和储量计算的基础资料,比例尺与储量计算图相同。

4、地质编录图要有测点坐标表,样品成果表和编录人、检查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5、工程完工后,编录人员应在十日内提交坑探原始地质编录资料。

(二)水平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水平坑道包括:调车场、石门、运输巷、穿脉、沿脉、采场电耙巷、进路、连络道、拉底巷、硐室等。

水平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最重要的是素描图。

采取两壁一顶,压顶法三壁展开。

用直距法(平面直角坐标法),原则上是在两相邻的导线测量点之间为一段进行素描。

以通过相邻两导线测量点之间的水平直距为纵轴,以垂直纵轴而以纵轴不起点横轴上,量取左右水平到坑道顶板垂直下投直距的地质界线及坑道边界。

绘制坑道顶板素描图。

以纵轴为起点,在铅直垂面内,分别量取坑道两壁上、下垂直距离的地质界线及坑道边界,绘制坑道素描图。

地质素描图必须以测量一点为起始原点,另一测量点为终点。

在特殊情况下,只有一测点,另一端是结束的掌子面,此时,可利用一个测量点为起始原点,在结束的掌子面选择临时点为终点,起始点和临时点之间必须为直线,是坑道顶板水平方向的平分线。

有的坑道因弯曲,起始点和终点之间的直距不在坑道顶板的平分线上,但起点和掌子面上的临时点之间必须透视不水平直距。

量取两测量点之间水平直距的皮尺必须悬挂水平,不准摆放在坑道底上量取。

以保证量取数的精确。

坑道三壁展开的素描图,当坑道三壁平直规整时,三壁可以左右顶板边线共同相联。

当坑道弯曲顶板边界不规整时,顶板及两壁可分开展成三壁素描。

对顶板上扎进壁内的矿体及地质界线,要顺其走向自然稍加延长圈连。

测量产状并标注于素描图上。

素描图中必须写清楚起点和终点的测量导线点的编号及丈量的水平直距。

用分数形成表示。

分子为测点编号,分母为起点零米,及终点所丈量的数据。

沿脉及沿矿体走向开拓、采准、切割坑道地质条件复杂时,还应等间距绘制掌子面素描图,对已结束的掌子面必须有掌子面素描图。

对重要的地质现象用大比例尺(1:50、1:20、1:10) 的素描图或照片记录。

对地质界线、产状、标本和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坑壁或顶上。

掌子面上的界线、标本、样品等标在坑道上。

(三)缓倾斜及倾斜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缓倾斜及倾斜坑道指倾角大于50~小于550区间,沿倾斜的探矿上山、采准井、斜井、斜坡道等工程。

其编录素描方法也采用直距法,地质条件简单时,只素描两断面(主要是垂直岩层、矿体走向的横断面),复杂时采用三壁展开,倾斜坑道也可以四壁展开(左、右、上、下盘四壁),展开的顺序以左壁和下盘面的边角线为基准点,逆时针方向展开。

编录素描,坑道长度的丈量(斜长或深)。

原则上在相邻工程的测量点之间分段进行素描。

如果坑道规整,在无测量点时,可以选点。

从井座口坑道的铁轨面起或坑道的顶板起,沿井筒向上到贯通口。

丈量的皮尺尽量保持直线,不能弯曲,若弯曲角度大时,必须分段进行素描。

(四)陡倾斜坑道(垂直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指倾角大于550~900的陡倾斜坑道,有竖井、盲竖井、人道井、通风井、溜矿井、废石井、充填井、探矿天井、采准井、切割井、漏斗等工程。

根据这些工程断面的形状,规格大小,原始地质编录素描图的所不同,按照断面形状分园形和方形,采用不同的方法。

1)大断面的园形竖井、育竖井、通风井的原始地质编录,园形竖井采用偶数等分园周展开法,偶数的多少以每个等弧长不大于3.5米为限,等分的第一条线平行于勘探线的园形断面的直径,或者是南北经线方向。

园井井壁展开的基点顺序和方向,视平行于勘探线的园形断面的直径来决定,以北方端为基点,6分法时,600为一区顺时针方向,1区、2区、3区、4区、5区、6区。

以南北方向的直径为基点,从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展开,分六区、1区(0-600),2区(600-1200),3区(1200-1800),4区(1800-2400),5区(2400-3000),6区(3000-3600)。

标本、样品原则上在园弧和地质体走向交角最大的区壁上布样、采集,并标示上图。

记录描述以基线读数为准。

当竖井由上而下掘进时,编录素描由上而下进行。

标高以下井口的铁轨面标高为起点,到下中段井口铁轨面。

当竖井由下而上掘进时,编录素描由下而上,标高起点,必须以测量点的标高为起点,到上一中段的铁轨面。

对井筒中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岩层、岩体的接触带等)要绘制水平断层图,并将上述构造绘制在水平断面图上,标明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2)方形或矩形断面竖井、盲竖井、探矿天井的原始地质编录。

方形或矩形断面,因井筒的四个壁,采用四壁展开法。

以井壁面垂直横切地质构造走向线的两壁,作为主断面,以左上盘线为基点,顺时针展绘,顺序为左壁,前壁、右壁、后壁。

以中段高为一段进行。

由上而下素描时,以下中段井口铁轨面标高,或测量点为起点到上一中段的铁轨面。

对地质构造复杂的井筒要绘制井筒水平断面素描图,测量的产状标注上面,探矿天井,要在横切矿体地质构造走向线的壁面上布置标本、样品,并标示上图。

4、采场的原始地质编录采场的采准,切割坑道分别按照水平,缓倾斜及倾斜,陡倾斜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方法编录素描。

采场的原始地质编录主要是对采场上采的作业面(掌子面)的编录素描。

根据不同的采矿方法,采场的上采作业面(掌子面)有所不同。

缓倾斜的矿体,采场垂直走向沿倾斜面布置时,为壁式作业面(掌子面),编录素描横剖面一壁,地质编录素描和采场测量配合进行。

分别进行时,必须依据采场的测量点之间采用直距法进行编录素描。

当采场沿着走向布置时,采场的上采作业面(掌子面)是沿着矿体走向垂直纵断面。

地质编录素描同测量的采场测量配合进行。

分别进行时,必须先测量后,在两测量点之间采用直距法编录素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