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实验三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最新实验三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实验三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实验二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生命表(life table)的概念:生命表是描述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

记录了生物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种群生命期望值等特征值。

生命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特定年龄生命表:以一群同年龄个体为起始点,始终跟踪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动态,记录期繁殖和死亡个体数,直至该年龄群全部死亡为止。

适用于世代周期短、世代不重叠的种群。

2)特定时间生命表:假设不同年龄段种群的大小和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对一时刻各年龄段个体的调查统计而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世代重叠且稳定的种群。

3)图解生命表:将某世代个体数的动态特征以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便成了图解生命表。

适用于生活史简单的种群。

总之,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它包括了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及平均期望年龄值等。

根据生命表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种群的时间动态。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的工具。

可以体现各年龄或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目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即平均期望年龄)。

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群个体起作用生态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

也可以利用生命表中的数据,描述存活曲线图,说明种群各年龄组在生命过程中的数量;说明不同年龄的生存个体随年龄的死亡和生存率的变化情况。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生命表的类型及其结构;
2.通过给定种群各年龄时期的存活个体数,计算生命表各特征值,理解种群生命期望的含义,领会生命表的生态学意义。

二、材料用品
调查或利用已有的资料,如某年某地人口统计数据、电脑或计算器等
三、实验原理
生命表是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及存活情况的一种有用工具。

可以体现各年龄或各年龄组的实际死亡数、死亡率、存活数目和群内个体未来预期余年(即平均期望年龄)。

生命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分析和对比种群个体起作用生态因子的函数数量基础。

也可以利用生命表中的数据,描述存活曲线图,说明种各年龄组在生命过程中的数量;说明不同年龄的生存个体随年龄的死亡和生存率的变化情况。

生命表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两种类型。

静态生态表(Static Life table)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常用于有世代重叠,且生命周期较长的生物;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Cycle)就是跟踪观察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所做的生命表,可用于世代不重叠的生物(如一化性昆虫),它在记录种群各年龄或各发育阶段死亡数量、死亡原因和生殖力的同时,还可以查明和记录死亡原因,从而可以分析种群发展的薄弱环节,找出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死亡和出生的数据估计下一世代种群消长的趋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1)划分年龄阶段:根据研究物种的生活史特征,划分年龄组。

人通常采用 5 年为一年龄组;盘羊、鹿等以 1 年;鼠类以 1 个月为一年龄组。

对于一年生昆虫等则根据个体发育的特征(如若虫的龄期)具体划分年龄组。

(2)调查数据:调查各年龄段开始时的个体存活数,详细记录得生命表的原始数据nx。

(3)依据原始数据n x计算并填写生命表的其它各项特征值,完成表格(d x、l x、L x、T
、e x),并得出研究种群的生命期望e x。

生命表中各栏数据的关系和计算方法如下:
x
n x+1=n x-d x
q x=d x/n x
L x= (n x + n x+1)/2
T x=L x+L x+1+…+L max
e x= T x / n x
生命表各特征值及其定义:
x=年龄分段;
n x=在 x 期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原始数据);
d x =从 x 到 x+1 期的死亡个体数;
q x =从 x 到 x+1 期的死亡率(= dx / nx);
e x = x 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

l x = x期开始时的存活分数(=nx / n
);
2 生命表数据来源
(1)死亡年龄数据的调查:收集自然条件下自然死亡的动物的残留头骨、牙齿、鱼类的鳞片等。

(2)直接观察存活动物数据
(3)直接观察种群年龄数据
3 生命存活曲线:生命存活曲线是以生命表中年龄(x)为横坐标,相对年龄存活数(nx)的常用对数值为纵坐标。

因此,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种群同龄个体随时间移动而减少,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这条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大致分为三类:A型,B型和C型。

A型(凸型):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B型(直线型):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

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C型(凹形):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4 昆虫生命表和关键因子的分析
(1) K值图解法
(2)数量分析法
五、作业
任选实验材料中的斑羚羊和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编制一份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分析其存活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