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

济南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

济南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K0.6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2)该反应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c(CO)=c(CO2)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4)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___。

【答案】()()()()222CO H OCO Hc cc c吸热 BE 830℃【解析】【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3)根据平衡标志判断;(4)某温度下, c(CO2)×c(H2)=c(CO)×c(H2O),即K=()() ()()222CO H OCO Hc cc c= 1;【详解】(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222 CO H OCO H c cc c(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3)A. CO2(g)+H2(g)CO(g)+H2O(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容器中压强是恒量,压强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B. 根据化学平衡定义,浓度不变一定平衡,所以混合气体中c(CO)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B;C. 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根据=m Vρ,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D. 反应达到平衡时,浓度不再改变,c(CO)=c(CO2)不能判断浓度是否改变,所以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E. 正反应吸热,温度是变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说明温度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E;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F;(4)某温度下, c(CO2)×c(H2)=c(CO)×c(H2O),即K =()()()()222CO H OCO Hc cc c=1,根据表格数据,此时的温度为830℃。

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t℃70080085010001200K2.61.71.00.90.6(1)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吸热”或“放热”);(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该反应在850℃时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c(CO2)=c(CO)=c(H2)=c(H2O)(4)当温度为85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表:CO H2O CO2H20.5mol8.5mol2.0mol2.0mol此时上述的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___(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5)在700℃通过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则该反应中H2(g)的转化率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工业生产中,通过此方法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以加快反应,却意外发现H2(g)的转化率也显著提高,请你从平衡原理解释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g)和10mol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0.25。

(6)求该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设该条件下,每1mol 气体所占的体积为V L )上述反应的平衡时,再充入10mol 的N 2,根据计算,平衡应向什么方向移动?[需按格式写计算过程,否则答案对也不给分]__________。

【答案】()()()222c(CO)c H O c CO c H 放热 B 、D B 不变 压强增大使水蒸气液化,平衡向右移动8V 2(mol ·L -1)-2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反应的热效应,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详解】(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以写出该反应的K 的表达式为()()()222c(CO)c H O c CO c H ⋅⋅;(2)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A .该反应在建立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的分子数不发生变化,故容器内的压强也保持不变,因此,无法根据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 .混合气体中CO 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由于容器的体积和混合气体的质量在反应过程中均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因此,无法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判断该反应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D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在850℃时K =1,当c (CO 2)=c (CO )=c (H 2)=c (H 2O ) 时,()()()222c(CO)c H O c CO c H ⋅⋅=1=K ,故可以据此判断该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可以作为该反应在850℃时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B 、D 。

(4)当温度为850℃,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故可以根据某时刻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数据求出Q c =()()()222c(CO)c H O c CO c H ⋅⋅=0.5mol 8.5mol1.06252.0mol 2.0mol⨯=⨯>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因此,此时上述的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v (正)<v (逆),选B 。

(5)在700℃通过压缩体积增大气体压强,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则该化学平衡不移动,故H 2(g )的转化率不变;工业生产中,通过此方法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以加快反应,却意外发现H 2(g )的转化率也显著提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可能原因是:压强增大使水蒸气液化,正反应成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故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Ⅱ. (6)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 2(g )和10molH 2(g ),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 3的体积分数为0.25。

设氮气的变化量为x mol ,则氢气和氨气的变化量分别为3x 和2x ,20.25101032xx x x=-+-+,解之得x =2,则N 2(g )、H 2(g )、NH 3(g )的平衡量分别为8mol 、4mol 、4mol 。

由于该条件下每1mol 气体所占的体积为VL ,则在平衡状态下,气体的总体积为16VL ,故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3416841616mol VL mol mol VL VL ⎛⎫ ⎪⎝⎭=⎛⎫⨯ ⎪⎝⎭8V 2(mol ·L -1)-2。

上述反应平衡时,再充入10mol 的N 2,则容器的体积变为26VL ,此时,Q c =234261842626mol VL mol mol VL VL ⎛⎫ ⎪⎝⎭=⎛⎫⨯ ⎪⎝⎭9.4V 2(mol ·L -1)-2>K ,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Ⅰ.某实验小组对H 2O 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 2O 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 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 2O 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 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有关。

(3)某同学在10 mL H 2O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B 、C 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Ⅱ.某反应在体积为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A ,B ,C 均为气体,且A 气体有颜色)。

(4)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6)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加快的是__(仅改变一个条件)。

a.降低温度 b.缩小容积 c.使用效率更高更合适的催化剂(7)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C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A③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状态④用C、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⑦v逆(A)=v正(C)(8)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答案】2H 2O22H2O + O2↑催化剂的颗粒大小 C 2A + B 2C0.1mol·(L·min)-1 bc ①③⑤⑦ 40%【解析】【分析】【详解】Ⅰ.(1)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即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