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案
长寿中学费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好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学生预习教材中“观察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2)教师根据教材准备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3)教师准备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情景导入,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生到结实的过程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约有90%以上的
水哪里去了?水是哪儿散失的?等等。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
植物的蒸腾作用
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展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如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的来源?由叶片上的水蒸气凝结而成,以及教材中的讨论题)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
教师提问:哪么水蒸气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
2、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第一步:演示实验,取一片开始发蔫的菠菜叶,将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
用嘴含着叶柄的断面用力吹气,就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气孔中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皮冒出的气孔比上表皮上冒出的气泡的数目多。
提出问题:气体是由叶片上的什么结构出来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呢?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进入实验。
实施实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教材信息库中“气孔的开闭模式图”,同组学生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充分发挥想象,发现、提出疑问:“构成气孔的细胞和周围的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观察讨论、推理解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来调节的,而且与细胞内水分的多少有关。
当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含水较少时气孔闭合。
紧接着学生又会由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保卫细胞的形状的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关?会不会是保卫细胞的结构有些特殊的地方?”
观看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保卫细胞与其它细胞不同: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它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不易伸展;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较易伸展。
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外侧的壁薄,较易伸展拉长,引起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使气孔张开。
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壁回缩,气孔关闭。
因此,气孔的开闭可以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
学生按教材要求画图,在锻炼了学生绘图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气孔的构成以及保卫细胞的调节作用的知识。
3、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根据问题“俗语说:‘水往低处流。
’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往高处流?动力是什么?为
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上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蒸腾作用可以促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强烈的阳光灼伤植物。
(三)目标检测
1、学生对照动画,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
(四)进一步探究
完成教材中的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