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交通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一、目标和要求(一)目标毕业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教育计划中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中所学的交通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公路工程设计、科研中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工程分析和工程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适应性过渡阶段。

(二)要求1.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际工程某一路段设计任务,拟定平纵横设计、路基与路面设计、桥涵选型与设计、挡土墙等结构物布置与设计、交叉口规划与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

①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和外语阅读、撰写开题报告与编制设计说明书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过程,基本掌握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熟悉有关规范、手册和工具书的查阅与使用方法,增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

②培养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中的大部分图纸可以采用现有CAD软件绘制,提高学生的计算辅助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和设计说明书以及其它图表要求运用办公软件进行处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需要,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编写相关设计与计算程序,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③设计说明书的摘要部分要求中外文对照撰写,篇幅一般在300~500个字。

④成果要求。

每位学生应提交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和有关图纸,说明书应参照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撰写,力求简明扼要、说明问题、文理通顺、条理清楚。

计算书是设计中有关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要求计算理论、方法和结果正确,数据可靠,对要求编程电算部分的内容,要附有计算机程序和电算结果。

本专业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应完成4km左右路段的道路设计工作,提供的图纸包括路线平面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设计图、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图、小桥涵总体布置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包括土方调配)、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立交还包括端部设计图。

上述图纸采用计%,排水设计图纸要求达到工程初步设计深度,其它图纸要求达50算机绘制的数量不少于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要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设计规范,投影正确,线条和尺寸标注规范,图面要求排列整齐、布置合理、疏密匀称、清洁美观。

2.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要符合规范1)任务书、开题报告、成绩评定书等应按格式规范填写;2)在成绩评定书中,成绩一栏应按五级分制填写,即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3)所有材料(除图纸外)应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填写,禁止使用园珠笔;4)所有材料中,需要签字处应该如实签字;5)各按指标要求向学院报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及优秀指导教师名单,一律在A4纸上用电脑打印;6)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学院、专业名称以及学生的姓名等在任务书、图纸、档案袋、推荐表、论文缩写等中应前后一致,设计题目必须具体准确,禁止出现“××××公路”的设计题目出现。

7)毕业生要统一使用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专用档案袋,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学校统一,格式可在教务处网站的下载中心下载。

8)要保证图面质量(线条、工程字基本功);9)为了保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图纸最好包含1/3铅笔图;10)各系、所的图框应该一致;11)在所有材料中,学院、专业、班级等书写应该规范。

3.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应统一1)封面;2)任务书;3)中、外文摘要(300字左右);4)开题报告(2000字左右);5)设计说明书或设计计算书;6)目录;7)论文正文(附参考文献);。

二、毕业设计程序与主要内容毕业设计一般可分为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总结答辩阶段。

.1.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应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设计的依据,一般应包括设计题目名称、设计项目的背景和要求、设计项目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基本情况、要求的设计内容和必须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内容。

熟悉设计任务书是做好设计的前提,必须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各种条件和设计要点,对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拟定初步的处理方法。

在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认真准备设计中用到的各种设计资料,如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有关的各种参考书、手册等等,都要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好,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内容设计阶段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本阶段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工程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资料整理分析与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案比选、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排水设计、路基与路面设计等,编制设计文件和图纸绘制。

①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对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确定设计项目的等级、工程规模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提出初步的比选思路,对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措施,撰写和提交开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同意后,进入后续设计阶段。

②路线方案选择本阶段工作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在对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拟定2~3个可行的设计方案,列出各方案在工程难易、营运、施工、养护管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择优选用。

③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路基、路面设计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路面设计等构造物的结构设计需要提供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并附有必要的图表。

说明书的摘要部分简要介绍设计任务和主要设计成果,一般要求用中、英文撰写。

正文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简述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给出设计基础资料和资料分析与整理的结果,阐述设计项目方案设计、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路基、路面设计等构造物设计的思路与主要成果。

5设计图纸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是工程设计的主要成果。

鉴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一般要求绘制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表格。

3.毕业设计答辩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阶段,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总结和回顾,要求学生做好下列工作:①将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图表、外文翻译资料等按照统一的要求装订成册。

②参加毕业答辩,要求学生应该对毕业答辩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时,首先简要的陈述毕业设计的课题名称、设计要求、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

其次要准备回答答辩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毕业设计内容1.确定公路等级: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根据公路功能、远景交通量、公路的使用任务与性质以及设计路段所处地形,经论证后确定公路技术等级。

2.公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验算:技术指标的选定要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依据,必要时运用所学的路线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对下列技术指标的极限值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计算与论证。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及平曲线最小长度;平曲线的超高方式,加宽值;缓和曲线长度;停车与超车视距;合成坡度值;竖曲线最小长度及半径;路基、路面宽度。

.然后对照《标准》结合拟定的实际方案,阐明所选择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3.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路线方案的比选是为了确定两控制点间经济合理的路线,这不仅关系到该路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益,重要的是能否满足国家政策、经济要求,在纸上定线确定路线设计方案,首先熟悉地形图,根据给定的起、讫点和中间控制点,认真分析,反复比较,拟定各种可能的路线方案布设,从路线的长度,土石方数量,桥涵与防护工程数量,用地拆迁的经济、技术指标等诸方面初步确定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比较内容参见教材路线方案经济、技术指标表)。

路线方案比选除比较表外,还应对各路线方案有特殊影响的地形,不良地质和水文状况提出处理措施,并加以阐述。

最后拟定的设计路线方案,依行经地区的地形特征,,应根据地形图按照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三个步骤进行。

4.平面设计在地形图上,根据路线几何设计的有关要求,设置里程桩,地形地物加桩,河流二边桥位桩,涵洞中心桩(整桩为50m,桩距不大于20m),用正切法计算量出转角。

根据路线等级、技术标准要求,交角点附近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考虑前后线型的协调,合理的选定平曲线半径。

一般情况下,为提高公路线型质量,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然后计算平曲线各要素,计算各曲线起讫桩号,最后在平面图上直接绘出平曲线,同时,抽查至少一个估计平面视距有可能不足的平曲线,运用包络图,结合纵横断面检查视距是否保证。

5.纵断面设计按确定的路线中心线点绘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进行纵坡设计,其设计标高一般为未超高路基的内侧边缘标高,(旧路改建或城市道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的选定,坡度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确定。

为利于行车平顺,坡长应有限制,尽量减少变坡点和避免设置小半径竖曲线,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为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公路应注意最大纵坡与最小纵坡的限制。

纵断面设计线拟定前,应先确定控制点标高(如桥涵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标高等)。

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注意平纵面组合,选定专变坡点,拟定竖曲线半径,计算各曲线要素。

最后计算设计标高和施工高度,填写路基设计表。

.6.横断面设计绘制横断面地面线,根据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加宽超高、边沟尺寸、施工高度与路段地质资料确定路基边坡坡率,除曲线段因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而应设置高外,其余地段一般均可做沉平坡设计横断面(即戴帽子)。

曲线段的路基加宽按《标准》规定执行。

路基超高方式应参照《标准》选定,一般以未加宽路面内侧边缘为旋转轴。

高填方和地质条件较差的,深挖及穿田等地段需设挡土墙或田路分界墙,驳岸等防护工程,其结构类型、断面尺寸、顶宽按目前通常做法不包括在路基宽度之内,具体可参照《标准》,但要求抽样对典型断面进行稳定性和应力验算,编制计算书及绘制结构置图(立面图,平面图与结构断面图),最后计算设计路段的工程数量。

为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路基排水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纵断设计时考虑路基最小高度、最小纵坡度、必要的涵洞布置,以及横断面按常用边沟尺寸以外,由指导教师视情况决定是否做其他排水系统设计和水力计算。

7.路面设计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车辆组成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类型,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地的材料,地质水文及使用要求等拟定路面结构组合,经分析确定一种(若为高级路面,应对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