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狡黠(xiá)干涸(hé)叱咤风云(zhà)B . 绯红(fēi)诅咒(zŭ)浩瀚无垠(yín)C . 匀称(chèn)畸形(qí)锐不可当(dāng)D . 哺育(bŭ)伶仃(líng)深恶痛绝(wù)2. (2分)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新任国家领导人要求大会发言要言简意(赅,骇),不需要絮絮叨叨,连篇累牍。
“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有“惊吓”“震惊”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赅”。
B . 我们应该因地宜,将运河两岸打造成真正的绿色花园。
“制”有“拟定、制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治”字。
C . 科技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切莫笑大方(怡贻)。
“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遗留”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 . 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出现纷争,这是正常的。
我们不能一叶(障,嶂)目,不见泰山,应该看到对话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障“有障碍的意思,”嶂“有像屏风一样的山峰的意思。
横线出应填”障“。
3. (2分)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休斯敦火箭队的体能训练师琼斯表示,姚明的脚伤正按照医生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恢复着。
B . 从1990年起,宋祖英连续2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是中国当之无愧最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
C .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 . 不过,与对本山大叔电视剧植入广告几乎一边倒地“口诛笔伐”相比,这次网友对范伟电视剧态度格外温和。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师生不浪费用电。
B . 学生不但喜欢上网观看球赛,而且许多青年教师也喜欢这样。
C . 是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D .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还增长了见识。
5. (2分)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2015年的最后一天,你是在家追着《芈月传》,还是奔去影院看了场电影?B .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大禹治水:“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
C . 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D .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了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8分)6. (18分)阅读理解。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是一首________(体裁),写于________之后,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情况。
(2)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诗的尾联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对于这个艺术形象,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写出诗中对仗的诗句,这与本诗的体裁有什么关系?三、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读《与朱元思书》,按原文填空。
①负势竞上,________;争高直指,________。
②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
③________ ,望峰息心;________ ,窥谷忘反。
④文中描写富春山的全貌的句子是:________;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
⑤《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文中的“________ ,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阅读理解 (共4题;共72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1)第⑥段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2)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第④段中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9. (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_______(只写序号)。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年羹尧善用兵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选自《啸亭杂录》)【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淤泥深坑。
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军中不解其故________②比次日________③此去西南数里__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②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3)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选文简要分析。
11. (26分)(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