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明史1导论

世界文明史1导论

幻灯片1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马克垚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刘宗绪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6、关注不同文明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
19
幻灯片20
7、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研究。在比较中确定中华文明的地位,探讨中华文明的特点,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
8、强调文明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注意到文明交流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时常遇到障碍、挫折和冲突,文明的进程有时受此影响而被延缓。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和人格的尊重。
9
幻灯片10
2、人的能力提高
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人的智力水平发展、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人类文明的三个标志:
金属的冶炼
城市和国家的出现
文字的出现
10
幻灯片11
美国学者克拉克洪提出文明出现的三个表现:
“文明”逐渐成为一个相对中性的词,指涉任何确立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被用于概括地指称某一民族国家或社会集团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的表现形态。
6
幻灯片7
2、“文明”讨论的发展
16、17世纪:通向人类行为
18世纪晚期:欧洲中心论
19世纪:与民族个体、伦理价值相联系
20世纪:与城市生活特征,现代化联系
7
幻灯片8
对“文化"的概念作出经典解释的是英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
3
幻灯片4
(2)文明[Civilization]一词也源于拉丁文[Civis],有“城市国家、公民的、国家的”的含意以及“civiltas”“公民资格”和“彬彬有礼”的意思。
3、从长时段去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4、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勾勒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成果,肯定进步,揭示问题。
18
幻灯片19
5、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24、秦惠彬主编:《伊斯兰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
幻灯片27
25、(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3年。
26、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
27、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至3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
有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理解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历程。“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可能有多种,本质特征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0
幻灯片21
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1、知识结构
2、价值和道德评判
3、拓展思路
4、认识现实
21
幻灯片22
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对“文明”的把握
文明是一种价值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意味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所达到的状态以及发展的趋向。它是人类自身发展,改造自然、组织社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人道和进步的状态,与野蛮、黑暗、落后相对立。
8
幻灯片9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
1、人性的进步
兽性因素逐渐消退,人性的因素发扬光大;
16
幻灯片17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原始农业文明和古典农业文明两个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阶段。
17
幻灯片18
2、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
13
幻灯片14
我国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文明史的专著,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伯恩斯等人的《世界文明史》、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的《西方文明史》、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著的《文明史纲》等,文明史观被引进中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一些高校和研究部门,专门设立了研究文明史的学术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于1999年成立了世界文明研究中心。
文明史观有如下几个内容和特点:
15
幻灯片16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马克垚认为:史学研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文明,划分不同类型的文明,明确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他在《世界文明史》中,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从横向角度又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胡锦涛
1
幻灯片2
世界文明史--导论
一、“文明”的概念
二、文明的内在要素
三、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
四、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五、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六、参考文献
2
幻灯片3
一、“文明”的概念
1、“文化”和“文明”
(1)“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
(2)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区分,前者是物质进步的产物,后者则与精神领域的遗产相联系。“文明”主要用来指谓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管理水平的方面,与技术因素相联系,是理性的方面。“文化”则主要用来指谓审美的、宗教的和伦理的方面,如服饰、家庭婚姻、道德、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习惯、价值取向与观念,是“非技术因素”。
(3)文明是不断变化与进步的;而文化则可能是相对不变的,或者说变化缓慢。
(4)文明与文化都具有可传播、可学习的特征,但是文明的传播具有强迫性,是别无选择的;而文化的传播则不具有强迫性,是可选择的。
5
幻灯片6
历史学中的“文明”
在历史学中,两个词并不被认为是同义,通常历史学家认为“文明”是指社会进化的一个高级阶段后那些精神和物质的生活形态,文化更多地突出为各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文明”包含文化以上的含义,但它也发展到较高阶段(文明阶段)后社会都形成的那些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上的共有表象特征。
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2004。
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法)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4。
23
幻灯片24
7、(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多卷),东方出版社,1999。
8、(美)伯恩斯,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多卷),商务印书馆,1987。
●(1)存在一系列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永久性城镇、集镇或城市;
●(2)已发明、使用文字;
●(3)已有纪念性的公共建筑和进行礼仪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明”这一概念,指的是“高度发展了的文化,它至少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文字和城市。”
11
幻灯片12
3、社会的发展
包括人类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善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进步,关键是社会对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的承认和保障。
9、曹顺仙:世界文明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10、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复旦大学,2007。
11、李穆文编著:《世界文明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12、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4
幻灯片25
13、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启安,李秀珍:《西方文明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6、(英)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9月。
17、刘文鹏著:《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18、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25
幻灯片26
19、(印)塔帕尔著:《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20、潘光、陈超南、余建华著:《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1、叶孟理著:《欧洲文明的源头》,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
22、于贵信著:《古代罗马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23、李秋零、田薇著:《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文明在中世纪的艰难脚步》,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与2、注意课内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相结合,涉猎广泛。
3、注意比较。
4、联系现实。
22
幻灯片23
六、参考文献
1、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2、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2004。
3、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0年重印。
近代以来,“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即“教化的行为”,指人类社会从未开化到文雅的状态,也指人类社会进化的方式和阶段。
4
幻灯片5
(3)“文明”和“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1)认为“文明”与“文化”可以作为涵义相近或等同的两个概念。在西方,许多人通常把“文明”与“文化”视为对偶词或同源对似词,“文明”与“文化”都指的是社会生活的方式或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