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性散文特点及写作技巧——配合《有目的性阅读优秀范文》人们的审美往往“喜新厌旧”,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几年高考作文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在各种文体中最为出彩的也许要属议论性散文了。
议论性散文以其表达的灵活性,不拘时空的广阔选材,深厚的文化底蕴,文采斐然的抒情说理,征服了阅卷老师和考生。
可在实际写作当中,议论性散文的这些优点反而成为写作的难点,写作结果难以令人满意。
真可应了那句话——眼高手低。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议论型散文其结构程式化,易于掌握,这使我们应试作文熠熠生辉,获得高分的一条捷径。
一、摸清议论性散文特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真正的写好议论性散文,首先要分析好其中的规律,搞楚我们从那几个角度去模仿,以及如何模仿的问题。
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要写好议论性散文,我们应该搞清楚几个问题:议论性散文与传统议论文有哪些不同?议论性散文有没有论点?怎样处理事例论据?怎如何在文章中展现文化底蕴?怎样凸现写作中的文采?下面我就结合高考优秀作文的一些典型段落来分析一下这几个问题。
一、常规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点比较鲜明,论证比较集中,分为“引出话题、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上升”等明显的几大板块;议论性散文则没有特别鲜明的论点,没有明确集中的议论。
哲理性、抒情性、文采性是其亮点。
从某种角度上讲,议论性散文语言是第一性的。
例如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全文另附在《有目的性阅读优秀范文》中)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诚信的云翳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夕阳西下彩霞的绚烂。
我向往真诚,渴望信任,希望野旷天空,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点评:诗化的语言,大量的排比、对偶等整齐句式的叠用在文中随处可见,但具体的事例在本文中却没有使用,议论性散文的特色极为鲜明。
二、议论性散文中不是没有论点,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其分论点甚至远远多于常规议论文,但是他的论点的陈述方式不同于传统议论文。
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往往被淡化处理。
例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
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
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3)不欺骗,不隐瞒。
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
三、在事例论据的使用和处理上,传统议论文论证时往往使用完整的事实论据,而议论性散文则尽量将论据简化,不着力于详细分析,而往往在于排比抒情。
将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
议论力求简洁、精要,能够画龙点睛。
例如下面这一段文字: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高考作文)四、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文性,这几年备受人们称赞,那么,在具体写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说穿了,其实所谓在文章中展现文化底蕴,就是在文中大量使用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资料作为写作素材而已。
比方下面这个段落: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
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
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高考作文)评点:这段文字就是将一些文化名人的诗作与个性结合,从而将人文性与历史性融为一体而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物事物值得我们回忆:岳飞与风波亭;屈原与汨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苏武牧羊守汉节;文天祥与《指南录》零丁洋;苏东坡的精神突围;陶渊明与菊花;刘伶与酒;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诸葛亮与草庐与白帝城托孤;荆轲屈原昭君西施都是可以用来凸现历史的沧桑,让你的文章充满文化底蕴。
在平时我们只要有选择的分类积累一些这样的材料,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五、我们说过哲理性、抒情性、文采性是议论性散文的亮点,那我们就就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实现上述效果的呢?首先,通过修辞尤其是比喻、对偶和排比等是彰显文采的基本手段,其次还需通过精心设计的句式来实现这一效果,整齐的、错落有致的句子都会使文章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
只要回头看看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的例文就明白了。
另外文采和哲理还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的运用来加以突破。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名言警句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较深的哲理和较高的文采,既然我们无法做到字字珠玑,那么“拿来主义”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只要我们注重积累、运用得当,作文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家以及国内国外的一些诗人的优秀作品,也是我们可利用的对象)详细的修辞手法、名句、诗文、事例的用法:一、优美排比句成段1.巧用比喻排比句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语句连接起来用。
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在议论散文的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
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对比句、转折句皆可排比。
例一: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是显得芬芳怡人。
(《把“诚信”留在心里》)例二: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例三:诚信是一座桥,它能拉近你我的距离;诚信是一种信念,它能激发你的斗志;诚信是一叶扁舟,它能载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议诚信》)2.巧用假设句:例一:假如父母是天空,我们便是天空中的云彩;假如父母是海洋,我们便是海洋中的鱼儿。
云和鱼是感觉不到天空和海洋的存在的,虽然他们一离开将无法生存,我不奢望和完全了解天空和海洋,只希望做聪明一点的云和鱼,能多一点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例二: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
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
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3.巧用条件句例:勤学苦练使成功的必要条件。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4.巧用对称句例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
齐国得以强盛。
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5.巧用因果句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
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充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
6.巧用转折句例一: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
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认识到的。
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羡鱼和结网》)二、引用诗文名句成段引用古圣前贤的经典名言,显现集体智慧的成语谚语等,融入自己的文章,可以加强文章的可信性与说服力。
引用名句,特别是引用诗文名句,必须准确理解名句的含义,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以一当十之效。
另外,引用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
1、嵌入式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由相近联想而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
准确表达式为:(作者)+名言+解说(或阐述)解说(意境、思想、风格、名德、其它)例1: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
这才是真正心灵的选择。
例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说的是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情。
例3: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