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读表,回答1~2题。

地区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
台湾岛、海南岛22 400 5 600486
西北地区85 6008 5003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0 000 1 000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a、b分别表示( )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B.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江苏省启东中学期中)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读“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 )
A.四川B.湖南
C.广东D.福建
6.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
B.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异
C.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迁移
D.迁入省份生态环境良好
二、综合题
7.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

该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3亿。

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材料二步入21世纪,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而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哪一个为首要因素
(2)中国人若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日本的资源较少,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高,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推测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