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二《氓》《孔雀东南飞》《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氓一、通假字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2.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二、古今异义顿丘1.至于..古义: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期2.秋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食贫3.三岁..古义:多年。
今义:指年龄。
三、一词多义1.将⎩⎪⎪⎨⎪⎪⎧ ①将.子无怒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③呼儿将.出换美酒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⑤项燕为楚将.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愿,请??扶持,扶助??拿,取??率领??将领??将要?2.靡⎩⎪⎨⎪⎧ ①靡.室劳矣②故天子诸侯无靡.废之用③望其旗靡.?没有??奢侈,浪费??倒下?3.载⎩⎪⎪⎨⎪⎪⎧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③怨声载.道④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⑤朕在位七十载.⑥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动词词头,无实义??乘坐,乘车??满,充满??负荷,承受??年??记载?4.言⎩⎪⎪⎪⎨⎪⎪⎪⎧①载笑载言.②体无咎言.③言.既遂矣④言.笑晏晏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⑥凡六百十一六言.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⑧静言.思之?说,说话??预兆??助词,没意义??说,说话??告诉??字??言论,着作??助词,无意义?四、重要实词 1.抱布贸.丝 交换,买或卖 2.来即.我谋 就 3.匪我愆.期 拖延 4.体无咎.言 灾祸 5.以我贿.迁 财物 6.无与士耽.沉溺7.女也不爽.过错8.总角之宴.快乐9.言笑晏晏..快乐的样子10.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2.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3.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不专心,有二心其德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5.士也罔极,二三..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判断句)译文:他不是来换丝,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2.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译文:把秋天作为婚期。
七、名句填空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八、课内文化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2.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代指少年时代。
孔雀东南飞一、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2.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3.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坚韧4.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5.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二、古今异义情不移1.守节..古义:忠于职守,遵守法度。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2.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二三年3.共事..古义:在一起过日子。
今义:在一起工作。
4.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体无比5.可怜..古义:可爱。
今义: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一提。
6.勿复重纷纭..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7.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怀8.感君区区..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9.自可断来信..古义:媒人。
今义:寄来的书信。
10.承籍有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
适兄意11.处分..古义:处理。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
此月内12.便利..古义:吉利。
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来迎汝13.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14.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15.生人..作死别 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的人。
16.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1.相⎩⎪⎪⎪⎪⎨⎪⎪⎪⎪⎧①儿已薄禄相.?相貌?②使子婴为相. ?丞相?③吉人自有天相.?辅佐?④悔相.道之不察兮 ?观察?⑤叶叶相.交通 ?相互?⑥好自相.扶将 ?偏指一方,她?⑦还必相.迎取 ?偏指一方,你?⑧誓天不相.负 ?偏指一方,你?⑨及时相.遣归 ?偏指一方,我?⑩会不相.从许 ?偏指一方,你??登即相.许和 ?偏指一方,她??不得便相.许 ?偏指一方,你?2.见⎩⎪⎪⎨⎪⎪⎧①相见.常日稀 ?见面?②君既若见.录 ?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③渐见.愁煎迫 ?表被动?④夜缒而出,见.秦伯 ?拜见?⑤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出现?⑥见.燕使者咸阳官 ?接见?3.故⎩⎪⎨⎪⎧①大人故.嫌迟 ?仍旧?②故.遣来贵门 ?特意?③知是故.人来 ?旧,老?④故.作不良计 ?故意? 4.会⎩⎪⎨⎪⎧ ①会.不相从许 ?必定?②于今无会.因 ?相会,见面?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④会.天大雨,道不通 ?适逢,正赶上? 5.适⎩⎪⎨⎪⎧①始适.还家门 ?出嫁?②处分适.兄意 ?依照?③适.得府君书 ?刚才?④适.彼乐土 ?到,往?6.为⎩⎪⎪⎨⎪⎪⎧①为.诗云尔 ?作,写?②非为.织作迟 ?是?③为.仲卿母所遣 ?表被动?④始尔未为.久 ?算是?⑤阿母为.汝求 ?替,给?⑥慎勿为.妇死 ?为了?7.何⎩⎪⎨⎪⎧①何.意致不厚 ?哪里?②何.言复来还 ?什么?③隐隐何.甸甸 ?何等?④作计何.不量 ?多么?⑤大王来何.操 ?什么? 8.且⎩⎪⎪⎨⎪⎪⎧①吾今且.报府 ?将要?②且.暂还家去 ?暂且?③臣死且.不避 ?尚且?④四体康且.直 ?表并列,又?⑤磐石方且.厚 ?表并列,又?⑥年且.九十 ?将近?⑦且.壮士不死即已 ?表递进,而且?四、重要实词1.徒.留无所施 白白地 2.堂上启.阿母 告诉 3.何乃太区区.. 愚拙 4.便言多令.才 美好5.阿母谢.媒人婉言谢绝6.否泰.如天地好运气7.渠.会永无缘他8.逆.以煎我怀料想9.于今无会因.机会10.幸.可广问讯希望11.赍.钱三百万赠送12.多谢.后世人告诉13.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劳作14.便可白公姥..偏义复词,婆婆15.我有亲父兄..偏义复词,哥哥嘶偏义复词,马16.其日牛马..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孔雀东南..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2.黄泉..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3.昼夜..还兄门名词作状语,在半中间4.中道..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5.手巾..6.朝.成绣夹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7.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8.自名.秦罗敷名词作动词,取名9.谢家事.夫婿名词作动词,侍奉10.何敢助妇语.名词作动词,说话11.千万不复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2.又非君所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知13.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14.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15.便利.此月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译文: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
2.亦自缢于庭树。
(状语后置句)译文:也自己吊死在庭院中的树上。
3.徘徊庭树下。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在)庭院的树下徘徊了好久。
4.渐见愁煎迫。
(被动句)译文:渐渐地被忧愁煎熬压迫。
5.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句)译文: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七、名句填空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八、课内文化常识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2.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时的着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4.床:在古代也指一种简易的坐具,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5.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6.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7.青庐: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
东汉至唐有此风俗。
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
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郎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8.鸡鸣、黄昏、人定: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秦罗敷:古代美女的通名。
“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
11.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2.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1.结发夫妻: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也泛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
2.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否,坏运气。
泰,好运气。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
今义:①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流觞曲水2.引以为..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之盛3.俯察品类..古义:自然界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