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产儿PPT课件

早产儿PPT课件


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 ①体温不正常; • ②呼吸不规则或呻吟; • ③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 • ④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 • ⑤惊厥; • 早期或重度黄值; • 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出生3-4天后 仍有黑便; • 硬肿症; • 出血症状; • 24小时仍无大小便。
思考题
• • • • 吸吮能力差,不会吞咽 由于胃容量小 食道下端的括约肌张力低 消化酶和胆汁缺乏

个案示教
★出生1小时的早产儿,体重:1900克、呼吸
浅表、有呼吸暂停,口周有紫绀,吸奶无 力 ,有吞咽反射。 T:35.2℃, P:135次/分,R:50次/分 , 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异。
根据早产儿的特点给出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早产儿 偏低
3、消化系统
足月儿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
有利于营养 物质吸收
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 全产物易进入血循环
(1)引起中毒症状
(2)易溢乳、呕吐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 肌较发达。
(3)胎 便:生后24h排出,2~3天排完, 延迟应排除消化道畸形。
胎便

返回
3、消化系统
早产儿 贲门括约肌松、容量小→胃食道返流

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生理性黄疸重
4、泌尿系统
足月儿
•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水肿、脱水 • 生后24h内排尿,少数48h,一周内每日20次
护理目标与措施
维持有效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分泌物、体位。 维持呼吸:刺激呼吸、呼吸兴奋剂、呼吸机。 吸氧:紫绀、呼吸暂停、呼吸困难 低流量、间歇性、短期
双目失明的小海龙
小海龙 和爸爸
早产儿吸氧过量双目失明 医伪造病历负主责
护理目标与措施
供给充足营养
质: 母乳、稀释奶 量: 起始奶量3~4毫升;间隔1~2小时/次 喂养方法: 滴管 哺喂、 滴管、胃管鼻饲、静脉 开始喂养奶量是根据出生体重、日龄、耐受力调节 1~15毫升,每天隔次增加量1~1.5毫升, 间隔时间 1~3小时。 喂养方法根据吞咽、吸奶能力选择。 每天测体重


围产儿 :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围产期死亡率 :衡量一个国家妇幼卫生保 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足28天的婴儿
足月儿:满37未满42周
根据胎龄分类 早产儿: 满28未满37周 过期产儿:超过42周
正常出生体重儿(NBW):2500~4000克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LBW):不足2500克 极低体重儿(VLBW):不足1500克 巨大儿:超过4000克 根据体重与胎龄分类 适于胎龄儿(AGA):平均的第10~90百分位 小于胎龄儿(SGA):平均的第10百分位以下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足月儿
肺内液 30~ 35ml/kg (分娩前 )
产道挤压
建立呼吸后
1/3 ~1/2 由口鼻排出
1/2 ~2/3
肺间质内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
(1)肺液吸收延迟— 湿肺
足月儿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靠 隔肌升降
→(2)腹式呼吸

呼吸道狭窄、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外观特征:*
体温:
不恒定,易受外环境影响
◆有体温改变危险
皮肤、粘膜:
薄、嫩、血管丰富;脐开放的门户
◆有感染的危险
呼吸:
40~45/分;快、浅、节律不整、腹式呼吸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的可能
◆早产儿有呼吸暂停*
正常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消化能力差;早产儿吸吮、吞咽差;易溢乳 胎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 消化: ◆有营养失调、窒息、出血、低血糖危险 循环系统: 神经: 心率快、100~140次/分、血压:70/50mmHg
sIgA↓、IgG也低,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10、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2)生理性黄疸;
(3)上皮珠和“马牙”; (4)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新生儿期的几个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2-4天出现,可下降
6-9%,最多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
◆脱水热: 炎热季节、保暖过度、室温过
①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有何特点? ②早产儿的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是什么?
③说出早产儿、足月小样儿、适于胎龄儿、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概念。

大于胎龄儿(LGA):平均的第90百分位以上
高危新生儿
• 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日后发育期 内存在对生长发育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
1.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 2.母亲有异常分娩史 3.出生时有异常的
正 常 儿足 的月 特新 点生 和儿 护和 理早 产
第 二 节
足月儿、早产儿的概念
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 体重在2500g以上,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 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 37周的新生儿。
体温调 节无效 不能维持 自主呼吸 营养 失调 有潜在 危 险 知识缺乏 (家长)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体温调节无效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营养失调 有潜在危险;
窒息、感染、低血糖、出血
护理目标
保持体温恒定* 维持有效呼吸*
供给足够的营养
不发生潜在危险 家长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
知识缺乏(家长)
早产儿的的护理 过五关
1.呼吸关
•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
2.体温关
• • • •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产热的棕色脂肪较少
低体温 硬肿 心率降低 休克 肾衰 肺出血 脱水热
4.黄疸关
• 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能力差
• 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
5.喂养关
皮肤皱折处保持清洁干燥,衣服尿布 柔软;脐部护理.
新生儿---足月儿的护理
5.观察: 生命体征,吃、喝、拉、撒、睡、神. 6.预防感染 严格的消毒隔离:新生儿室,环境及工作人 员 要求(洁 、静).
皮肤、脐护理
早产儿
比较
足底纹
早产儿基本问题
• • • • •
1.呼吸关 2.体温关 3.感染关 4.黄疸关 5.喂养关
第3天:100 ~140ml/kg
直至:150 ~ 180ml/kg
d) 钠、钾 需要量1~2mmol/(kg·
9、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屏障功能、淋巴结、 补体、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特异性免疫功能:IgA、IgM不能通过胎盘
早产儿免疫功能更不成熟:补体↓、吞噬细胞↓、
→(3)感染后易呼吸困难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4)呼吸节律不规则、频率快 正常 40~45次/分 过速 >60次/分
过慢 <30次/分
早产儿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 →(1)呼吸 暂停
(呼吸停止>20秒 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2)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
护理目标与措施

健康指导
喂养;保暖;皮肤粘膜护理;呼吸管理; 病情观察
【早产儿室】
有条件应与足月儿分开,除足月儿室条件 外,还应配备 • 婴儿培养箱 • 远红外保暖床 • 微量输液泵 • 吸引器 • 复苏囊
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 严格控制参观和示教人数,超常人流量后 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 • 确保空气洁净 • 仪器物品洁净

(1)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 肺循环阻力↓、右心压力↓ ↓ 肺血流↑ ↓ 回流至左心血量↑↑ ↓ 体循环压力↑ ↓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循环系统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2、循环系统

(2)心率 波动范围大 120~140次/分,早产儿 偏快 (3)血压

足月儿 50~70/30~50mmHg
护理目标与措施
保持体温恒定:
室温要求:足月新生儿:22 ℃ ~24 ℃; 早产儿:24 ℃ ~26 ℃ ,湿度 55~65% 。 保温箱保温: 保温箱中性温度选择是根据新生儿体重、日龄调节温 度范围:32 ℃ ~35 ℃; 24h温差<1℃ 。 保持体温中性温度:肛温37℃左右 肤温35.5~36.5 ℃
新生儿常见健康问题护理
教学目标

1. 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极低)体 重儿、过期产儿、足月小样儿、巨大儿、适 于、小于、大于胎龄儿的定义 。 2.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3. 掌握足月儿、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
教学内容
新生儿概述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
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第一节 新生儿概述
早产儿

肾浓缩功能更差→低钠血症 肾小管排酸能力差 →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5.血液系统
足月儿
红细胞
HB
较高
生理性贫血
红细胞 早产儿
稍低
HB
生理性贫血 较早
高原红
6、神经系统
新生儿特有的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交叉伸腿反射
7、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 对较大→易散热
发育不完善,感觉与原始反射*(握持、 拥 抱、吸吮、觅食)病理反射有其特点
免疫: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差
◆易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