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的通信实例(EGD协议)

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的通信实例(EGD协议)

Application

Note

No: H-

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的通信实例(EGD协议)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1)

REVISION HISTORY (1)

设备清单 (2)

硬件: (2)

软件: (2)

实验描述 (3)

功能说明: (3)

配置临时IP地址: (3)

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 (4)

配置EGD (5)

配置EGD接收和发送 (6)

参考资料: (8)

REVISION HISTORY

设备清单

硬件:

?PACSystem RX3i, IC695CPU310 ?IC694ETM001

?Laptop PC

软件:

?Proficy Machine Edition

实验描述

功能说明: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演示两个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通信的基本步骤。在应用层,我们采用EGD(Ethernet Global Data)协议,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中采用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为IC695ETM001(以下简称ETM001)。实验中采用的两台Rx3i PLC,以下简称为PLC 1和PLC 2。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临时IP地址

2.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

3.配置EGD

4.配置EGD接受和发送

配置临时IP地址:

为了建立同编程器之间的初始通信,首先需要给PLC分配一个临时IP地址。当连接建立以后,实际IP地址可以通过编程器下载到ETM001。本实验中,PC 的IP地址和掩码分别为: 10.0.0.1, 255.255.255.0。

步骤如下:右键单击target名称,选择offline commands,然后选择Set Temporary IP Address。在Set Temporary IP Address对话框中,参照模块上的标识正确的填写MAC Address,并选择适当的临时IP地址。在本实验中,PLC-1的

临时IP地址为10.0.0.3。设置完毕后,单击Set IP按钮,大约1分钟后,会弹出设置完成或错误的提示框。

在进行临时IP地址设置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在设置前,要保证ME和PLC的物理层连通,即双方网口的link灯为绿色。

2.临时IP地址同PC的IP地址要有相同的网段,并且地址在该网段上唯一。

采用相同的步骤,对PLC 2进行临时地址配置。PLC 2的IP地址为

10.0.0.4。

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

本实验中,选择的是基于背板的以太网接口模块IC695ETM001。下面以对PLC 1的配置为例,进行说明:

1.单击展开PACSystems Target的Hardware Configuration,以及main

rack。

2.右键单击ETM001所在的slot,并选择Add Module。

3.在弹出的框内选择Communication选项,选择IC695ETM001。

双击ETM001,对其进行如下设置。

同理,PLC 2的设置如下

配置EGD

在使用EGD协议之前,首先要对PLC进行EGD的配置。

1.右键单击PACSystem Target名称,选择Add Component,然后Ethernet Global Data。

2.右键单击Consumed Exchanges和Produced Exchanges,并选择Ins,可以添加接收和发送变量。

配置EGD接收和发送

EGD数据是由一台PLC周期性地发送给另一台(组)PLC的,EGD数据的

发送可分为两种:

1.PLC 1发送给PLC B的EGD数据,需指定PLC 2的IP地址作为EGD数据的接收方地址。

2.PLC 1广播给PLC 2和PLC 3的EGD数据,需指定EGD数据的接收方地址为“组号”,且PLC 2和PLC 3都加入该组。

本实验中,采取第一种发送方式,由PLC1周期性发送数据到PLC 2。

首先,我们来设置发送方PLC 1:

1.右键单击Produced Exchanges,选择Ins,输入名称为send,并在其属性框中定义正确的发送方式的Destination(本实验中为PLC 2的IP地址)。

2.双击名称send,编辑窗口显示发送EGD数据的组态界面

Add: 增加一段EGD数据

Status: 本组EGD数据的发送状态(是否出错)存放在%I001-%I016中

Address: 被发送的EGD数据的起始地址

Length: 被发送的EGD数据的长度

同以上的步骤相同,我们接下来将对接收方PLC 2:

实验结果

当所有的配置结束时,我们可以通过ME将配置下载到Rx3i PLC上。在下载前,请注意正确设置了每一个Target属性中的Physical Port为Ethernet和IP Adress。

下载结束后,运行两台PLC。在PLC 1中修改I寄存器的数值如下:

可以看到,相应的PLC 2的寄存器表的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说明,两台Rx3i之间采用EGD协议通信成功。

参考资料:

?Proficy Machine Edition v5.6 Help Files.

?RX3i User’s Manual

Server以太网通信协议20060417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以太网通信协议 一、报文说明 此命令格式只限于客户端程序同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采用的命令,任何同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的通信的程序均被服务器视做客户端程序。 报文说明基本格式如下: 功能码:?? 简短描述:[简短描述语] 描述:[命令的详细介绍] 数据区:[数据区的数据介绍] 服务器同工作站画面通信: 工作站画面 服务器 服务器同前置通信处理机通信: 前置通信处理机 服务器 附加说明: [附加说明列表或说明文字] 二、功能号码索引 命令功能号码分配表速查

三、报文结构定义 3.1 报文结构: 3.2 报文字段结构C 3.2.1 报文头部 C语言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WORD wFunctionID; WORD wControl; WORD wReason; WORD wDataLen; } MESSAGEHEAD; 结构成员说明: wFunctionID 命令功能号码,此部分唯一的标示出了报文的功能。具体的命令含义及其相应的附加数据请参考2.2.2部分<命令功能号码定义>一节的详细介绍。 wControl 报文控制域。 D0=1表示该报文为请求服务报文,D0=0表示该报文为应答服务报文; (注:请求、应答均相对于服务器而言) D1=1表示该报文需要对方的确认,D1=0表示该报文不需要对方的确认; wReason 报文传送原因。D0-D7被采用,具体定义可以讨论修改: 参数部分的数据长度 3.2.2命令功能号码定义 此部分列出了详细的服务功能码及其对应的数据域部分的组织含义。 四、命令分配详解

功能码:0 描述:保留 功能码: 1 简短描述:系统登录 描述:客户机登录系统时所使用的命令。客户机使用此命令向服务器声明自己的身份及用户信息,供服务器判断自己的合法性。服务器在接收到了此命令后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确 认,并返回登录结果。 数据区:申请报文包括用户身份证号码、用户名字、用户密码三部分;前置通信机登录时,用户名字字段前15个字节采用以0结尾的字符串”前置通信处理机”填充,密码部分采 用本前置通信处理机的编号(4字节)。 服务器同工作站画面通信: 工作站画面 服务器 服务器同前置通信处理机通信: 前置通信处理机

modbus_通讯协议_实例

上海安标电子有限公司 ——PC39A接地电阻仪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 波特率:9600数据位:8校验位:无停止位:1 上位机(计算机): 字节号 1 2 3 4 5 6 7 8 意义ID Command 数据地址V alue 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读:3或4,写:6 3 数据地址:2个字节,寄存器地址,读从100开始,写从200开始 4 V alue:2个字节,读:个数(以整型为单位),写:命令/ 数据(以整型为单位) 5 CRC:计算出CRC 下位机(PC39A): 读数据,若正确 字节号 1 2 3 3+N (N=个数*2) 3+N+1 3+N+2 意义ID Command=3 / 4 数据个数数据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 3数据个数:1个字节,返回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 4 V alue:N个字节,是返回上位机的数据 5 CRC:计算出CRC 写命令,若正确 返回收到的数据: 若错误 字节号 1 2 3 4 5 意义ID Command 数据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或上0x80, 如收到3,返回0x83 3数据:1个字节,错误的指令 错误指令 1:表示command不存在 2:表示数据地址超限 4 CRC:计算出CRC

例如读PC39A 电流数据: 机器地址为12,电流的数据地址100,数据为15.45(A) (一个整型数据) 主机: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3 0x0064 0x0001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3 100 1 CRC_H CRC_L 从机返回 如正确: ID Command 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3 0x002 0x0609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3 2 1545 CRC_H CRC_L 如错误: ID Command 数据 CRC 16进制 0x0c 0x83 0x02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131 2 CRC_H CRC_L 例如发PC39A 启动命令: 机器地址为12,命令的地址200,数据为25000(25000表示启动) 主机: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6 0x00c8 0x61a8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6 200 25000 CRC_H CRC_L 从机返回 如正确: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6 0x00c8 0x61a8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6 200 25000 CRC_H CRC_L 如错误: ID Command 数据 CRC 16进制 0x0c 0x86 0x02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134 2 CRC_H CRC_L 0011 10000110 错误码0x83 功能码0x06错误码0x86

plc和以太网通讯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plc和以太网通讯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plc和以太网通讯协议 篇一:西门子S7-1200与s7-300plc的以太网tcp及isoontcp 通信 1. 概述 1.1S7-1200 的pRoFinet 通信口 s7-1200cpu本体上集成了一个pRoFinet通信口,支持以太网和基于tcp/ip 的通信标准。使用这个通信口可以实现s7-1200cpu与编程设备的通信,与hmi触摸屏的通信,以及与其它cpu之间的通信。这个pRoFinet物理接口是支持10/100mb/s的Rj45 口,支持电缆交叉自适应,因此一个标准的或是交叉的以太网线都可以用于这个接口。 1.2s7-1200支持的协议和最大的连接资源 s7-1200cpu的pRoFinet通信口支持以下通信协议及服务tcp isoontcp(RcF1006)s7 通信(服务器端) 通信口所支持的最大通信连接数 s7-1200cpupRoFinet 通信口所支持的最大通信连接数如下:3个连接用于hmi(触摸屏)与cpu的通信1个连接用于编程设备(pg)与cpu的通信

8个连接用于openie(tcp,isoontcp) 的编程通信,使用 t-block 指令来实现3个连接用于s7通信的服务器端连接, 可以实现与s7-200 , S7-300以及S7-400的以太网s7通信 s7-1200cpu可以同时支持以上15个通信连接,这些连接数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自定义。tcp (transportconnectionprotocol ) tcp是由RFc793描述的标准协议,可以在通信对象间建立稳定、安全的服务连接。如果数据用tcp协议来传输,传 输的形式是数据流,没有传输长度及信息帧的起始、结束信息。在以数据流的方式传输时接收方不知道一条信息的结束和下一条信息的开始。因此,发送方必须确定信息的结构让接收方能够识别。在多数情况下tcp应用了 ip(internetprotocol) ,也就是“ tcp/ip 协议”,它位于 iso-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协议的特点: 与硬件绑定的高效通信协议 适合传输中等到大H的数据(一个基于连接的协议 可以灵活的与支持tcp协议的第三方设备通信具有路由兼容性只可使用静态数据长度有确认机制 使用端口号进行应用寻址 大多数应用协议,如telnet、Ftp都使用tcp 使用send/ReceiVe编程接口进行数据管理需要编程来 实现1.3硬件需求和软件需求硬件:

基于Modbus协议实现单片机与PLC之间的通讯

基于Modbus协议实现单片机与PLC之间的通讯 来源:PLC&FA 作者:蔡晓燕赵兴群万遂人董鹏云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Modbus 通讯协议 1 引言 HMI(人机界面)以其体积小,高性能,强实时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中。它有字母、汉字、图形和图片等不同的显示,界面简单友好。配有长寿命的薄膜按钮键盘,操作简单。它一般采用具有集成度高、速度快、高可靠且价格低等优点的单片机[1]作为其核心控制器,以实现实时快速处理。PLC和单片机结合不仅可以提PLC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可以给用户带来友好简洁的界面。本文以Modbus通讯协议为例,详细讨论了一个人机系统中,如何用C51实现单片机和PLC之间通讯的实例。 2 Modbus通讯协议[4]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Modbus协议提供了主—从原则,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其它设备(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作出相应反应。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地址(或广播,此时不需要回应)、功能代码、所有要发送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从设备回应消息包括确认地址、功能码、任何要返回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一错误,或从设备不能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一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 控制器能设置为两种传输模式:ASCII和RTU,在同样的波特率下,RTU可比ASCII方式传送更多的数据,所以采用KTU模式。 (1) 典型的RTU消息帧 典型的RTU消息帧如表1所示。

RTU消息帧的地址域包含8bit。可能的从设备地址是0...127(十进制)。其中地址0是用作广播地址,以使所有的从设备都能认识。主设备通过将要联络的从设备的地址放入消息中的地址域来选通从设备。当从设备发送回应消息时,它把自己的地址放入回应的地址域中,以便主设备知道是哪一个设备作出回应。 RTU消息帧中的功能代码域包含了8bits,当消息从主设备发往从设备时,功能代码域将告之从设备需要执行哪些行为;当从设备回应时,它使用功能代码域来指示是正常回应(无误)还是有某种错误发生(称作异议回应,一般是将功能码的最高位由0改为1)。 从主设备发给从设备消息的数据域包含附加的信息:从设备必须用于进行执行由功能代 码所定义的行为。这包括了像不连续的寄存器地址,要处理项的数目,域中实际数据字节数。如果没有错误发生,从从设备返回的数据域包含请求的数据。如果有错误发生,此域包含一异议代码,主设备应用程序可以用来判断采取下一步行动。 当选用RTU模式作字符帧时,错误检测域包含一16Bits值(用两个8位的字符来实现)。错误检测域的内容是通过对消息内容进行循环冗长检测(CRC)方法得出的。CRC域附加在消息的最后,添加时先是低字节然后是高字节。 (2) 所有的Modbus功能码 Modbus的功能码定义如表2所示。

以太网采用的通信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以太网采用的通信协议 篇一:以太网基础协议802.3介绍 802.3 802.3通常指以太网。一种网络协议。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 dixethernetV2标准与ieee的802.3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严格说来,“以太网”应当是指符合dixethernetV2标准的局域网。 早期的ieee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link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mac子层,而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dixethernetV2而不是802.3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即802.2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mac协议而没有llc协议。 mac子层的数据封装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封装分为发送数据封装和接收数据封装两部分,包括成帧、编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 数据封装的过程:当llc子层请求发送数据帧时,发送数据封装部分开始按mac子层的帧格式组帧: (1)将一个前导码p和一个帧起始定界符sFd附加到帧头部分; (2)填上目的地址、源地址、计算出llc数据帧的字节数并填入长度字段len; (3)必要时将填充字符pad附加到llc数据帧后; (4)求出cRc校验码附加到帧校验码序列Fcs中; (5)将完成封装后的mac帧递交miac子层的发送介质访问管理部分以供发送;接收数据解封部分主要用于校验帧

以太网透明传输协议

以太网透明传输协议 本文介绍以太网透明传输协议内容,让用户了解在串口转以太网协议上如何实现串口数据内容到以太网数据内容转化。 1.以太网透明传输的概念 通信协议是一种分层结构的,根据ISO的7层模型通信协议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果用户想通过卓岚ZLSN模块的以太网透明传输协议实现串口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转发,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以太网透明传输演示图 所谓以太网网络透明传输协议(简称为“以太网透传”)是指网络协议的应用层数据和串口协议的用户数据完全一致,不存在格式转化问题,形象地比喻为“透明传输”。比如网络数据应用层数据内容为字符“a”,那么串口协议的用户层数据也是“a”,用户电路板收到的数据也是字符“a”。 2.如何使用透明传输协议 那么用户数据是如何从计算机传给用户串口板的呢?这首先需要了解网络协议和串口协议的区别。 1.网络(TCP/IP)协议分为以太网层、IP层、TCP或UDP层、用户数据层。以太网层表示了网络通信介质,例如光纤、无线、有线以太网线。IP层中的关键点是包含了IP地址,IP地址是每个网络设备的地址。TCP或者UDP层的关键点是端口,端口用于区分一个IP地址下的多个应用程序。用户数据层携带用户需要传输的数据。 2.相对而言串口协议,没有IP层和TCP层这两层。 这里有两个问题: 1.串口协议如何弥补网络协议缺失的IP层和TCP层?实际上在ZLSN模块中已经保存了IP层、TCP层的关键点——IP地址和端口。每个ZLSN模块都具有一个可以设定的IP地址,同时也有一个TCP或者UDP的端口,这样计算机就可以通过这个“IP+端口”将网络数据发送给ZLSN模块。同样地ZLSN模块也保存了目的计算机的IP和端口,这样也可以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联网模块内部保存的IP和端口解决了串口协议中没有IP和端口的问题。

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的通信实例(EGD协议)

Application Note No: H- 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的通信实例(EGD协议)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1) REVISION HISTORY (1) 设备清单 (2) 硬件: (2) 软件: (2) 实验描述 (3) 功能说明: (3) 配置临时IP地址: (3) 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 (4) 配置EGD (5) 配置EGD接收和发送 (6) 参考资料: (8) REVISION HISTORY

设备清单 硬件: ?PACSystem RX3i, IC695CPU310 ?IC694ETM001 ?Laptop PC 软件: ?Proficy Machine Edition

实验描述 功能说明: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演示两个Rx3i以太网接口模块之间通信的基本步骤。在应用层,我们采用EGD(Ethernet Global Data)协议,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中采用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为IC695ETM001(以下简称ETM001)。实验中采用的两台Rx3i PLC,以下简称为PLC 1和PLC 2。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临时IP地址 2.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 3.配置EGD 4.配置EGD接受和发送 配置临时IP地址: 为了建立同编程器之间的初始通信,首先需要给PLC分配一个临时IP地址。当连接建立以后,实际IP地址可以通过编程器下载到ETM001。本实验中,PC 的IP地址和掩码分别为: 10.0.0.1, 255.255.255.0。 步骤如下:右键单击target名称,选择offline commands,然后选择Set Temporary IP Address。在Set Temporary IP Address对话框中,参照模块上的标识正确的填写MAC Address,并选择适当的临时IP地址。在本实验中,PLC-1的

(完整版)MODBUS通讯协议-RTU要点

Modbus 通讯协议 (RTU传输模式)本说明仅做内部参考,详细请参阅英文版本。

第一章Modbus协议简介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果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当在一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协议发出。在其它网络上,包含了Modbus协议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展了根据具体的网络解决节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 协议在一根通讯线上使用应答式连接(半双工),这意味着在一根单独的通讯线上信号沿着相反的两个方向传输。首先,主计算机的信号寻址到一台唯一的终端设备(从机),然后,在相反的方向上终端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传输给主机。协议只允许在主计算机和终端设备之间,而不允许独立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这就不会在使它们初始化时占据通讯线路,而仅限于响应到达本机的查询信号。 1.1 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是一个信息帧内一系列独立的数据结构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有限规则,以RTU 模式在Modbus总线上进行通讯时,信息中的每8位字节分成2个4位16进制的字符,每个信息必须连续传输下面定义了与Modebus 协议– RTU方式相兼容的传输方式。 代码系统 ?8位二进制,十六进制数0...9,A...F ?消息中的每个8位域都是一个两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 每个字节的位 ?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 ?1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 ?1个停止位(有校验时),2个Bit(无校验时) 错误检测域 ?CRC(循环冗长检测)

西门子以太网(S7协议)通讯

西门子以太网(S7协议)通讯 一、概述 西门子支持多种协议,包括DP协议,FMS协议,S7协议,当使用力控通过以太网S7协议访问设 备时,需要安装西门子SIMATIC NET5.0的相应软件。 二、硬件配置 安装网卡 1、硬件安装:请参照西门子说明书,注意地址设置。 2、板卡软件设置:打开PG/PC界面,(“开始”菜单或“控制面板”中),点击INSTALL按钮,弹 出Install/Remove Interface对话框,在Selection的选项中,选择相应的板卡,点击Install 安装。安装完成后,可在控制面板的系统项中检查是否有冲突。 三、通讯配置 运行SIMATIC NET PB soft s7中的COML S7,生成新的.TXT文件 1、在network type中选择TCP/IP 2、在name栏中,键入一个S7 连接名,此名代表一个PLC站点,比如testtcp。 3、在VFD栏中,键入REQ(或VFD)

4、在Remote Addr键入需要访问的PLC的IP地址,比如202.168.0.1。 5、Local TSAP键入1.00(缺省) 6、Remote TSAP为四位16进制数字,中间以“.”隔开。第二位数字表示远程站点的类型:2-OS, 1-PG,0-PS;第三位数字表示PLC的CPU的RACK号,第四位数字表示CPU的SLOT号,一般为:02.02。如下图: 7、在File菜单中,选择 Generate Binary DB As 生成二进制数据库。见下图:

四、网卡的配置 重新进入PG/PC界面。选择相应的网卡为S7ONLINE (STEP 7) -→TCP/IP-→******方式。如下图: 点击Properties弹出Propeities界面: 在SAPI S7 (Protocol)页中,点击Search,查找并选择在COML S7中生成的相应的 *.ldb文件。 图形如下:

很好的威纶通MODBUSRTU通讯协议与变频器通讯案例

很好的威纶通 M O D B U S R T U通讯协议与变频器通讯案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本文研究的是触摸屏通过MODBUS RTU通讯协议与变频器通讯实现变频器的控制。触摸屏采用威纶通TK6070IP,变频器用汇川MD380通用系列。通过触摸屏编程软件,编辑控制画面实现变频器的启动、停止、速度调节、多段速速度设置,通过宏指令实现工程值与实际值的转换。 一、MODBUS RTU 简介: 为了在自动化系统之间、自动化系统和所连接的分散的现场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如今串行现场总线被主要用作通讯系统。成千上万的应用已经强烈地证明了通过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节省多至40%的接线、调试及维护的费用。仅仅使用两根电线就可以传送现场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比如输入和输出数据、参数、诊断数据。过去使用的现场总线往往是制造商的特定现场总线,并且同其它现场总线不兼容。如今使用的现场总线几乎是完全公开和标准化的。这就意味者用户可以以最合理的价格选择最好的产品,而不用依赖于每个独立的制造商。Modbus RTU是一种国际的、开放的现场总线标准。作为一种很容易实现的现场总线协议,在全世界范围内,Modbus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应用领域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和楼宇自控。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报文如图1。 图1 MODBUS RTU 通讯协议的报文功能码如下: 01H 读取线圈状态。从执行机构上读取线圈(单个位)的内容; 02H 读取离散量输入。从执行机构上读取离散量输入(多个位)的内容; 03H 读取保持寄存器。从执行机构上读取保持寄存器(16位字)的内容; 04H 读取输入寄存器。从执行机构上读取输入寄存器(16位字)的内容; 05H 强置单线圈。写数据到执行机构的线圈(单个位)为“通”(“1”)或“断”(“0”); 06H 预置单寄存器。写数据到执行机构的单个保持寄存器(16位字); 0FH 强置多线圈。写数据到执行机构的几个连续线圈(单个位)为“通”(“1”) 或“断”(“0”); 10H 预置多寄存器。写数据到执行机构的几个连续的保持寄存器(16位字)。 二、威纶通编程软件介绍: EB8000软件中MODBUS协议的设备类型为0x、1x、3x、4x、5x、6x,还有 3x_bit,4x_bit,6x_bit,0x_multi_coils等,下面分别说明这些设备类型在MODBUS协议中支持哪些功能码。 0x:是一个可读可写的设备类型,相当于操作PLC的输出点。该设备类型读取位状态的时候,发出的功能码是01H,写位状态的时候发出的功能码是05H。写多个寄存器时发出的功能码是0fH。

解决以太网协议实时性的几种方案

解决以太网协议实时性的几种方案 摘要以太网技术以其低成本、高速、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优点,正逐渐向工业现场控制领域发展,但是由于以太网技术在工业现场通信方面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此就诞生了许多实时以太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现今比较流行的几种实时以太网协议,以及它们如何在工业以太网的基础上对协议进行改进,以满足工业现场对实时通信的要求。 1 概述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使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以全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果的通信控制网络相连,使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但是由于各类现场总线标准之间的不可兼容性无法实现统一,阻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太网技术作为垄断办公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技术,以其通用性、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工控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用以太网技术来实现从管理层到工业现场层的一致性通信,人们习惯上将应用到工业领域的以太网技术称为“工业以太网”。 工业数据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不同,工业数据通信不仅要解决信号的互通和设备的互连,而且需要解决信息的互通问题,即信息的互相识别、互相理解和互可操作。所谓信号的互通,即两个需要互相通信的设备所采用的通信介质、信号类型、信号大小、信号的输入/输出匹配等参数,以及数据链路层协议符合同一标准,不同的设备能连接在同一网络上实现互连。如果仅仅实现设备互连,但没有统一的高层协议(如应用层协议),那么不同设备之间还是不能相互理解、识别彼此所传送的信息含义,就不能实现信息互通,也就不可能实现开放系统之间的互可操作。互可操作性是指连接到同一网络上、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通过统一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与互用,性能类似的设备可以实现互换。这是工业数据通信网络区别于一般IT网络的重要特点。 对工业控制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实时性。实时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时间的确定性,通信时数据传输时间不是随机的,而是可事先确定的。一个事件发生后,系统在一个可准确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做出反应。反应速度由被控制过程来决定。对于高传动性的系统,实时性的要求就要更高了。 虽然以太网具有比现场总线高许多的传输速率,但是却不能保证实现控制设备间的实时通信。这主要是因为标准的以太网协议是以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上的各工作站对总线进行“*”以确认总线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它们就开始发送数据。如果两个工作站同时试图发送数据,冲突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访问机制首先确保工作站停止传输数据,而后根据预定义的随机选择算法,工作站再次尝试发送数据。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至冲突消失。上述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发送,可是从确定性行为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允许数据传输时间可被任意推迟,也就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通信。要想使以太网技术在不改变其现有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应用到工控领域,就要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各大公司开始研究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的实时性问题,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有些成果已得到了工业现场标准委员会的认可,并写入新的标准中。 下面就介绍几种解决方案,看他们是如何保证通信实时性的。 2 几种解决方案分析 2.1 Ethernet Powerlink 这个方案是由奥地利贝加莱公司提出的Ethernet Powerlink所采用的解决方法。Ethernet Powerlink 是以快速以太网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实时工业以太网协议。贝加莱公司的目标是在快速以太网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高速的、实时的、确定性的网络环境。利用高速循环数据交换,使抖动降到很小(小于1 μs),同时在不影响循环通信的情况下处理非循环的数据。而且,I/O与驱动数据能够在相互之间以及与PCC系统间完成同步传输。因为是完全建立在标准快速以太网之上,所以Ethernet Powerlink完全符合标准的拓扑结构和物理特性,且能够与IT技术无缝连接,传输速率为100 Mbps,最小循环周期为200 μs。使用带RJ45插头的标准双绞线电缆(超五类电缆)。网络拓扑支持星型、树型和菊花链型结构,单个网段最多可以连接240个实时站点。由于有实时性的要求,因此不允许使用交换机,只能使用集线器作为连接设备。 2.1.1 Ethernet Powerlink的报文帧格式

modbus协议下上位机编程实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modbus协议下上位机编程实例 篇一:modbus协议下的上位机地址 Rs485采取流量计数据,经串口com1的2号地址读到int ouch中来,双字40001、40002为浮点型瞬时流量,读到上位机项目为40001F双字40004、40005为长整型累计流量,读到上位机项目为40004l 驱动设置与intouch标记名的设置 驱动设置: 项目名设置 注:在不修改驱动设置的情况下,s=s1+s2*65535 s=s2+s1*65535 根据各个厂家的仪表,上面工式有区别,设计时各个测试一下。 篇二:modbus通讯协议实例 上海安标电子有限公司 ——pc39a接地电阻仪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

波特率:9600数据位:8校验位:无停止位:1 上位机(计算机): 注:1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command:1个字节,读:3或4,写:6 3数据地址:2个字节,寄存器地址,读从100开始,写从200开始4Value:2个字节,读:个数(以整型为单位),写:命令/数据(以整型为单位)5cRc:计算出cRc下位机(pc39a ):注:1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 3数据个数:1个字节,返回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4Value:n个字节,是返回上位机的数据5cRc:计算出cRc 写命令,若正确返回收到的数据:若错误注:1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或上0x80, 如收到3,返回0x83 3数据:1个字节,错误的指令错误指令 1:表示command不存在2:表示数据地址超限 4cRc:计算出cRc 例如读pc39a电流数据: 机器地址为12,电流的数据地址100,数据为15.45(a)(一个整型数据)

组态王与OMRON PLC通讯(以太网及hostlink协议)

组态王与欧姆龙PLC通讯(HostLink协议与以太网协议) 配置文档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0年3月

目录 1. OMRON PLC系列划分如下(具体以OMRON相关资料为准) (1) 2. 组态王与欧姆龙PLC现有的几种通讯方式 (1) 3. CX-Programmer编程软件与PLC的连接 (2) 4. 欧姆龙HostLink协议通讯 (5) 5. 以太网通讯 (10) 6. 附录 (19)

1. OMRON PLC系列划分如下(具体以OMRON相关资料为准) ●C系列:C2000H、C200H、C200HE、C200HE-Z、C200HG、C200HE-Z、C200HS、C200HX、C200HX-Z、C1000H、C**H、C**K、C**P、CQM1、C500、CPM1(CPM1A/CPM2*); ●CJ系列:CJ1G、CJ1H、CJ1G-H、CJ1H-H、CP1H、CP1L、CP1E、CH1H-X; ●CS系列:CS1G、CS1JH; ●CV系列:CVM1、CVM1-V2、CV500、CV1000、CV2000。 2. 组态王与欧姆龙PLC现有的几种通讯方式 (1)欧姆龙HostLink协议 组态王支持与欧姆龙PLC通过串口RS232进行通讯。该驱动支持的硬件包括C系列、CS1系列、CJ1系列、CV系列,支持的协议为欧姆龙HostLink协议(包括C-mode 指令和FINS指令)。 (2)以太网协议 包括以太网(UDP)和以太网(TCP)两种方式,UDP方式通讯速度较快,TCP方式通讯比较稳定。 (3)欧姆龙PLC Controller Link EventMemory 组态王支持与支持与欧姆龙公司的所有支持Controller Link协议,并采用EventMemory方式的PLC的通讯。本协议采用PCI板卡通讯,使用您的计算机中的PCI 板卡插槽。 (4)欧姆龙Controller Link Fins_PLC 组态王支持与欧姆龙公司采用Controller Link Fins协议的PLC进行通讯。 支持协议:专有协议。 支持硬件型号:C系列、CS\CJ系列、CV系列。 驱动运行需涉及的其他软件的支持:FinsGateway 2003 本文档只介绍组态王通过HostLink协议和以太网协议与欧姆龙PLC的通讯设置,连接的设备型号是CS1G-H,CPU42H,以太网模块型号是CS1W-ETN21。

Modbus通讯协议(TCP和RTU)

1MODBUS RTU 读寄存器请求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 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03 3起始寄存器基地址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4寄存器个数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5CRC校验码两个字节低字节在前 读寄存器回应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03 3数据长度1个字节寄存器个数×2 4数据寄存器个数×2个字节每个寄存器高字节在前5CRC校验码两个字节低字节在前 写单个寄存器请求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06 3起始寄存器地址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4寄存器值两个字节 高字节在前 5CRC校验码 两个字节 低字节在前 写单个寄存器回应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10 3起始寄存器地址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4寄存器值两个字节 高字节在前 5CRC校验码 两个字节 低字节在前 1

写多个寄存器请求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10 3起始寄存器地址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4寄存器个数两个字节 高字节在前 5数据长度 1个字节 寄存器个数×2  6数据寄存器个数×2个字节每个寄存器高字节在前7CRC校验码 两个字节 低字节在前 写多个寄存器回应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0x10 3起始寄存器地址两个字节高字节在前 4寄存器个数两个字节 高字节在前 5CRC校验码 两个字节 低字节在前 错误返回序号意义所占字节字节存放格式1从设备地址1个字节0x00?0xff 2功能码1个字节请求功能码+0x80 3错误码1个字节 其代号见下面表格4CRC校验码 两个字节 低字节在前 错误代号错误代号意义 0x01不支持该功能码 0x02越界 0x03寄存器数量超出范围 0x04读写错误 2

电磁流量计实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详情(1)

电磁流量计转换器 通讯协议 2012-10-12

目录 一、概述................................................................................................. - 2 - 二、网络结构及接线................................................................................ - 2 -

三、Modbus协议RTU帧格式 .............................................................. - 2 - 四、Modbus协议命令编码定义............................................................. - 4 - 五、电磁流量计MODBUS寄存器定义 ................................................... - 5 - 1. 电磁流量计MODBUS寄存器地址定义............................................... - 5 - 2.PLC地址设置说明................................................................................ - 5 - 3.组态王地址设置说明............................................................................. - 6 -4.数据含义说明 .................................................................................... - 6 -六、通讯数据解析................................................................................... - 7 -1读瞬时流量 .......................................................................................... - 7 -2.读瞬时流速:....................................................................................... - 8 -3读累积流量 .......................................................................................... - 8 - 5.读总量流量单位 ................................................................................. - 10 - 6.读报警状态 ........................................................................................ - 10 - 七、应用举例........................................................................................ - 11 - 1.C语言MODBUS 示例程序............................................................... - 11 - 2.modbus调试软件modbus poll通讯实例....................................... - 13 - 3.modbus调试软件modscan32通讯实例 ......................................... - 15 - 4.组态王6.53通讯实例 ........................................................................ - 17 - 5.力控 6.1通讯实例.............................................................................. - 21 -

以太网MAC协议

以太网MAC协议 1位/字节顺序的表示方法 1.1位序 严格地讲,以太网对于字节中位的解释是完全不敏感的。也就是说,以太网并不需要将一个字节看成是一个具有8个比特的数字值。但是为了使位序更容易描述以及防止不兼容,以太网和多数数据通信系统一样,传输一个字节的顺序是从最低有效位(对应于20的数字位)到最高有效位(对应于27的数字位)。另外习惯上在书写二进制数字时,最低值位写在最左面,而最高值位写在最右面。这种写法被称为“小端”形式或正规形式。一个字节可以写成两个十六进制数字,第一个数字(最左边)是最高位数字,第二个(最右边)是最低位数字。 1.2字节顺序 如果所有有定义的数据值都是1字节长,则在介绍完位序后就可以停止了。但是很不幸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面对长于单个字节的域,这些域是以从左到右排列的,以连接符“-”分隔的字节串表示。每个字节包含两个十六进制数字。 多字节域的各个字节按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即从左到右)的顺序发送,而每个字节采用小端位序传送。例如,6字节域: 08-00-60-01-2C-4A 将按以下顺序(从左向右读)串行地发送: 0001 0000-0000 0000-0000 0110-1000 0000-0011 0100-0101 0010 2以太网地址 地址是一个指明特定站或一组站的标识。以太网地址是6字节(48比特)长。图1说明了以太网地址格式。 图1 以太网地址格式 在目的地址中,地址的第1位表明该帧将要发送给单个站点还是一组站点。在源地址中,第1位必须为0。 站地址要唯一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帧的目的地不能是模糊的。地址的唯

一性可以是: ●局限于本网络内。保证地址在某个特定LAN中是唯一的,但不能保证 在相互连接的LAN中是唯一的。当使用局部唯一地址时,要求网络管 理员对地址进行分配。 ●全局的。保证地址在所有的LAN中,在任何时间,以及对于所有的技 术都是唯一的,这是一个强大的机制,因为: (1)使网络管理员不必为地址分配而烦恼; (2)使得站点可以在LAN之间移动,而不必重新分配地址; (3)可以实现数据链路网桥/交换机。 全局唯一地址以块为单位进行分配,地址块由IEEE管理。一个组织从IEEE 获得唯一的地址块(称为OUI),并可用该地址块创建224个设备。那么保证该地址块中地址(最后3个字节)的唯一性就是制造商的责任。 地址中的第2位指示该地址是全局唯一还是局部唯一。除了个别情况,历史上以太网一直使用全局唯一地址。 3以太网数据帧格式 图2 基本的以太网帧格式及传输次序 图2显示了以太网MAC帧各个字段的大小和内容以及传输次序。 该格式中每个字段的字节次序是先传输的字节在左,后传输的字节在右。在每个字节中的位次序正好相反,低位在左,高位在右。字节次序和位的次序通常用于FCS之外的所有字段。FCS将作为一个特殊的32位字段(最高位在左),而不是4个单独的字节。 3.1前导码(Preamble)和帧起始定界符(SFD) 前导码包含8个字节。前7个字节(56位)的职位0x55,而最后一个字节为帧起始定界符,其值为0xD5。结果前导码将成为一个由62个1和0间隔(10101010---)的串行比特流,最后2位是连续的1,表示数据链路层帧的开始。其作用就是提醒接收系统有帧的到来,以及使到来的帧与输入定时进行同步。在DIX以太网中,前导码被认为是物理层封装的一部分,而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封装。 3.2地址字段 每个MAC帧包含两个地址字段:目标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和源地址(Source Address)。目的地址标识了帧的目的地站点,源地址标识了发送帧的站。DA可以是单播地址(单个目的地)或组播地址(组目的地),SA通常是单播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