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六种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协议

论六种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协议

图! "#$ 数据链路层模型
! D"
#$%&’(&$ ) *+ 实时以太网 "E0+,2+E : 7# 实时以太网技术是由 -F2E,FGH+E 国际组
传输 %&" 与 %&’ ( )*+, 之间交互的数据, 而不作任何 缓存和处理。对于第二种通信调度, 每个 "#$ 设备中 的 "#$ ( -’." 将 %&’ ( )*+, %$/$ 根据事先组态好的 控制时序和优先级大小传送给 %&", 由 %&" 处理后通 过 #0&" 发送到网络, 以避免两个设备在同一时刻向网 络上同时发送数据的报文碰撞。 在一个 "#$ 微网段内, 所有 "#$ 设备的通信均按 周期进行, 完成一个通信周期所需的时间 / 称为一个 通信宏周期。通信宏周期 /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非周期报文传 为周期报文传输阶段 /1, 输阶段 /2, 如图 3 所示。
+1:- &+,-8*-+ /8- ?1@-*A B1C 23 :/D28 <2::4*1</+12* 782+2<2;0 23 8-/; +1:- &+,-8*-+ /8- 5--7;6 /*/;6E-5 /*5 02:- 23 +,- <81+1</; +-<,*2;2?1-0,- A ? A , :2F +12* <2*+82;,*-+=28> 0-<481+6 /*5 &+,-8*-+ -C+-*012* +2 31-;5 -9417:-*+ ;-@-; /8- -C724*5-5A G-/*=,1;- +,- +-<,*2;2?6 /*5 0+/*5/85 23 &’( 8-/; +1:&+,-8*-+ 1* 248 <24*+86 /8- 5-0<81.-5 <2:78-,-*01@-;6 A ()*+,%-# H-/; ! +1:- 7-8328:/*<H-/; ! +1:- -C7/*012* H-/; ! +1:- &+,-8*-+ G2+12* <2*+82; I-+=28> 0-<481+6 &+,-8*-+ -C+-*012*
问控制 (!"#) 网桥” 规范和 $%%% &’( )*+” 局域网虚拟 网桥” 规范、 对其没有进行任何实时扩展 ( ,-.,/012/) 而 实现的以太网。通过采用减轻以太网负荷、 提高网络 速度、 采用交换式以太网和全双工通信、 采用信息优先 级和流量控制以及虚拟局域网等技术, 到目前为止可 以将工业以太网的实时响应时间做到 3 4 *’50, 相当 于现有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在技术上与商用以太 网是兼容的。 对于响应时间小于 350 的应用, 工业以太网已不 能胜任。为了满足高实时性能应用的需要, 各大公司 和标准组织纷纷提出各种提升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技 术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建立在 $%%% &’( )6 标准的基础 上, 通过对其和相关标准的实时扩展提高实时性, 并且 做到与 标 准 以 太 网 的 无 缝 连 接, 这就是实时以太网 (7,89 .15, %.:,7/,.,简称 ;<%) 。为了规范这部分工作 的行为, (’’6 年 3 月, $%# = >#?3# 专门成立了 @A** 实 时以太网工作组, 负 责 制 定 $%# ?*B&C D ( “ 基 于 $>E = 国 $%# &&’( D 6 的实时应用系统中工业通信网络行规” 际标准。该标准包括 #255F/1G8.12/ H72I19, J8519K ( %.:L ,7/,. = $H、 #HJ6 H;EJ$M%<、 #HJC H D M%<、 #HJ? $/.,7NF0、 #HJ*’ OM%< = $H、 #HJ** <#M%<、 #HJ*( %.:,7#"<、 #HJ*6 (中 国) 、 %.:,7/,. H2P,791/Q、 #HJ*C %H" #HJ*3 !2RNF0 = <#H 以及 #HJ*? >%;#E> 等 ** 种实时以太网行规集。 其中, 包括我国 %H" 实时以太网标准的 ? 个新增实时 以太网将以 $%# H"> ( SFN91G9K 8T8198N9, 0S,G1I1G8.12/) 公共 可用规范予以发表。在上述实时以太网技术中, 将有 %H"、 %.:,7#"<、%.:,7/,. H2P,791/Q、H;EJ$M%<、!2RNF0L $U" 和 %.:,7/,. = $H 等 ? 个主要的竞争者。
议, 并概要论述了以太网运动控制、 网络安全和以太网延伸至现场设备级等关键技术。同时, 较全面地概述了我国 &’( 实时以太网技 术及其标准。 关键词 !"#$%&’$ 实时性 实时扩展 实时以太网 运动控制 网络安全 & 网延伸 )* +,- ./010 23 +,- 0+456 472* +,- 8-9418-:-*+ 23 8-/; +1:- 7-8328:/*<- 23 1*540+81/; *-+=28>,+,- 5-31*1+12*0 23 1*540+81/; &+,-8*-+ /*5网络拓扑结构
在 %H" 系统中, 将控制网络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区
! " 种主要实时以太网通信协议分析
根据实时以太网实时扩展的不同技术方案, 可将 实时以太网通信协议模型分为 C 类, 如图 * 所示。图 中: 一般工业以太 ! 是经过常规最大努力提高实时性, 网的通信协议模型; " 采用在 <#H = $H 之上进行实时数 据交换方案; # 采用经优化处理和提供旁路实时通道
万方数据
L
《自动化仪表》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的通信协议模型; $ 采用集中调度提高实时性的解决 方案; “集总帧” 通信方式 % 采用类似 $/.,7NF0 现场总线 和在物理层使用总线拓扑结构提升以太网实时性能。 图中同时给出了 ? 种实时以太网技术方案的归类情 况。由于实时以太网技术涉及很多方面, 限于篇幅, 这 里仅对通信协议作简要论述与分析。 ! V# 我国的 $%& 实时以太网 ( %.:,7/,. I27 S98/. 8F.258.12/) 用于工业测量与 %H" 控制系统的以太网标准在国家科技部 “&?6” 计划的支 持下, 由浙江大学、 浙大中控、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重 庆邮电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 的以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建祥教授为组 长的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 它由两级网络组 %H" 网络拓扑结构如图 ( 所示, 成, 即过程监控级 W( 网和现场设备级 W* 网。现场设 (如变送 备级 W* 网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各种现场设备 器、 执行机构和分析仪器等) 之间以及现场设备与 W( 网的连接。过程监控级 W( 网主要用于控制室仪表、 装 置以及 人 机 接 口 之 间 的 连 接。无 论 是 W* 网 还 是 W( 网, 均可分为一个或几个微网段。
.
工业控制网络的实时性要求
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源 于 JK
要求、 L 为 时 间 同 步 精 度 P L0、 "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L##:0、 $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L#:0、 Q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M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L## 0、 %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L:0、 ! 以及 R 为时间同步精度 P L L# 0、 0。 ! !
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计 算机网络通信, 这是因为 JK 网络通信是以传递信息为 最终目的, 而工业控制网络传递信息是以引起物质或 能量的运动为最终目标。所以, 用于测量和控制的数 据通信的主要特点是: 允许对事件进行实时响应的事 件驱动通信; 很高的可用性; 很高的数据完整性; 在有 电磁干扰和地电位差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使用工厂 内专用的传输线等。其中, 最主要的要求是网络通信 的高实时性。实时 ( 8-/; +1:-) 的含义是指数据处理就 像发生在数据产生的时刻, 其响应没有大的延时。 对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来说, 目前根据不同的应用 场合, 将实时性要求划分为 $ 个范围, 它们是: 信息集 成和较低要求的过程自动化应用场合, 实时响应时间 要求是 L##:0 或更长; 绝大多数的工厂自动化应用场 合实时响应时间的要求最少为 M N L#:0; 对于高性能 的同步运动控制应用, 特别是在 L## 个节点下的伺服 运动控制应用场合, 实时响应时间要求低于 L:0, 同步 传送和抖动小于 L 0。工业控制网络的实时性还规定 ! 了许多技术指标, 如交付时间、 吞吐量、 时间同步、 时间 同步精度、 以及冗余恢复时间等。对于这些性能指标 都有详细的规定, 例如, 我国制定的 “用于工业测量与 控制系统的 &’( 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 国家标准中规 即 # 为无精度 定网络的时间同步精度分为 O 个等级;
图*
实时以太网按实时扩展方案分类
性通信调度。对于第一种通信调度, %H" D #>!% 直接
%+,-$.. &/0,1&02,3 23.0+/1$30&02,3 4567 ’" 357 ( &89: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