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一、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1、直接水锤 v 如果水轮机调节时间Ts≤2L/c,则水库反射波回
到阀门之前开度变化已经结束,阀门处只受开 度变化直接引起的水锤波的影响——称为直接 水锤 v 计算直接水锤压力的公式: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1) 当阀门关闭时,管内流速减小,V-V0<0为负值, △H为正,产生正水锤;反之当开启阀门时,即 V-V0>0,△H为负,产生负水锤。 (2) 直接水锤压力值的大小只与流速变化(V-V0)的 绝对值和水管的水锤波速c有关,而与开度变化的 速度、变化规律和水管长度无关。 ❖ 算例:设V0=5m/s,c=1000m/s,则丢弃全负荷时 ΔH=510m。可见直接水锤要绝对避免。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第四节 简单管道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本节主要内容
v 直接水锤和间接水锤 v 水锤的连锁方程 v 水锤波在水管特性变化处的反射 v 开度依直线变化的水锤计算 v 起始开度和关闭规律对水锤的影响 v 水锤压强沿水管长度的分布 v 开度变化结束后的水锤现象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1、有效关闭时间 ❖ 总关闭时间为Tz。 ❖ 将阀门关闭过程的直线段适
当延长,作为有效关闭时间Ts。 ❖ 缺乏资料时,可取Ts=0.7Tz ❖ 在开度依直线规律变化时,
不必用连锁方程求出各相末 水锤,可用简化方法直接求 出。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2、间接水锤的两种类型
❖ 第一类:当 <1时,最大水锤压
v
<1.0时,常发生第一相水锤;
v
>1.5时,常发生极限水锤;
v 1.0< <1.5时,则随σ值的不同而发生第一相或 极限水锤,个别情况下发生直接水锤。按图判别。
v 仅用 大于还是小于1作为判别水锤类型的条件是 近似的。水锤类型除与 有关,还与σ有关。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二、水锤的连锁方程
❖ 若已知断面A在时刻 t 的压力为HtA,流速为VtA ,两个通 解消去 f 后,得:
❖ 同理可写出时刻Δt=L/c后B点的压力和流速的关系: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v 由于F[(t+Δt)-(x+L)/c]=F[t-x/c],由上述二式得
v 同理:
3. 水轮机 (1) 水斗式水轮机喷嘴的边界条件为:(孔口出流 规律)(各个量都用相对值表示)
——称为相对开度;ωmax——喷嘴全 开时断面积。
——为任意时刻水锤压力相对值。 ——为任意时刻相对流速。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2) 反击式水轮机边界条件。 反击式水轮机的特点:①水轮机有蜗壳、导水叶、 尾水管等,出流特性与孔口完全不同。 ②水轮机 的转速与水轮机的流量相互影响。③流量的改变 不仅在压力管道中,而且在蜗壳、尾水管中也产 生水锤。 由此可见,反击式水轮机的过水能力与水头、导 叶开度、转速等有关,所以在水锤计算中需要综 合运用管道水锤方程、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水 轮机转速方程进行求解,比较复杂,故常常简化。
水锤波在管道进口处(水库、前池) 的反射规律为异号等值反射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2、水锤波在水管末端的反射
❖ 根据水锤波的基本方程,推导出阀门的反射系数为:
❖ 根据水锤常数和任意时刻的开度,可利用上式确定 阀门在任意时刻的反射系数。
❖ 当阀门完全关闭时,τ=0,r=1,阀门处发生同号等值 反射。
v 水锤波在水管特性变化处(进口 、分岔、变径段、 阀门等)都要发生反射。
v 一部分以反射波的形式折回,一部分以透射波的 形式继续向前传播。
v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比值称反射系数,以r表示。透 射波与入射波的比值称透射系数,以s表示,两者 的关系为: s – r = 1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1.水锤波在管道进口处(水库、前池)的反射规律 设B处入射波F,反射波为f 由基本方程得: HtB - H0B=F + f HtB = H0B=H0 → F+f = 0→F= - f
❖ 由上面的连锁方程可以写出第一相末、第二相末、 第n相末的的水锤压力:
…………
❖ 利用上面的公式,可以依次求出各相末阀门处的 水锤压力,得出水锤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v 上面是阀门关闭情况,当阀门或导叶开启时,管 道中产生负水锤,其相对值用y表示,用同样的方 法可求出各相末计算公式。
可简化为: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上述基本方程的通解: ΔH=H-H0=F(t-x/c)+f(t+x/c) ΔV=V-V0=-g/c[F(t-x/c)-f(t+x/c)]
注:F和f为两个波函数,其量纲与水头H相同,故可视 为压力波。 v F(t-x/c)为逆水流方向移动的压力波,称为逆流波; v f(t+x/c)为顺水流方向移动的压力波,称为顺流波。 v 任何断面任何时刻的水锤压力值等于两个方向相反的压 力波之和;而流速值为两个压力波之差再乘以-g/c。
v 计算有压引水系统最大和最小内水压力。最大内水 压力作为设计或校核压力管道、蜗壳和水轮机强度 的依据;最小内水压力作为压力管道线路布置,防 止管道中产生负压和校核尾水管内真空度的依据;
v 计算丢弃负荷和增加负荷时转速变化率,并检验其 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v 选择调速器合理的调节时间和调节规律,保证压力 和转速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二、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一) 水锤的危害 (1) 压强升高过大→水管强度不够而破裂; (2) 尾水管中负压过大→尾水管空蚀,水轮机运行
时产生振动; (3) 压强波动→机组运行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下降。 (二) 调节保证计算
水锤和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一般称为调节保证 计算。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由于负荷变化而引起导水叶开度、水轮机流量、水电
站水头、机组转速的变化,称为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一) 引起水轮机流量变化的两种情况
➢ 水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下的负荷变化。 担任峰荷或调频任务的电站,水轮机的流量处于不 断变化中;正常的开机或停机。 ➢ 水电站事故引起的负荷变化。水电站可能会各种各 样的事故,可能要求水电站丢弃全部或部分负荷。 这是水电站水锤计算的控制条件。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 证计算
2020/11/22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重点内容
1. 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 现象及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2. 简单管水锤简化计算、复杂管 路的水锤解析计算及适用条件;
3. 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方法和改 善调节保证的措施。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
v 研究减小水锤压强及机组转速变化的措施。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第二节 水锤现象及特性
一、水锤现象
❖ 0~L/c: 升压波,由阀门向水库 传播,水库为异号等值反射。
❖ L/c~2L/c: 降压波,由水库向 阀门传播,阀门为同号等值反 射。
❖ 2L/c~3L/c: 降压波,阀门→水 库。
❖ 3L/c~4L/c: 升压波,水库→阀 门。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二) 边界条件 1.管道进口 管道进口处一般指水库或压力前池: ζB=ΔH/H0=0 2.分岔管与调压室 (1) 分岔处的水头应该相同: Hp1=Hp2=Hp3=…=Hp (2) 分岔处的流量应符合连续条件 ΣQ=0 (3) 分岔管的封闭端,流量为0,即Q=0。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的升高而加大,一般可取为1435m/s。
v 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近似取值为:
➢露天钢管的水锤波速c≈1000m/s;
➢埋藏式钢管的水锤波速c≈1200m/s;
➢钢筋混凝土管可取c≈ 900m/s~1200m/s。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二、水锤的边界条件
求解水锤的基本方程,需要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 条件。 (一) 起始条件 把恒定流的终了时刻看作为非恒定流的开始时刻。 即当t=0时,管道中任何断面的流速V=V0; 如不计水头损失,水头H=H0。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二)水电站的不稳定工况表现形式 1. 引起机组转速的较大变化 v 丢弃负荷:剩余能量→机组转动部分动能→机组
转速升高 v 增加负荷:与丢弃负荷相反。 2.在有压引水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v 导时关闭时,在压力管道和蜗壳中将引起压力上
升,尾水管中则造成压力下降。 v 导叶开启时则相反。 3.在无压引水系统中产生水位波动现象。
❖ 上式对反击式水轮机是近似的。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3、水锤波在管径变化处的反射 ❖ 根据水锤波的基本方
程,推导出管径变化 处的反射系数为: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4、水锤波在分岔处的反射 根据水锤波的基本方 程,可以推导出水锤 波在分岔处的反射系 数为: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四、开度依直线变化的水锤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2、间接水锤 v 如果水轮机调节时间Ts>2L/c,则开度变化结束之
前水库反射波已经回到阀门处,阀门处的水锤压 力由向上游传播的F波和向下游传播的f波相叠加 而成——称为间接水锤。 v 间接水锤的计算比直接水锤复杂得多。 v 间接水锤是水电站经常发生的水锤现象,也是我 们的主要研究对象。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③水锤波同其它弹性波一样,在波的传播过程中, 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处(即边界处)均要发生波 的反射。其反射特性(指反射波的数值及方向) 决定于边界处的物理特性。
注:水锤波在管中传播一个来回的时间tr=2L/c, 称之为“相”,两个相为一个周期2tr=T。
水电站的水锤与调节保证计算
v 这两个方程为水锤连锁方程。 v 连锁方程给出了水锤波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两个断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