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智力水平与领导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情绪智力水平与领导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情绪智力水平与领导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领导学研究一直是组织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从个性、行为、情境、价值观、上下级关系等不同角度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自戈尔曼(Goleman)1995年的研究提出,情绪智力(EI)而不是IQ智力是塑造成功领导者的主要原因后,大量学者开始将情绪智力引入领导过程加以研究。

情绪智力衡量的是个体对自身和外围情境的综合感知和反应能力,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领导者将可能获得不同的领导绩效,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也可能拥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感受。

组织绩效从根源上讲是所有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员工视角(包括员工行为和员工态度两方面)出发衡量领导绩效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集中考察情绪智力水平与从下属激励效果衡量的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年龄、性别、最高学历与工作年限等人口特征值对情商水平的影响,员工情绪智力水平对自身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的影响。

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对8家样本企业发放问卷收集调查数据,调查的对象为样本企业内的部门中层经理级上司(领导)及其直接下属。

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下属和上司的情绪智力水平、下属的绩效水平和下属的态度。

通过对收集到的230个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情绪智力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智力水平与学历高低(IQ水平)不相关,性别因素对情绪智力水平高低没有影响;上司和下属的情绪智力水平对下属激励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情绪智力水平对自身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情绪智力水平对员工组织承诺和员工份外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