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双学位与第二学位的主要区别
辅修双学位是由高校自行组织,以学分制形式进行课时学习,修够一定学分后由本校颁发相应专业的结业证。
招生对象一般是在校大二学生,学位证书是在颁发第一学位证书上注明第二专业的学位,即两个学位。
从严格规定来讲:双学位是国家不承认的学历,即国家没有双学位学历,只是一些院校开放两个学位让本科生读,毕业后有两个学士学位,但学历还是本科。
双学位从严格意义上只享受本科待遇,但由于全国对此无统一规定,各省市的规定不一致,主要看各地方和用人单位的规定。
第二学位是与第一学位相区别,是在第一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再加一定学分后通过毕业考核后由相关学校颁发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对象主要是已经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在校大学生也可参加考试,等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后就可申请学位)。
我国于1984年开始授予第二学士学位,获得第二学位可享受研究生的待遇。
主要归纳为三点不同:
1审批权限不同。
双学位由学校自已制定批准;第二学士学位需要教育部审批。
2.发证不同。
双学位毕业证是在一个毕业证上注上两个专业名称,双学位证是在一个学位证上注上两个学位名称;而第二学士学位是另外发毕业书和学位证书。
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
如:双学士学位证书的编号1068242006S00001(这是各高校自编的,在国家教育部没有备案,查不到,并且没有单独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与之对应,只是学习经历的证明),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的编号1068242006E00001(国家教育部有其备案,并且发放有单独的第二学位的毕业证与之对应,在事业单位享受研究生待遇)
3.毕业待遇规定不同。
国家对双学位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毕业待遇规定;而国家对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明文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
小自考与大自考的区别
小自考是社会上对从普通高教自考制度中衍生出来的几种学历认定形式的俗称;是对“两沟通”、“三沟通”“学历文凭试点考试”及“高校在校生套读自考”等形式的统称,比较普遍的是“高校在校生套读自考”。
而普通高教自考(即“大自考”)无论就其发文机关(国务院、全国人大)、开办历史(全国1982年开考),还是社会信誉(国内通行、国际认可)来说,惟高教自考文凭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文凭相当。
其毕业证加盖全国考委认定的主考学校章和省自考委章。
通行全国,出国有效。
任何形式的“小自考”都不可能与“大自考”相提并论。
主要区别归纳:
1,主考院校不同。
大自考是主考院校和自考委发的文凭。
小自考发的文凭是主办学校和自考办发的文凭。
主考院校一般是全省该专业实力最强的学校,且具有唯一性。
而主办学校通常是一般的院校,没有唯一性。
2,费用不同。
小自考的费用一般一年要几千元,费用很高,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平时白天及晚上集中授课,长线自考没有学费,费用低,考完所有课程大概只需1500元左右。
3,文凭含金量不一样。
小自考大部分科目由主办学校命题,公共课程参加全国统考。
而大自考大部分科目全国统一命题,极少专业极少部分课程由主考院校命题,文凭含金量高,出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