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5章 差分法及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第5章 差分法及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f1 f 3 f ( )0 x 2h
f1 f 3 2 f 0 2 f ( 2 )0 x h2
(5-1)
(5-2)
同理,可以得到:
f2 f4 f ( )0 y 2h
f2 f4 2 f0 f ( 2 )0 y h2
2
(5-3)
(5-4)
公式(5-1)至(5-4)称为基本差分公式,其它差分公式可以由基 本差分公式得到:
14 10 13 9 ( ) ( )A , x B 2h x 2h 13 9 2h( ) A , 14 10 2h( ) B x x
(5-16)
2. 差分法的解题步骤
,取 A (
(1)在边界上任意选定一个结点作为基点A 再由面力的矩及面力之和算出边界上所有各结点处的F值,以及应用 式(5-16)时所必需的一些
§5-2 应力函数的差分解
1. 应力函数的差分解
当不计体力时,平面问题中的应力分量为:
2 2 2 x 2 , y 2 , xy xy y x
(a)
把任一结点0处的应力分量表示成:
2 1 ( x ) 0 ( 2 ) 0 2 [( 2 4 ) 2 0 ] y h 2 1 ( y ) 0 ( 2 ) 0 2 [( 1 3 ) 2 0 ] x h 2 1 ( xy ) 0 ( ) 0 2 [( 5 7 ) ( 6 8 )] xy 4h
(b)
dy l cos( N , x) cos ds
图5-2
dx , m cos( N , y ) sin ds
将(b)式改写为:
dy 2 dx 2 ( 2 )s ( )s f x ds y ds xy dx 2 dy 2 ( 2 )s ( )s f y ds x ds xy
B B A B x B ( ) B x A ( ) A x f y ds y B ( ) B y A ( ) A y f x ds A A x x y y
再将式(d)代入,得:
B B A B x B [( ) A f y ds ] x A ( ) A x f y ds A A x x B B y B [( ) A f x ds ] y A ( ) A y f x ds A A y y
由应力边界条件(2-18),有:
l ( x ) s m( xy ) s f x , m( y ) s l ( xy ) s f y
利用式(a),将其转化为: 2 2 l ( 2 ) s m( )s f x xy y 2 2 m( 2 ) s l ( )s f y xy x 由图(5-2)可知,
d ( )s f ds y
x
,
d ( )s f ds x
y
(c)
将(c)式从A点到B点对s积分,得:
B , A f y ds y A f x ds x A A
B B
B
B ( ) B ( ) A f x ds A y y B ( ) B ( ) A f y ds A x x
f f f6 f5 f7 f8 y y 2 f f 1 3 2h 2h ( )0 y xy x 2h 2h 0 (5-5) 1 2 ( f 6 f 8 ) ( f 5 f 7 ) 4h
22 3 6qh 2
同理,有:
(b) (c)
23, 24, 25, 26 6,9,12,15 6qh 2
(3)对边界内的各结点建立差分方程。 例如,对1结点,由式(5-12)及对称性,可知:
201 8(2 2 4 M ) 2(2 5 2 L ) (2 3 7 16 ) 0
图5-1
f 1 2 f 1 3 f 2 f f 0 ( ) 0 ( x x0 ) ( 2 ) 0 ( x x0 ) ( 3 ) 0 ( x x0 ) 3 (a) x 2! x 3! x
f 1 2 f f f 0 ( ) 0 ( x x0 ) ( 2 ) 0 ( x x0 ) 2 x 2 x
(d)
因为 d
dx dy x y
B A
,故由分步积分法可得:
B d B B B d ( ) ( x )A x ( )ds ( y )A y ( )ds A A x ds x y ds y
将(c)式代入得: B B B B B ( ) A ( x ) A x f y ds ( y ) A y f x ds A A x y
x y
所需的 x 值及 y 值。
结点
x
y
A 0 0
B、C / 0
D / /
E、 F 、 G 、 H 、 I
J / /
K / 0
L / 0
M / 0
3qh
/
0
0
0
0
0
2.5qh 2
4.0qh 2
4.5qh 2
(2)将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用边界内的相应结点处的F值 表示出来。
(5-11)
可见,若已知了结点处的F值,就可以求出各结点处的应力值。 将差分公式(5-6)代入相容方程,即
4 4 4 x 4 2 x 2 y 2 y 4 0 0 0 0
即可得出:
(b)
( x x0 ) h
在结点3及结点1,x分别等于 x0 h 及 x0 h ,即将 及 ( x x0 ) h 代入(b)式有:
f h2 2 f f 3 f 0 h( ) 0 ( 2 ) 0 x 2 x
f h2 2 f f 1 f 0 h( ) 0 ( 2 ) 0 x 2 x
§5-3 应力函数差分解的实例
设有正方形的砼深梁,图5-3,上面受均布压力q,由下角点 处的力平衡,用应力函数的差分法求出应力分量。 取坐标如图,网格划分h=1/6边长,由于对称,只计算一半 梁。
图5-3
(1)选基点A,取 A ( ) A ( ) A 0 ,计算边界各结点处的F值及
…………………………………………
13 0.92qh, 14
2
2 0 . 94 qh 0.94qh, 14
2
(4)计算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 由(a)、(b)、(c)三式可得:
B ( y B y) f x ds ( x x B ) f y ds
A A
B
B
(5-15)
对多连体情况,只能直接应用式(e)及式(d),不能应用简 化式(5-13)至(5-15)。这就使得应力函数的差分解在多连体问 题中应用不方便。
式(5-13)右边的积分表示A与B之间的x方向面力之和;式(514)右边的积分表示A与B之间的y方向面力之和;式(5-15)右边的 积分表示A与B之间的面力对B点的矩(在x轴向右y轴向下的坐标系 下,力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 边界外一行的(距边界为h的)虚结点处的F值,可用边界内一 行结点处的F值及边界上的导数值来表示。如虚结点13及14 :
第一节
第二节
差分公式的应力函数差分解的实例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
第五节
第六节
位移变分方程
位移变分法
第七节
位移变分法应用于平面问题
§5-1 差分公式的推导
工程中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并不能 得出函数式解答,必须进行数值计算法求 解,差分法是数值解法之一。 差分法是把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一 般都是微分方程)近似地改用差分方程( 代数方程)来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问 题转化为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 首先把弹性体用间距为h的两组平行线 织成网格,如图5-1。设函数 f ( x, y ) 是弹性 体内的某一连续函数,将函数在平行于轴 的网线上,如在3—0—1上,在临近结点0 处,展开成台勒级数:
将 M 、 L 的已知值代入,并注意到16 1 ,得
211 16 2 2 3 8 4 4 5 7 20qh 2 0 (d)
对面内各点可建立和上相似的方程,共可建立15个,联立求解可得:
2 1 4.36qh, 2 3.89qh 2 , 3 2.47qh 2
力分量 f x、f y 求得于 B 、( ) B、( ) B 。取 A = ( ) A = ( ) A,于是
x
x
y
y
x
y
式(e)及式(d)简化为:
B ( ) B f x ds A y
B ( ) B f y ds A x
(5-13) (5-14)
值及 x
) A ( ) A 0, x y
值。 y
(2)应用式(5-16),将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用边界内的 相应结点处的F值来表示。
(3)对边界内的各结点建立差分方程(5-12),联立求解这些结点 处的F值。
(4)按式(5-16),算出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 (5)按式(5-11)计算应力分量。
B B B A ( x B x A )( ) A ( y B y A )( ) A ( y B y ) f x ds ( x x B ) f y ds(e) A A x y
由式(e)及式(d)可见,若已知 A 、 ( ) A、 ( ) A ,即可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