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的临床探索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部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并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是筛查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伴随肝功能的下降,患者血清ICA阳性率有进行性上升趋势,值得临床关注。
标签:肝硬化;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
谷氨酸脱羧酶一种限速酶,能实现谷氨酸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的相互转化,其普遍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为1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病标志,亦是1型糖尿病治療效果的有效监测指标。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最先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它是器官特异性抗体,是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标志,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早期即可检出,据相关研究显示,其检出率为60%~70%[1]。
目前,GADA与ICA两种抗体检测已经成为糖尿病筛查和监测治疗疗效的有效指标。
肝硬化属于进行性肝疾病,慢性肝损伤会对患者的血糖产生影响,导致肝源性糖尿病。
为了探究GADA与ICA两种抗体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预测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住院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确诊。
本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50.3±5.8)岁。
根据Child-pugh 分级标准,本组中有10例A级,18例B级,12例C级。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均无糖尿病患病史,其中有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49.7±6.2)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清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保存在-20℃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并设置阳性、阴性质控血清作为对照,进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两组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进行检测,其中试剂盒的批间差异应在20%以下,批内变异系数应在15%以下。
1.3观察指标比较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等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用[n(%)]表示,P<0.05显示
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比较经过检测发现,观察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分别为42.5%、42.5%,对照组的血清GADA、ICA阳性率分别为 2.5%、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8.351,P<0.05)。
见表1。
2.2血清GADA、ICA阳性率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差异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在肝硬化A级、B级、C级患者中其血清GADA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ICA阳性率却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其值逐渐上升,肝硬化3级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损伤疾病,是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肝炎类型为乙型和丙型肝炎[2]。
肝炎病毒会导致胰腺腺泡组织发生炎症及坏死,并造成胰腺实质萎缩、硬化等,致使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成熟胰岛素,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进而产生GADA、ICA等具有针对性的抗体。
有研究报道[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加快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并能在早期检测出血请抗胰岛细胞抗体,因此,不难推断出肝炎病毒感染后患者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并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出GADA、ICA等抗体。
肝硬化患者GADA、ICA抗体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硬化分级中,GAD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这显示GAD水平和患者的病情无明显相关性。
有文献报道,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及发病早期,GADA的阳性检出率约为43%-80%,而在本研究肝硬化患者中其阳性检出率为42.5%,说明GADA对于肝硬化胰岛细胞损伤具有预测意义。
ICA阳性表达代表胰岛细胞发生功能减退,本文根据Child-pugh 肝功能分级标准发现,随着患者肝功能的下降,其ICA阳性率逐渐上升,说明ICA与患者的肝硬化病情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随着肝硬化的进展,患者的糖尿病程度逐渐加深。
4 结语
综上所述,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抗胰岛细胞抗体检测均是筛查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对于伴随肝功能的下降,患者血清ICA阳性率有进行性上升趋势,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周莉,王怡,高敏,等.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07):687-688
[2]Imazeki F,Yokosuka O,Fukai K,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comparison with hepatitis B virus-infected and hepatitis C virus-cleared patients[J].Liver Int,2008,28(03):355-362.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0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