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筛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意义.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筛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意义.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筛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意义
[ 10-09-13 15:33:00 ] 作者:谢晓娜刘
艳编辑:studa20
【摘要】目的探讨筛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析200例糖尿病患者的生化特点,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GADA,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肽,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例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GADA阳性者15例,占7.5%;GADA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患者体重指数低(P<0.01)、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低(P<0.01),酮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年龄、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GADA筛查,抗体阳性患者因其胰岛细胞功能较差,应尽早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可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是胰岛β细胞遭受免疫破坏的比较特异的标志,此抗体阳性对成年发病、初诊的糖尿病患者确诊为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LADA早期在临床表现上与2型糖尿病
(T2DM)非常相似,但患者的胰岛功能呈缓慢进行性衰退,胰岛素分泌进行性减少,最终患者需要用胰岛素降糖治疗。

因此,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筛查GADA,对抗体阳性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年龄>15岁,确诊糖尿病不足1年,确诊后半年内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恶性肿瘤、继发性糖尿病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符合上述标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测定GAD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血脂、尿常规,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

1.2 方法 GADA测定:采用美国BioMerica公司试剂盒,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按说明书操作加以改良,25℃温育60 min,用酶标仪计数。

每批测试均设置标准对照阴、阳性各2管。

批内变异系数4.6%,批间变异系数9.4%。

结果计算GADA>1.05为阳性,GADA<1.00为阴性,GADA值在1.00~1.05之间,留待复检。

HbA1c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

应用美国Bio Rad VARIANT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正常参考值:4.0%~6.0%)。

空腹血糖、血脂测定: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用酶法测定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甘油三酯为偏态分布变量,经对数转换后再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GADA阳性率 GADA 阳性15例,阳性率7.5%。

2.2 GADA阳性组与阴性组临床特点比较 GADA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患者体重指数低(P<0.01)、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低(P<0.01),酮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年龄、血糖、血脂及HbA1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GADA阳性组与GADA阴性组临床特点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