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目融资的理论基础汇总
二、 资本结构理论
第二阶段:资本结构相关论(有所得税时)
1963年 6月, MM两教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 表了《所得税与资本成本:理论的修正》(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 A correcti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63, P443~ 453)一文,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后,债务利息的抵税 作用,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会使公司价值提高。 •因此,公司只要通过财务杠杆利益的不断增加,而不断 降低其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 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 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第三章 项目融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项目融资应用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项目融资推广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项目融资应用的融资中银行贷款占项目资金总额的比 重较高,因此,银行贷款融资理论成为项目融 资的基本支撑理论。从发展的时序来看,银行 贷款融资理论经历了自偿性融资理论、以资产 为基础的融资理论、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三个 发展阶段。人们对融资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 构筑了项目融资最初的理论基础。 (一)自偿性融资理论 (二)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理论 (三)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
(一)MM理论的构架 1、理论的沿革: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本结构无关论(无所得税时)
第二阶段:资本结构相关论(有所得税时)
第三阶段:米勒模型( Miller Model)
9
二、 资本结构理论
第一阶段:资本结构无关论(无所得税时)
1958年 6月,莫迪格莱尼( Franco Modigliani)与米勒(Merton ler)在《美国 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 理论》论文(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58,P261~ 297),提出 “资本结构无关 论”观点 ,并为此获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MM 在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下,以无套利分析技术论证了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不相互关系。
10
假定以下条件成立: (1)企业不存在破产风险; (2)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 (3)不存在税收; (4)不存在交易成本; (5)企业经营风险相同。那么公司的资本结构与 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比 率由0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 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 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
B、代理成本理论
代表人物:詹森( Jensen);梅克林(Meckling) 1、经营者是股东聘任的,经理者首先考虑股东的利 益,其次才是债权人的利益。 2、债务代理成本的存在,会提高负债成本而降低负 债利益。股 东 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企业经理从债权 人那里得到额外利益,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债权人 必须通过各 种保护性条款对债务进行保护,这些条 款限制企业的经营,降低了企业效率。 3、股权代理成本的存在,会迫使经营者提高负债率。 为了防止或减少管理当局随意投资的机会,股东会要 求经营者将经营活动所创造的自由现金流量应当全部 分派给投资者。
4. 局限性:续短为长、需求多样、外部条件
(二)资产转移理论
1 .基本观点:保持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转换 资产,这类资产一般具有信誉好,期限短,容易出 售的特点,从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迅速 转化为现金。 2.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 1918《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
3.意义与缺陷:
负债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增加了财务困境成本 ,包括破产威胁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权益的 代理成本;二是个人税对公司税的抵消作用。因 此,现实中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债务资本的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比例。 尽管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但对于 项目来说,也存在着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权衡 问题。因此,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对于项目融资 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也有诸多启发。
(三)预期收入理论
1 .基本观点: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 收入,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 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 2.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 1949,《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 3.意义与缺陷:
第一节 项目融资应用的理论依据
二、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的比例 。资本结构理论由美国的Modigliani和 Miller教授创立,因此又被称为“MM理论” 。
11
二、 MM资本结构理论
第三阶段:米勒模型(Miller Model) 1977年 5月,米勒教授在《金融杂志》上发表 了一篇论文《债务与税》( Debt and Taxes , Journal of Finance,May 1977, P337~ 347), 认为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抵消公司所得税对企业价 值的正向作用,尤为重要 的是 ,在米勒均衡状态 下,即使存在着各种所得税,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 也没有影响。米勒模型是 MM资本结构理论的一般形 式,其他两种理论均可由此导出。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
1 .基本观点:商业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自动 清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动清偿性贷款 ,这种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要用真实 商业票据作抵押。
2 .代表人物: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 原则:来源制约运用、保持高度流动性
12
(二)后续的理论发展
A、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通过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以外的各种假定 ,考虑在税收、财务困境成本(与企业破产风险相关 的成本与损失)、代理成本分别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 ,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它分析了负债的 优点与局限性。 负债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公司所得税的抵减作用 并减少权益代理成本。由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顺 序不同,世界各国税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作为成 本税前列支,而股息则必须在税后支付。此外,负债 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在职消费。更 为关键的是,它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从 而减少低效或非盈利项目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