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二)诉讼能力平等 诉讼能力平等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同样具有长期
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 在现代诉讼制度中,诉讼能力平等是一个不断
发展的过程: 1. 赋予了被告人在审判阶段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2.为了克服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而导致的事实上的 不平等,逐步形成了法律援助制度。 3.制度的发展更多表现为“量”的变化:①律师帮
返回
第二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性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被怀疑
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指控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 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推定或假定其无罪,或 者说,不得被认定为是有罪的人。
无罪推定是针对封建专制刑事诉讼的有罪推定 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法律思想,无罪推定最早由现 代刑法学之父——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提出。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裁判者必须坚持程序对等 原则,即裁判者应当给予各方当事人以平等参与的 机会,对各方当事人的主张、证据、辩驳予以同等 的尊重和关注。
返回
第七章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性原则 第三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 普遍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并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 讼参与人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 为准则。 一般而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 1.在内容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根本性。 2.在效力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法律效 力。 3.在适用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 性。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构成了控辩法律地位平 等的底线。从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角度看,任何人 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包含着以下含义:
1.被追诉人没有义务向追诉方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 利境地的陈述和其他证据,追诉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 有损被告人人格尊严的方法强迫其就某一案件事实作出供 述或提供证据。 2.被追诉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或法官的讯问,有权在 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检察官或法官应及时告 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项权利,法官不得因被告人 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的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 3.被追诉人有权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或不利于自己的陈 述,但这种陈述必须出于其真实的意愿,并在意识到其行 为后果的情况下作出,法院不得把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于外 部强制或压力所作出的陈述作为定案根据。
返回
第三节 现代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原则
一、有关控审关系的原则:控审分立原则与不告不 理原则 (一)控审分立原则
控审分立是指在主体与职能关系上,应当由不 同的诉讼主体承担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换句话 说,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应当分别由不同的诉讼主 体来承担。 (二)不告不理原则 1.在启动问题上,没有起诉,就没有审判。也即, 起诉在实质意义上决定着一个案件能否进入审判的 视野。
在现代社会,无罪推定原则已经成为现代法治 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为了确定一个公民有罪,必须满足法定的条 件。一般认为,这一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 1.证明被告公民有罪的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并应 当达到法定的标准。包括: 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 担,不得采用酷刑和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②控诉一方履行证明责任必须达到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或者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从而达到 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如果控方对被告人有罪的证 明存在合理怀疑,应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
2.在审判对象上,起诉范围直接决定了审理的范围 和裁判的对象,诉外裁判不具法律效力:①在人的 问题上,审判应当以起诉指控的被告人为限;对于 没有遭受指控的公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审判范 围。②在有待裁判的事实问题上,审判应当以指控 事实为限,除依法具有事实同一性外,对于没有明 确提出指控的事实,法院无权进行追诉和裁判。 二、有关控辩关系的原则:控辩平等原则 (一)诉讼地位平等
裁判者是否中立、是否平等对待诉讼双方,构 成了程序正义与否的基本标志。
现代诉讼制度要求,裁判者必须遵循中立原则 与程序对等原则。
中立原则首先是一项适格性要求,即充任裁判 者的法官必须中立于有待裁判的案件。根据该原 则,具有如下情形之一的法官不得充任裁判者:① 与案件有牵连的人;②与案件结果或争议各方有任 何利益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人;③对其中一方当 事人怀有支持不负有证明自 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被告人不能或没有证明自 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2.应当由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审判对被告公民是否有 罪加以确认。包括: ①最终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机关只能是审判机关。 ②法院只有经过公正审判,才能确认被告人有罪。 ③为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审判时应赋予被告人辩护 上所需的一切保障。
二、程序法定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法制国家程序原则”的含义 包括
以下两个方面:
1.在立法形式上,以限制公民基本权利为内容的 刑
事追诉程序,应当而且只能由狭义上的法律加以 确
定。
2.在立法内容上,刑事诉讼立法应当包括以下内 容:
①应当预先确定各司法机关的管辖范围,以杜绝 就
程序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刑事立法的基 本要求之一。 一般而言,程序法定原则包含以下具体要求: 1.国家应保证刑事诉讼程序法制化。 2.各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要严格按照 法律的规定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 3.要确立制裁性措施,明确违反法定程序所要承担 的法律后果。 4.要建立必要的诉讼监督制约机制。
助 权逐渐向审判前程序推移。②法律援助的对象不断 扩大。
(三)诉讼资讯平等 现代诉讼制度十分强调辩护人对诉讼程序的参
与性和知情权。其中,关于案件证据的知情权尤其 受到了强调。但两大法系实现资讯平等的方法各 异:大陆法系实行阅卷制度,英美法系实行证据开 示制度。 三、有关裁判者地位的原则:客观中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