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六讲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审查起诉阶段的监督
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接到报 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 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 ,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刑诉法第55条)。
对移送起诉的监督。发现遗漏同案犯的 ,应当建议公安补充移送,事实清楚的 也可以直接起诉(高检规则第391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 律监督(刑诉法第8条) P105
立案监督 审查批捕中的监督 审查起诉阶段的监督 审判监督 执行监督
立案监督(刑诉法第111条、《六机关规定》
18、最高检规则553、557、559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 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要求公 安机关7日内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公正审判原则
(2)美国宪法第5条、第14条修正案的正当 程序条款。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 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在我国,和沉默权的关系参见视频: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 法行使(刑诉法第3、4条) P97
侦查权:主要由公安机关行使。 检察权:只能由检察院统一行使。 审判权:只能由法院统一行使。 注意:除非法律特别规定,其他机关、
罪和无罪之间无法判断时,推定为无罪 。 罪疑唯轻(in dubio pro reo):重罪和轻 罪之间无法判断时,推定为轻罪。
公正审判原则
历史渊源: (1)英国的自然正义理论。任何人都不
得在与自己有关的案件中担任法官;应 听取双方之词,任何一方之词未被听取 不得对其裁判。具体来讲,刑事诉讼必 须采取正式的起诉方式并保障被告接受 陪审裁判的权利,剥夺某种个人利益时 必须保障他享有被告知(notice)和陈 述自己意见并得到倾听(hearing)的权 利。
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上述权力。
其他行使侦查权的机关
国家安全部门: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 行使侦查权。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行 使侦查权。
监狱: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行 使侦查权。
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对其所在海关业务管辖 区内的走私犯罪案件行使侦查权。
检察机关:对检察院自侦案件行使侦查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 使职权(刑诉法第5条) P98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 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干涉。
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但必须接 受党的领导,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法院、检察院行使职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 和法律的规定。
法院、检察院作为一个整体,集体对审判权 、检察权的行使负责。
注意:
我国法院、检察院都是司法机关,法官、检 察官个人不独立。
我国法院独立和检察院独立的异同。
同:都对外独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 个人干涉。集体独立,不是单个法官、检察 官的独立。
异:法院内部独立。上下级法院是监督关系。
检察院:内部不独立。上下级检察院是领导关 系(检察一体,集体独立)。
审判监督
对法庭审理活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发现法院审理 案件违反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在庭审后向人民法 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刑诉法第203条)。
对一审裁判和生效裁判的监督。对法院确有错误的 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提起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 序。
对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在死刑复核案件过程中, 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 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 院(刑诉法第240条)。
(2)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并且这一证明责任是不可转移的,但在巨 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有例外(P181) 。(3)疑罪从无。检方有一定证据证明 被告人有罪,但证据不充分时,无罪推定 没有被推翻,被告人应当被宣告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
与“罪疑唯轻”原则的区别。 无罪推定(innocence presumption):有
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刑诉法第289条)。
执行监督
死刑执行的监督。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 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刑诉法第 252条)。
对监外执行的监督。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 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人 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 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 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 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 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刑诉法第256条)。
审判公开 P107
注意:审判公开的例外(刑诉法第183条、274条 )
第183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 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 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 能成立的,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15日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 逮捕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 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 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检察院(刑诉法第 98条)。
对提请批准逮捕的监督。(1)批准逮捕时发 现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不予批捕(刑诉法第 88条)。(2)批准逮捕时发现该捕的人没报 捕,应当建议公安提请批捕,也可以直接决 定逮捕(高检规则321条)。
执行监督
对减刑、假释的监督。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 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 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 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 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 出最终裁定(刑诉法第263条)。
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 督(刑诉法第265条)。
第六讲 刑事诉讼中的基本原则
倪润
掌握:
国际通行的各基本原则的内涵 我国各基本原则的内涵
国际通行的各基本原则 P90-
国家追诉原则 控审分离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 公正审判原则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
在审判阶段的3个要求:(1)法律已经 推定被告人无罪,因此被告人不得强迫自 证其罪,也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