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如何应对世界变化的挑战;●做到意识觉醒与突破自我;●学会如何认清领导的角色;●明确领导应具备的特质及素质。
领导者的角色定位与认知众所周知,一个领导者会经常受到考验,当你遇到,就会知道。
——华伦·班尼士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人如果不经历一些事情,是永远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
这就像人们年轻的时候,总会由于阅历不够而犯下一些错误,但是当经过一段磨练之后,回过头看才会领悟。
作为一个领导者,永远会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在面对不确定、危机的时候,尤其考验其领导力。
所有的领导者都面临领导能力的挑战,所有古老的方法与典范已失效,而领导者如何开发或实践一种崭新的领导模式,不论是现在或未来,在每个企业中都是一个决定性的成功因素。
——史蒂芬·柯维这句话表明,领导力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与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
如今,中国的企业来到了一个十字街头,是转型的关键阶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第一,全球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第二,就业困难和全面通胀;第三,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消费力下降;第四,顾客和经销商的成长及理性成熟,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五,技术的不断创新或替代技术的冲击;第六,竞争对手的不规则竞争及更强势竞争者的进入;第七,中国大部分企业沿用以往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或经验面对顾客、市场的剧烈变化。
一、如何应对世界变化的挑战人们所处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平,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1.世界变快了世界变快的表现技术更新越来越快。
昔日辉煌的诺基亚公司的口号“科技以人为本”还在回荡,如今却在大肆裁员,而发展不到四年的iPhone却窜升为全球移动智能手机的领先者。
据统计,新技术的数量每两年就会翻一番;2010年,每72小时翻一番;预计到2013年,会有一种超级计算机问世,能够超过人脑的计算能力;到2023年,一台价值1000美元的电脑就将超过人脑的计算能力。
技术更新得太快,人们必须与时俱进,否则注定要被淘汰。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据统计,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期,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20世纪晚期,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在当今知识加速折旧的时代,如果停止学习,将会失去竞争力。
决定人生成败的八项能力分别是:终身学习能力、职业化生存能力、经营人际关系的能力、高效沟通能力、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而最核心的两个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化生存能力。
领导者如何应对世界变快了,领导者一定会遇到问题。
要想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参照以下方法:持续快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只有让个人进步、学习的速度优先于时代进步的速度,才能够领跑。
开拓视野,关注前沿。
人们要不断地开拓视野,始终关注前沿领域,不能总是保持固有的心态和经验性的思维,用上个世纪积累的经验领导年轻一代的员工。
关注员工的培养方式的改变。
领导者要努力地、用心地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需求变化,调整对员工的培养方式、领导模式等。
2.世界变平了世界变平的表现去权威化的时代到来。
过去人们都是仰望领导者,现在随着获取资讯的工具越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过去很多领导者具有威信,是因为他们透过位置的优势可以获得很多不对称的信息,而现在的开放时代中,领导者已经没有神秘和权威而言了。
透明度越来越高。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
信息获取渠道广,信息量大。
年轻人比中老年人获取资讯的能力更强,获取的信息量更大。
中西价值观融合,价值观多元化。
随着世界的发展,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人越来越难管成为很多领导者遇到的难题。
学习工具和途径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地被电子阅读器、E-learning等取代,随着“全民搜索”时代的到来,要解决一个不知道、不了解的问题变得非常容易。
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真正地、与时俱进地运用多媒体、多工具、多渠道的方式学习,很难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分享工具的多样和便捷。
传统的分享方式就是打电话,而现代可以通过层出不穷的软件进行分享,如腾讯QQ、飞信、微信、新浪微博等,这种分享方式与过去大家齐聚一堂的交往方式完全不同,使分享变得更加简单。
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随着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获取资讯的能力更加开放。
如果领导者再采用原来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领导者如何应对明确坚定自己的价值观。
当外部信息越来越复杂多元的时候,人们尤其要树立和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楚自己的底线,区分可为与不可为,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
整合资源,确立优先级。
在资讯发达的时代,信息可以带来财富,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但是要懂得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整合资源,分清楚信息及资源的优先级,做到去粗取精。
采用更加多样的沟通方式和领导风格。
领导者应该采用更加多样的沟通方式和领导风格,有效领导企业的员工。
3.时间变短了时间变短的表现产品周期缩短。
过去,一项新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市场可能需要有8~25年;20世纪90年代,一项新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市场需要3~8年;2000年以后,一项新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市场只需要1~3年。
例如,手机的产品周期可能只有半年,甚至3个月。
可见,产品周期越来越短。
有效领导周期缩短。
如果领导者用固有的领导模式对待一群思想活跃、资讯量大、需求变化多、价值多元化的年轻人,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不会盲目地崇拜所谓的偶像。
员工忠诚度期限缩短。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始终用固有的模式领导企业,追随该领导者及企业的人会越来越少。
领导者如何应对持续快速学习、与时俱进。
领导者要保持持续快速的学习,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掌握创新能力,开拓市场新局面。
领导者要用自己超前的思维、足够的胆识和创新的精神始终引领企业前进。
调整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培养发展人才。
领导者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思考、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和发展人才梯队。
关注员工意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领导者应当把企业文化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核心武器,因为如今年轻人加盟公司往往考虑的不仅是公司的远景,还会考虑公司能够提供的氛围、发展舞台等软性指标,注重个人梦想的实现和自身是否被尊重、信任。
学中做,做中悟,做教练型领导人。
任何人都应该学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领导者更要多一份用心,感悟管理的智慧和领导的艺术。
只有具有这种悟性,才能够始终洞察和觉察员工的心态变化,成为卓越的领导人。
二、意识觉醒与自身突破1.自我意识简述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分为表意识和潜意识,表意识决定一个人当下的行动、思维,而潜意识将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潜能。
按照表意识和潜意识能够联动的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如图1所示:图1 意识意识中的竞争能力意识中的竞争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觉察到的自己的长处,如钢琴弹得好、乒乓球打得好等。
意识中的无能为力意识中的无能为力是指人们能够觉察到的自己的短处,如自卑、感性等。
潜意识中的竞争能力潜意识中的竞争能力是指人们不需要去想,本能地知道自己具备的能力,又称“驾轻就熟”或“老马识途”,是一个人经过一定阅历、历练后培养出的竞争力,如销售经验丰富的人与客户交谈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并引导客户,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潜意识中的无能为力潜意识中的无能为力是指人们超常发挥的潜能力,又称“神秘区”,等待人们不断地向内探索。
因此,任何人在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的时候,应先从自己找原因、分析问题,而不是只会怨天尤人。
找到根本原因所在,再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2.领导者改变的力量在快速变化、不确定的时代,领导者不应该固执地抱有保守的心态,而应该不断修炼自己,持开放的心态。
领导者如果采用原有的模式,一定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
开放的心态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打开打开是开放心态的最浅层次,是指打开自己的肢体、思维和心门。
敞开敞开是指敞开自己的心扉,愿意坦诚地跟别人交流、交换。
开放开放要求领导者具备与世界外部交换能量信息的速度。
现实中,很多领导者由于长期固执的坚持自我,用上个世纪的经验领导今天的企业,因此,遇到了很多困惑:有人困惑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人困惑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才;有人困惑产品没有竞争力;有人困惑团队执行力不到位……这些困惑都源于领导者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其改变的能力、调试自我行为的能力与时代变化不匹配。
领导者应该意识到这种痛苦,并在主观上认识到不能再保持现状,必须做出调整,然后主动调整自己,增强自我弹性,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收到有效改变的结果,否则只能越来越糟。
3.如何有效地自我觉醒与突破成人有两种学习方法,即感知型学习法和感悟型学习法。
感知型学习法感知型学习法是指人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是被老师训练成机器人的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很容易被遗忘。
感悟型学习法感悟型学习法是人们真正意义上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关键步骤:第一,用心觉察。
用心觉察环境、他人及自我内心的变化,当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这些的时候,就会提高自我觉醒。
第二,用心发现。
只有用心觉察,才能用心发现;只有用心发现,才有可能发现机会、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或内在规律。
第三,“顿悟”境界禅宗修炼——思维修炼。
一个人具备发现解决问题规律的能力,才能进入顿悟的境界,这是一种思维修炼。
第四,用心地持续自我精进。
一个人具备顿悟、悟道的能力后,还需要进行持续地自我精进。
自我精进可以概括为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
三、如何认清领导的角色1.领导的定义所谓领导,是指拥有一定权力、地位或影响力的个人或集团,通过自身的影响作用,带领下属完成组织目标,然后实现个人目标的行为过程。
该定义可以通俗地解释为以下内容:领引领。
即引领组织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领导的核心职能。
带领。
即带领团队、带领组织。
领袖。
即极具人格魅力的领导者。
导疏导。
领导者经常要扮演政委的角色,进行思想沟通、疏导工作。
这是因为员工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思想、情绪问题,需要领导者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
教导加辅导。
领导者要经常充当师傅的角色。
导师兼教练员。
领导者要充当导师兼教练员的角色。
导师不同于一般程度上的师傅,师傅只是简单地传授技艺和技能,而导师不仅要传授技能、方法,还要教授为人处世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有效影响别人的能力,影响他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及行为改变的能力,尤其是激励别人达成那些极具挑战性目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