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辅助运输大巷作业规程编号:MKQSSJC2014-04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矿井3-1煤辅助运输大巷施工作业规程单位工程名称:3-1煤辅助运输大巷编制人:曹贞施工负责人:闫军峰技术负责人:焦继馥编制日期:2014年3月21日执行日期:2014年月日施工作业规程(措施)审批意见施工作业规程(措施)名称:门克庆矿井3-1煤辅助运输大巷施工作业规程项目经理:,,日期:安全经理:,,日期:生产经理:,,日期:机电经理:,,日期:技术经理:,,日期:施工队长:,,日期:编制人:,,日期:审批意见: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概述1第二节编写依据1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2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2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3第三节地质构造4第四节水文地质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6第一节巷道布置6第二节矿压观测6第三节支护设计8第四节支护工艺13第四章施工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施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凿岩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产系统20第一节通风系统20第二节瓦斯防治24第三节综合防尘24第四节防灭火25第五节压风系统26第六节安全监控26第七节供电系统28第八节供排水系统36第九节运输系统37第十节照明及通讯控制系统38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38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及管理体系38第二节施工前质量目标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施工中的质量目标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施工后的质量目标控制43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第一节劳动组织45第二节作业循环46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7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48第一节危险源辨识48第二节安全管理一般规定50第三节一通三防54第四节顶板管理59第五节防治水61第六节机电管理62第七节运输管理64第八节综掘机管理65第九章灾害防治措施及避灾路线69第一节工作面灾害防治69第二节瓦斯事故的预防、粉尘治理69第三节顶板事故的预防70第四节门克庆风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71第五节避灾路线74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巷道名称为3-1煤辅助运输大巷二、掘进目的及用途3-1煤辅助运输大巷主要用于掘进目的是为形成门克庆矿井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开竣工时间(一)巷道设计3-1煤辅助运输大巷设计长度为2511m,掘宽5.7m,掘高4.95m,施工坡度为3‰下坡。
(二)服务年限:95.5年。
(三)预计开竣工时间本工程已由中煤一建十处从○1号至○2号工程区段施工554.7m,剩余工程量1956.2m由中煤五建四十九处承接施工。
计划于2014年4月1日开工,预计竣工时间约为2015年2月,工期计划为10个月。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矿井及选煤厂井底车场平、剖、断面图S1434-110(1)-2、3-1煤大巷开凿(2012.3.31)。
二、《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井田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门克庆井田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013.6)三、门克庆矿井二、三期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门克庆矿井技术管理制度》。
五、《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煤矿技术操作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六、《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七、《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八、《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九、《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十、《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2013版)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3-1煤辅助运输大巷位于鄂尔多斯地区乌审旗境内,在图克镇东南侧20km处,属呼吉尔特矿区中部,地表为高原沙漠地貌特征,地表全部被第四系风积沙所覆盖,井田内植被稀疏,为半荒漠地区。
南边3-1煤回风大巷已施工完成、3-1煤回风大巷与3-1煤辅助运输联络巷已施工30m,西面井底车场已施工170m,其余方位无已掘巷道。
表2-1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580m,单位工程名称,3-1煤辅助运输大巷地面标高(m),+1306.3,巷道标高(m),+595.0~+600.217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位于鄂尔多斯地区乌审旗境内,在图克镇东南侧约20km 处,属呼吉尔特矿区中部。
井下位置及掘进地面设施的影响,位于风井东北方向,与3-1煤回风大巷连通,施工过程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邻近巷道掘进情况,东边3-1煤回风大巷(829m)、3-1煤回风大巷与3-1煤辅助运输联络巷(69.8m)已施工30m,西面井底车场已施工170m,其余方位无已掘巷道。
走向,EW,倾斜,WN煤层倾角(°),1~3,煤层厚度(m),3.7~6.174.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3-1煤辅助运输大巷布置在3-1煤煤层中,3-1煤呈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强沥青光泽,阶梯状断口,内生裂隙较发育,常为黄铁矿及方解石薄膜充填,煤层中见黄铁矿结核。
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见丝炭,属半亮型煤;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小,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2层夹矸,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1.91左右,为软~中等硬度煤层,层位稳定,平均厚度4.42m,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质泥岩;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其次为砂质泥岩及泥岩。
抗拉强度0.62~5.63MPa,平均2.33Mpa,岩石的抗压强度6~77Mpa,煤层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总体较差。
存在局部冒顶的可能性。
二、煤层爆炸指数及自然倾向性根据煤层爆炸性鉴定报告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3-1煤层的挥发分为35.8~39.54%,火焰长度>400mm时,最低岩粉添加量为60%,煤尘有爆炸性。
煤吸氧量为0.96cm3/g,煤层自燃等级为Ⅰ级,属容易自燃煤层。
三、地压、地温根据探勘地质报告及井下实际情况,无冲击地压;最大地温梯度为 3.01℃/100m,最小地温梯度为 2.59℃/100m,平均2.75℃/100m,无地热危害存在,属地温正常区。
表2-23-1煤辅助运输大巷顶、底板岩性特征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煤(岩)层厚度(m),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老顶,中粒砂岩,3.6,中粒砂岩,岩石不坚硬,灰蓝色,成块状直接顶,粗粒砂岩,2.99,砂岩,岩石呈灰色,岩石成片状,较为坚硬。
有明显含水。
直接底,粉砂岩,3.21,岩石呈灰色,岩石成片状或块状,较为坚硬。
局部夹杂砂质泥岩;f=5~8,抗压强度6.98~41.02Mpa老底,细粒砂岩,3.25,岩石呈灰色,岩石成块状,较为坚硬。
F=3~8,抗压强度10.67~43.5Mpa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区域地质构造门克庆井田的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总体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1~3°,本井田内局部有小的波状起伏,无岩浆岩侵入,属构造简单型。
二、井田构造井田构造形态与区域含煤地层构造形态基本一致的构造形态总体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270°左右,地层倾角1~3°。
从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上看,等高线形态在浅部(井田的东部)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沿煤层走向方向大致呈“S”形,但起伏角很小。
在井田东部发育的次一级的波状起伏,其波峰、波谷宽缓。
但在井田内已掘进施工巷道中发现断层及破碎带。
综上所述,综合评价井田构造属简单类型,但可能存在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水文情况依据水文补充勘探报告,根据各含水层性质及地下水补给条件、富水性强弱(单位涌水量)、矿井及周边老窑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等,门克庆井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初步划分为复杂型。
二、含水层分析1、门克庆井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以裂隙含水层为主,孔隙含水层次之,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微弱,补给条件和径流条件较差,以区外承压水的侧向径流为主要补给源,大气降水为次要补给源;煤层虽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1L/s·m(q=0.00379~0.00807L/s·m),富水性弱;井田内没有水库,无湖泊等地表水体,也无常年地表径流,潜水含水层与煤层的间距较大,平均在600m以上。
2、3-1煤辅助运输大巷处在3-1煤煤层和顶底板中,根据水文补充勘探报告及井下实际情况,2#煤底至3#煤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58~0.0729L/s·m,渗透系数0.0497~0.7198m/d。
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地下水径流条件较为滞缓,富水性弱。
3#煤底至6#煤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富水性微弱。
3#煤层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是以侏罗系延安组上段的下部及中段的顶部中粗粒砂岩为主,因埋藏加深,裂隙虽较发育,但发育程度变差,富水程度也明显减弱,属弱含水层,发生顶、底板突水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表现为局部淋水。
3、涌水量预计综合以上情况,工作面不受地表水、不良钻孔等其它含水体的威胁,主要受煤层顶板含水层裂隙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顶板局部淋水。
预计涌水量5~10m3/h,但对施工影响不大。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该巷道开口处位于3-1煤回风大巷联络巷,方位角270°,施工开始点坐标x=4311519.720,y=3651169.883,z=+600.237)。
断面及支护参数表巷道名称,支护形式,全高(m),全宽(m),断面积(m2),喷厚mm,锚杆规格,锚索规格,,掘,净,掘,净,掘,净,,,3-1煤辅助运输大巷,锚网索喷+钢筋梯,4.95,4.5,5.7,5.4,24.7,21.2,150,Ф20×2300mm,Ф17.8×8300mm附图:3-1煤辅助运输大巷平、剖面图。
附图:3-1煤辅助运输大巷平面布置图。
附图:3-1煤辅助运输大巷地质综合柱状图。
附图:3-1煤辅助运输大巷地质预测剖面图。
第二节矿压观测根据门克庆煤矿井下实测矿压观测资料。
根据其巷道围岩稳定情况,预测本巷道掘进期间岩性为二类,岩层稳定,矿压显现较小,不受冲击地压影响,不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底鼓、顶板开裂现象。
施工中要求对施工的3-1煤辅助运输大巷进行顶板离层监测、顶底和两帮移近量监测、锚杆和锚索受力监测,观测内容和手段见下表:表3-2矿压观测内容、目的及手段一览表序号,观测内容,观测目的,测试手段1,顶板离层,监测顶板稳定状况,离层指示仪2,锚杆受力,检测锚杆强度是否合适,锚杆拉力计3,锚索受力,检测锚索强度是否合适,锚索拉力计4,锚杆扭矩,检查锚杆安装质量,扭矩扳手一、每天检修班必须进行锚杆扭矩抽查,由验收员负责;每安装300套锚杆必须做一组(3根)锚杆拉力试验,每安装一根锚索必须做一次锚索拉力试验,由队技术员负责试验,强度不够及时补打,并将试验记录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