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哲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哲学
1.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追
求个人自由和人性解放
--在他看来,认识人生,就是要克服对死亡 恐惧,以求得幸福.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 和避免痛苦. “我们并不选取所有的快 乐,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 我们每每放过这许多快乐;如果我们一时忍 受痛苦而可以有更大的快乐随之而来,我们 就认为有许多种痛苦比快乐还好.”
第四节:雅典哲学的繁荣
一﹑智者学派
1.普罗泰戈拉的人本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2.高尔吉亚的怀疑哲学 “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 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 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幻灯 片 34
二﹑苏格拉底的目的论哲学
• 古希腊的奴隶制是城邦奴隶制。
整个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历史可大体分三 个时期:
一.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制形成时期(早期希腊哲学): 伊奥尼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爱利亚学派.
二.公元前五--前四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繁荣并走向危 机时期(黄金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 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哲学.
生) (公元前428年
幻灯片 30 ﹑幻灯片 31
4.社会伦理政治观--“理想国”.幻灯片 32 ﹑幻灯片 33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里,没有私人家 庭生活,青年男女在一定年龄之内集体生 活在一起,男女结合有官方分配的性 质.结合要符合优生的原则,最好的男子 与最好的女子结合,或者男人共同占有一 些女人.所生子女都不认识自己的父母, 父母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他们由集体喂 养成人,最优秀的培养成为哲学王,其次 是武士.男女之间没有多少私人感情,也 没有什么羞耻之感,甚至赤身裸体,毫无 羞涩. 正如柏拉图所言,他们有“美德的衣 服就足够穿了.”
列宁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欧洲哲学的发展 所反映的人类认识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而是由曲折 和反复、肯定和否定构成的一条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 一般地说,在历史上后起的哲学家总要提出某些新 的原则,力图克服以往的哲学家所具有的偏见和不足, 但是,无数事实又表明,每一时代的哲学家受制于历史 的局限性,往往赋予自己提出的新原则以最大的普遍性, 使之绝对化,从而造成新的片面性和缺陷.这种局面的 反复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种假象:哲学史似乎是一 座谬误的陈列馆.但是,人们倘若不是拘泥于被哲学家 绝对化了的具体的哲学命题或结论,而是能够透过这些 命题或结论去寻求、发掘它们所体现的新的原则,那么 就不难发现,正是哲学家相继提出的这些原则,构成了 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标志着人类的认识逐步深化和 丰富.
西方著名哲学思想赏析
余成跃
13636359689 ychy0911@
欧洲哲学史从世界观方面反映了 欧洲奴隶制占有制社会,封建主义 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反映了欧洲近代实验自然科 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上哲 学发展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素材和 线索,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理论 前提,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渊 源.
六﹑基督教教父哲学
1.基督教的产生。
2.教父哲学.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在信徒中出现 了一些护教人物,他们不但宣传基督 教信仰,制定教义,并努力为信仰作 论证.后来这些解说信仰的权威人物 为“教父”.他们的神学学说为“教 父哲学”.
3.教父制定的主要信条: (1).三位一体说.信仰唯一的神,把圣父,圣子, 圣灵三位一体,即把上帝,耶酥和教会联为一体. (2).创世说.基督教认为,自然﹑生物和人都是上 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 (3).原罪说.亚当和夏娃对神犯了罪,这种罪传给 自己的后代,于是人人有罪. (4).救赎论.人既有了原罪,上帝对人一要惩罚, 二要解救,于是出现了救世主耶酥替人赎罪的事.由 于耶酥的受苦而替人赎了罪,所以人应当把自己无限 地奉献给上帝和基督. (5).天国报应说.要信奉上帝和基督,为此要蔑视 物质享受,过禁欲的生活,以求升入天堂,实现永恒 的幸福生活.
• 要科学地评价一种哲学思想,就不应
该仅只是孤立地考察它得出的具体结 论是什么,尤为重要的是应当深入探 究它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提 出了什么新的问题,对推动人类认识 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 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克服认
识中的片面性,逐步接近真理的历 史.
• 在欧洲,哲学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
三.公元前四世纪--公元五世纪,希腊为马其顿所征服, 而后又被罗马所吞并,即古罗马时期:继承了原子论的 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唯物主义,宣扬唯心主义和宿命 论的斯多亚学派,以及名种怀疑主义和神秘主义.
第一节:伊奥尼亚的唯物主义:米利都 学派和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
一.米利都学派(寻求宇宙万物本原的成果) 1.泰勒斯的“水”;幻灯片 3 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幻灯片 4 3.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幻灯片 5 二.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幻灯片 6 2.“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幻灯片 7 3.“对立造成和谐”.幻灯片 8
1.苏格拉底生平幻灯片 24 (公元前468-400) ; 2.“自知自己无知”; 幻灯片 25 3.“认识你自己” ﹑ “美德即知识”;幻灯片 24 4.“助产术” --思想的接生婆.幻灯片 24
三﹑柏拉图的理念哲学
1.柏拉图生平;
-古希腊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2.世界的本体--“理念论”; 幻灯片 28 ﹑幻灯片 29 3.知识的来源--“回忆说”;
四﹑亚里士多德
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1.亚里士多德生平。 2.“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 动力因,目的因。 4.潜能与现实。 5.几句名言。幻灯片 36
五﹑古希腊晚期的道德哲学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占领希腊,希腊 各城帮在危机进一步加深.城帮的工商业, 民主政治和科学文化都失去了过去的繁荣, 呈现出不景气的现象.希腊晚期的哲学从 总的方面说,同城帮奴隶制的衰落相适应, 转向侧重研究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他们 把道德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企图在社会 危机和动乱中寻求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第二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 学派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 1.“数是万物的本原”: --“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黄金 分割” ﹑“1:2得八度音,2:3得五度音, 3:4得四度音” ﹑ --“1是万物的生母,10是和谐” 2.“灵魂转世说” --“灵魂的部分是不死的,其余的部分则是会 死亡.”
二﹑爱利亚学派
1.巴门尼德的“存在” A﹑“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动的”;幻灯片 12 B﹑“真理和意见是对立的”;幻灯片 13 2.芝诺 A﹑关于否定“多”的论证;幻灯片 14 B﹑关于否定“运动”的论证.幻灯片 15
第三节:原子论唯物主义哲 学的创立
一﹑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年-435年) 1.“四根说”;幻灯片 17 2.“爱恨说”;幻灯片 18 二﹑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00-370)的“原子论” 1.原子和虚空的学说;(同时指出事物生成变化的原 因在于原子的涡旋运动,这是自然界的必然性.) 2.神灵有死论;幻灯片 19 3.幸福论.幻灯片 21幻灯片 20
2.皮浪的怀疑主义.
--“我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 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 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 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伯事物都说:它既不不存 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 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 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象影子随着形体一 样.”
• --在奥古斯丁看来,奴隶制度对于神
来说不一定是很合适的,但对奴隶进行 奴役是十分必要的.奴隶被奴役是出于 罪的本性.主人奴役仆人可能不公道, 但作为神对人的惩罚又是公道的.现实 的被奴役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将来的自由, 现实的被剥夺,是为了取得“不能被剥 夺的东西”,取得神圣的通天的证书, 最终到上帝之城去过着幸福生活.
4.希波主教--奥古斯丁
--主要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
(1).“罪恶是丑陋的,我却爱它,我爱堕落,我爱 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而是爱缺点本身.” --证明人具有原罪的本性,目的在于贬低人和抬高 神.
(2).“罪是奴役制度之母,是人服从人的最初原 因.它的出现不是越过最高的上帝的指导,而是依照 最高的上帝的指导.因此,警告奴仆要顺从他们的主 人,并且要愉快地,善意地服侍主人:以此为目的, 如果他们不能从他们的主人那里得到自由,那他们就 把他们的奴役作为自己的一种自由,不用虚惊而用忠 诚的爱来服侍主人,直至不公道消失,这样,一切人 的暴力和国家被废除,就只有上帝是一切了.”
出现而产生的,欧洲哲学史上出现 的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是由隶属 于一定的阶级的人们创造的,都反 映着一定阶级的要求,服务于一定 的阶级利益.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奴隶 社会的哲学
•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世
界的疆域广阔,除希腊半岛以外,东至爱 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西至西 西里、意大利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法兰 西、西班牙。大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 元前九世纪,也即所谓“荷马时代”,古 代希腊开始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 渡。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希 腊奴隶占有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