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学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第 * 列,第 * 排学生可能出现:A、找不到座位。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2)请同学说说找座位的方法,明确排与列的数法。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2、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解决第(1)个问题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海洋馆(6,4)猴山(2,2)大象馆(1,4)(3)解决第(2)问题A:出示要求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C:反馈练习结束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生活中应用数对第1题:(1)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2)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3)学生操作后交流。

2、课外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课件出现国际象棋棋盘和棋子(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

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

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

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

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e,1),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3)课件出现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那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四、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

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练习一第3题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

第2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

——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二、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三、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四、练习一第7题1 指名描述建筑位置.2 找出王玲赵华两位同学家的位置.3 说说周六王玲的活动路线.五、游戏——摆子连线比赛规则:每3人一个小组,第一个学生先掷两次骰子。

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将自己的棋子放在(2,4)的位置上(说明:棋子用一点来表示)。

第二个学生接着同样的操作,按所掷的点数放棋子。

如果位置被其他棋子占了,可以重新再掷。

另外的一个学生负责记录。

每放对一个棋子加1分、如果你将两个棋子连在一起就奖2分,3个棋子连在一起就奖3分,依此类推,将你们俩的得分记录在一张纸上、谁先得8分,谁就赢了。

(学生操作,教师下去巡视)11 2 3 4 5 6五、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15 + 25 310 +110 +710 314 +314 +314过程要求:(1) 写出计算过程。

(2) 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想一想,能不能把 314 +314 +314 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 出示例题根据题意,电脑课件呈现示意图。

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211 + 211 + 211 = 2+2+211 = 611211 ×3= 611(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11 ×3= 611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① 学生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② 小组讨论后反馈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211 +211 +211 =2+2+211 = 2×36 = 611③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A 、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B 、 教师整理并板书: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教学例2计算:38×6(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

(3)比较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单。

938×6=3×68=188=944338×6 = 3 × 68=94 4(3)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

(2)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怎样想的?一般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

如:167×10×7=6 × 10 × 77= 60 (kg)12、课本练习二第1、2题四、课后作业设计1、填空: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2、、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

(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做一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例1 211+211+211=2+2+211=611 211× 3 =611例2938×6=3×68=188=944338×6 = 3 × 68=94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面各题。

12×34516×32 15×3538×12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34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32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320,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问题一: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1)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 5×1 4(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①15×14表示什么?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15×14,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也就是说把15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③画示意图分析。

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这面墙5的4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15的14,是占整面墙的120板书:15×14=120④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⑤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