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控制工程基础PPT课件(王积伟)前言
控制工程基础PPT课件(王积伟)前言
6/22/2011 6
第一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以反馈控制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形成了经典控制理论。在复数域中以传递函数为基础, 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的分析和控制 问题,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第二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时期。 20 60~70 现代控制理论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主要分析和研 究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时变、非线性等系统的 最优控制、最优滤波、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智能 控制等问题; 控制理论研究的重点开始由频域移到从本质上说 是时域的状态空间方法。
6/22/2011 7
控制论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众多的分支学科。 控制论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众多的分支学科。
经济学 社会学 控制论 生物学 工程技术 生物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 经济控制论 社会控制论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控制论
共同的本质特点:通过信息的传递、处理与反馈进 行控制。
6/22/2011 8
二、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 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 机械工程控制论研究机械工程中广义系统的 动力学问题,即系统与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 态关系。
6/22/2011
时 间 刻 度
浮子
铜壶滴漏
2
1884年:E. J. Routh提出劳斯稳定性判据。 1892年:A. M. Lyapunov提出李雅普诺夫稳定 性理论。 1895年:A. Hurwifz提出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1932年:H. Nyquist提出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1945年:H. W. Bode提出反馈放大器的一般设 计方法
6/22/2011
9
6/22/2011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22/2011
11
6/22/2011
12
6/22/2011
13
6/22/2011
14
6/22/2011
15
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任务 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任务
系统分析 最优控制 最优设计 系统辨识 滤波与预测
6/22/2011
1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介绍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 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及构成 2、学会分析一个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准、快 包括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3、学会改进一个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6/22/2011 3
1948年:N. Wiener发表《控制论》,标志经典 控制理论基本形成;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 为基础,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 统的分析和控制问题; 1950年:W. R. Evans提出根轨迹法,进一步充 实了经典控制论; 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
0 前言
一、控制工程发展概况 二、控制工程基础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6/22/2011
1
一、控制工程发展概况 一千多年前:铜壶滴漏计时 器、指南针、各种天文仪器 1788年:J. Watt 发明蒸汽机 调速器 1868年:J. C. Maxwell发表 《调速器》,提出反馈控制 的概念及稳定性条件。
5
1956年:蓬特里亚金(Pontryagin)提出极大 值原理 1957年:R. I. Bellman提出动态规划理论 1960年:R. E. Kalman提出卡尔曼滤波理论 1960~1980年:确定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随机 系统的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的自适应和自学习 控制 1980迄今:鲁棒控制、H∞控制、非线性控制、 智能控制等
6/22/2011 17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不苛求严格的数学推证,但应注意数学结 论的准确性和物理概念的明晰性 2、重视实验、习题,有助于基本概念的理解 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6/22/2011
18
6/22/2011 4
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形成;现代 控制理论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主要分析和研 究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时变、非线性等 系统的最优控制、最优滤波、系统辨识、自适 应控制、智能控制等问题;控制理论研究的重 点开始由频域移到从本质上说是时域的状态空 间方法。
6/2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