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

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

若净现值<0,则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 <资金成本(或期望报酬率)。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运用
一、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及投资决策
独立方案:一组相互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

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务 可
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一)互斥方案:相互关联、相互排斥的方 案
n
NPV= S (CI-CO)t·(1+IRR)-t=0
t=0
IRR为未知数

n
NCF t ×(P/F,IRR,t)=0
t0
n
t 0
NCFt
1 it
0
计算步骤:
情况一:经营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且全部投资于建 设起点一次投入
(1)计算年金现值系数 (2)根据计算出来的年金现值系数和n,查表确定IRR的两
四、计算现金流量应注意的问题
1.辨析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2.考虑投资项目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 3.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4、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5、对净营运资本的影响 6、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法(非贴现)
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次要指标) 投资收益率法(辅助指标)
策。
两种方式:方案重复法;最短计算期法
方案重复法
1、重复净现金流量 具体计算:按最小公倍数确定计算期内的各
年净现金流量。
2、重复净现值 具体计算:按最小公倍数原理对其进行折现,
并求代数和,最后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 行决策。
最短计算期
步骤: 1、计算每一方案的NPV; 2、计算年等额净回收额; 3、以最短计算期计算调整净现值(年等额净回
E、其它现金流出——如营业外净支出。
(2)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 资金增加的数额。
即一个方案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收入的增加额。
现金流入量的内容包括:
A、营业收入——按产后每年实现的全部销售收入或 业务收入。
它是经营期主要的现金流入量项目。
B、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残值收入)——投资项目的 固定资产在终结点报废清理或中途转让处理时所回收 的价值。是由于当初购置该项引起的,应作为投资方 案的一项现金流入。
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决策原则: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 (设定折现率)
4、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
NPV
(P/A,i,n)
适用条件:原始投资额不同、项目计算期不同 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决策原则:选择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
5、计算期统一法 适用条件: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
个临界值。
(3)用插值法求IRR。 情况二:经营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不等
(1)设定折现率,计算NPV, NPV>0,提高折现率, NPV<0,降低折现率。
(2)反复测试,寻找出使NPV由正到负或由负到正且 NPV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
(3)用插值法求IRR。 例5-9
插值法
IRR=R1+(R2+R1)×
排队,选择NPV综合最大的。
练习1设备购置与租赁项目评价
例: 某企业因业务需要,需使用一台小型机床, 每年可节约成本12 000元。若自行购置,其购入 成本为60 000元,可使用10年,使用期满后残值 为2 000元;若向外单位租用,则每年末支付租金 10 000元,该企业的贴现率为16%,要求:作出 是购置还是租赁的决策。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只投资固定资产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2、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恢复或改善生产能力
(一)按项目投资的作用分类 新设投资、维持性投资、扩大规模投资 (二)按项目投资对公司前途的影响分类
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 (三)按投资项目之间的从属关系分类
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 (四)按项目投资后现金流量的分布特征分类 常规投资和非常规投资
动态评价法(贴现)(主要指标)
净现值法 净现值率法 现值指数法 内部收益率法
静态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PP)
1.投资回收期的含义及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 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反指标,投资回收期越短越有利。
静态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PP)
(1)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每年现金净 流量相等时: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原始 投资额/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现金净流量
B、流动资金投资——投资项目发生的用于 生产经营期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投资又称为 垫支流动资金。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合 称为项目的原始总投资。
C、经营成本——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而动用现 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又称为付现的经 营成本。
D、各项税款——项目投产后依法缴纳的,单独 列示的各项税款,营业税、所得税等。
(二)决策方法 1、净现值法(净现值最大的项目) 适用条件: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
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最大的项目)
适用条件:原始投资不同且项目基准折现率 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如果原始投资不同且项目基准折现率也不 同,则采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更新改造项目) 适用条件:原始投资额不同、项目计算期相
能分几次支出。
B、垫支流动资金——扩大了生产能力,引起对 流动资产需求的增加,企业追加的流动资金,应 列入方案的现金流出量。只有营业终了或出售该 生产线才能收回这些资金并用于别的目的。
现金流出量的内容包括:
A、建设投资——按一定生产规模和建设内 容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开 办费投资等投资的总称。是建设期发生的主 要现金流出量项目。
(2)现金流出量--新增的营业成本、增 加的各项税款等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1)现金流出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 现实货币资金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数量。 即一个投资方案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的增 加额。
例:企业购置一条生产线,会引起以下现金流出: A、购置生产线的价款——可能一次支出,也可
三、项目投资的步骤
项目投资的提出 项目投资的评价 项目投资的决策 项目投资的执行 项目投资的再评价
第二节 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一、现金流量的含义 现金流量(cash flow)又称现金流动量,是指一个
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内所引起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经营期产生的―――营业现金收入——每年营业收入
B、营业现金支出——付现成本(不包括折旧等沉没
成本的成本)
C、缴纳的税金—所得税
(3)终结现金流量—与初始对应。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 所发生的现金流量。
项目报废终点产生的――主要是流入。 A、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B、原有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回收 C、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NCF t
PI t 1 1 i t
C0
决策标准 互斥方案:选择现值指数较大的方案 投资与否决策:PI>1为可接受方案,否则拒绝。 现值指数法特点: 与净现值法类似。不同的是该指标便于对原始投资
额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决策。
动态评价指标:内含报酬率
内部收益率(IRR)—使项目投资的净现值为
零时的贴现率。
建设期
经营期
终结点
(1)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产生的――主要是流出
A、固定资产上的投资
B、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垫支
C、土地上的投资—获几年使用权
D、其他投资费用
(2)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 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现金 流出的数量。
0-NPV1 NPV2-NPV1
其中,R1对应的净现值NPV1,R2对 应的净现值NPV2。
决策标准
互斥方案:选择内部收益率较高的方案 投资与否决策: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期望)
收益率为可接受方案,否则拒绝。
A当一个投资方案的IRR高于资金成本率,说明方案可取,说 明该方案收回投资后还会产生剩余的现金流入量。此时NPV >0。
ARR>期望会计收益率,方案可行 ARR<期望会计收益率,方案不可行
会计平均收益率法的优缺点
优点
计算简便、易懂
缺点 忽视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二、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n
NPV
NCFt
t0 1 it
n──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经营期)
i—预定的贴现率(资金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现值指数
现值指数(PI)—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按资本成
本折算成的现值和原始投资额现值总额的比率。现值 指数也称为获利能力指数。
项目投产后各年现金流量
PI= 现值之和
原始投资现值
现值指数(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PI Profitability index
n
B投资方案的IRR等于资金成本率,则方案NPV等于零。 C投资方案的IRR低于资金成本率,则方案NPV小于零,
方案不可取。
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之间的关系
三个指标都是贴现的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它 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若净现值>0,则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 >资金成本(或期望报酬率);
若净现值=0,则现值指数=1,内含报酬率 =资金成本;(或期望报酬率)
收额按最短计算期计算的净现值); 4、选择调整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三、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一)含义 组合或排队方案:既不属于相互独立,又不
属于相互排斥,可以实现任意组合或排队的 一组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