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临床副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临床副作用


氟喹诺酮类与茶碱
喹诺酮类抗菌素可抑制茶碱的代谢使其
血药浓度升高。 应尽量避免两药合用,若使用时应监测 血药浓度。 依诺沙星可使茶碱血药浓度上升50%, 环丙沙星17%,氧氟沙星10%。 新品种(左氧氟沙星)引起没有临床意 义上的升高,可以合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疗程
1. 单纯性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5~7天。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氧氟沙星( ofloxacin) 左氧沙星 (levofloxacin) 培氟沙星 (pefloxacin)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 氟罗沙星 (fleroxacin)
其他品种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 消化道 平均发生率% 3.8 (范围%) (2.3~7.7)
神经系统
过敏反应
1.8
0.6
(0.5~5.7)
(0.4~0.7)
实验室检 查异常 总发生率
2.0
5.0
(1.3~2.7)
(3.2~9.0)
氟喹诺酮类的严重不良反应
1.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2. 精神系统改变 3. 骨关节损害,对幼年动物可致软骨损害
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1.消化道: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痛、腹泻、 食欲减退。 2.神经系统:头昏、头痛、情绪不安、失眠。 3.变态反应:皮肤瘙痒、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4.光感反应(光毒性反应):服药期间可发生光 感性皮炎,以lomefloxacin 最为多见, pefloxacin亦较多。 5.其他:少数患者有肌肉疼痛、无力、关节肿痛、 心悸等。 6.实验室检查:一过性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 尿素氮、肌酐值的升高。 7.Q-T见间期延长( lomefloxacin 最为多见)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适应证
1. 2. 3. 4. 5.
6.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前列 腺炎、尿道炎、宫颈炎。 胃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并发胃肠炎。 耐药菌株所致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 支气管感染。 骨骼系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骨髓炎或 关节感染。 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
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 拖苏沙星 (tosufloxacin) 芦氟沙星 (rufloxacin) 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 曲伐沙星 (trovafloxacin) 克林沙星 (clinafloxacin) 阿拉沙星 (alatrafloxacin) 吉米沙星 (gemifloxacin) 司帕沙星 (sparfloxacin) 格帕沙星 (grepafloxacin) 西他沙星 (sitafloxacin) 依诺沙星 (enoxacin)
氟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阻断细菌
DNA的复制。 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活性明显较革 兰氏阳性球菌为强,对分支杆菌属、衣原体属、 支原体属、肠球菌属、MRSA等均具相当活性。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 ciprofloxacin为最强,L-ofloxacin、ofloxacin、 lomefloxacin、fleroxazin依次减低。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L-ofloxacin 相对最高,ciprofloxacin和ofloxacin略低。
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临床应用
兰医二院呼吸科 万毅新
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素为全合 成的化学药物,该类药物发展迅速,由 于其抗菌谱较广,价格相对低廉,国内 应用广泛,但该药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且易出现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性,故临 床应用中应掌握治疗适应症。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
第一代:代表药物—nalidixic acid 第二代:代表药物—pipemidic acid 第三代:含氟的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氟喹诺酮类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1.
2.
3. 4.
5.
肝功能减退时:pefloxazin主要经肝脏代谢, 应用于肝病患者需谨慎并减量,fleroxazin和 ofloxazin在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中需减半量应 用,ciprofloxazin和norfloxazin无需减量。 肾功能减退时:主要经肾排出的ofloxazin、 fleroxazin、lomefloxazin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 度减量,高龄患者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剂 量亦需酌减。 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小儿不宜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免疫缺陷者感染中的应用:对链球菌属和厌 氧菌作用差,用于经验治疗有时失败。
左氧氟沙星
为目前应用最广也是疗效最好副作用最
低的品种。(新一代喹诺酮类的旗舰) 我院的品种有:可乐必妥、利复星、来 立信、左克、壮源 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主张每日一次给 药,每次0.4克。
氟喹诺酮类的共同特点
1.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 活性高。 2.体内分布广,在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高, 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 3.大多品种有口服与静脉两种剂型,半衰 期较长,减少了用药次数,方便使用。 4.为浓度依赖型抗菌素,主张每日一次大 剂量给药。 5.每100ml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4. 较高剂量用药,偶可发生结晶尿
5. 严重多系统损害,以溶血表现为主伴有
肾功不全、凝血异常或肝功不全,又称 “替马沙星综合征”
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1. 不宜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以往有
该类疾病史,尤其是有癫痫病史者 2. 该类药可抑制茶碱类、咖啡因和口服抗 凝药的代谢,使其代谢减少,血药浓度 升高,最著者为伊诺沙星,氧氟沙星不 明显,合用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及凝 血酶原时间 3. 避免与制酸剂同时应用 4. 不宜与阿的平或H2受体阻滞剂合用
2. 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呼吸系感染7~14天。 3. 腹腔、胆系感染等2~3周。
4. 骨关节感染2~4周或更长。
5. 非特异性尿道炎时疗程宜长至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