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

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

曾有一份在数百名大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显示,95%的同学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 5 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7%的同学说,35 岁之前要成为年薪 50—100 万的职业经理人, 还有 20%的同学表示毕业后 l0 年之内上《福布斯》等知名杂志的富豪排行榜,做一名“金 领”。这样的职业规划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很显然是不现实的,最终只能导致她们的失 望与失败感。
课题
专题十:职业生涯规划(上课地点:报告厅)
教学目的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的阶段;理
解掌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了解困扰大学
生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现象;掌握大学生择业方法
及技巧
教学重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大学生择业方法及技

教学难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大学生择业方法及技

自我介绍时,要积极主动,自信大方;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调自己的专业特 长、知识面和兴趣爱好;要实事求是,不要文过饰非;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的 具体要求来介绍自己的能力。
4、赢得好感的技巧 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也就达到了求职目标的一半,为了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自荐 时可从四个方面把握:第一,应聘时着装应整洁大方、干净利落、女同学切忌浓妆艳 抹,穿着过分透明或性感的裙装。第二,自荐时要充满信心,落落大方,交谈时从容 不迫,声音适度。第三,自荐时在以礼待人,举止得当,在面试场合,无论男生还是 女生都不宜将手插进兜里或倒背、叉腰,而吞云吐雾,指手画脚,都不会给人留下良 好印象。第四,要注意言语平实、客观,避免锋芒太露、夸夸其谈,回答问题要切题, 要注意文明用语.不使用油腔滑调,格调低下的俗话。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 (SOLER)值得重视。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姿势要自然开放;L:身体微微 前倾;E:目光前倾;R:放松。 (二)面试技巧 面试技巧很关键,如果缺乏起码的面试技巧,就可能坐失良机。面试技巧包括的内 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自我形象设计、面谈技巧、交往技巧和心理素质。 1、自我形象设计 (1)服饰大方得体 美国就业指导专家迈克尔.吉利奥尼认为,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服饰是在 10 秒钟之 内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穿了与职业环境完全不协调的服装,仅因为这一点就很可能 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大学生在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重服饰,在衣着方面虽不要特别 讲究、过分花哨华丽,但要注意整洁大方,适合自己的特点,不宜穿过分前卫新潮的 服装。着装要注意协调美,还要同所申请的职位相符。如:服装不要过于华丽,裙子 不宜太短,不宜过于暴露等。若感觉脸色不佳则可化淡妆,但不宜过分修饰。
(四)维持阶段(45—65 岁) 一般不会有大的职业变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现有的成就和地位,一部分人 也可能取得新的工作成就。 (五)衰退阶段(65 岁以上) 根据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的日渐衰退,逐渐离开工作岗位,开始发展新的角色,寻求新 的生活方式替代和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 依据这一阶段划分理论,大学生处在探索阶段: 一年级为试探: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 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年级为定向期:了解相关的专业和课外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 三年级为冲刺期:本阶段学生应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选择就业还是考研或是出国留学。 四年级为分化期:这是四年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学生普遍心浮气躁,忙着找工作、考研 或办理出国手续。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成功就业上。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很漫长,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而 言,可以经过以下具体步骤来完成。
(四)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的制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付诸行动的重要环节,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 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五)反馈与修正 通过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来诊断整个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及针对性,及时找出生涯 规划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这五个步骤是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合 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规划都是在实施过程中 不断完善的,这一过程与生命同在。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一)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 (二)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 (三)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定位不准 (四)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把就业、职业与事业混为一谈
第一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 指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是指个人在生
涯发展历程中,对个人各种特质或职业与教育环境资料进行生涯探索,掌握环境资源, 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事件时,针对各种 生涯资料和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选择或生涯决定;进而以择其所爱、爱其选 择的心情,投注其生涯选择,承负生涯角色,以获致生涯适应与自我实现。
(一)评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正确的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和生涯机会评 估,也就是“知己”、“知彼”的过程。古人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精辟论断,这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1、正确的自我评估。正确的自我评估是大学生探索其职业倾向的基础,它关系到大学 生是否能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树立稳定的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对自身内部和职业生涯相 关联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个人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学识等。 2、客观的生涯机会评估。这是大学生对自身以外的环境以及各种类型职业性质的分析 和评价。 (二)确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包括长期、中期、短期目标。 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在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 是 有 关 五 个 “ what ” 的 归 零 思 考 模 式 , 即 ① whatarey0u? ② whatyouwant? ③ Whatcanyoudo?④Whatcansupportyou?⑤Whatyoucanbeintheend?对于第一个问题 “我是谁?”是指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把优点和缺点都一一列出来。第二个问题“我 想干什么?”是指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是 指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是指对主客观 因素的深入调查,做出可行性分析。该模式认为,明晰了这四个问题之后,就能找到对实 现有关职业目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达成的职业 目标,即第五个问题“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这一模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 标确定能起到指导作用。 (三)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 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不要追求 十全十美的职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
(三)建立阶段(25—44 岁) 根据职业实践,进行自我与职业的统合,促进职业稳定与职业行为趋于成熟,这是职
业生涯中最关键和最见成效的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承诺稳定期(25—30 岁),个体 开始寻找安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满意则力求调整,开始有稳定的工作;建立期(31—44 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富于创造性的时期,开始进入职业的高峰期。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 的情绪状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优秀学生焦虑的 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焦虑没有单位选中自己 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 女同学为用人单位“只要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 向何处去而焦虑。 大学生的上述焦虑状态一般并不会对未来职业生涯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适度的 焦虑会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增强人的进取心,从而产生奋发有为的精神。 但是,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 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状。这种焦虑,使大 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学习上得过且过、穷 于应付、反应迟钝;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食不安味,卧不安席。有些学生在 屡遭挫折之后,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此时,焦虑不但干扰了大 学生的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还成为择业的绊脚石。 (二)自负 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由于自负的大学生不能审时 度势地认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其结果必然会高不成低不就,迟迟不能落实单位。 看到别人都签了约,他们常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对社会、学校和他人都可能怀 有不满情绪,但有时也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出现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从而不敢应聘 求职。 (三)自卑 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自卑会使大学生在求职时 怯于出头,羞于表现、依赖性强,其结果是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
生涯规划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个是生涯角色间和生涯形态的规划;另一个是生
(2)过度期(18—21 岁)开始就业或进行专业训练,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 性职业选择变为特定的选择;
(3)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 岁)进行职业生涯初步确定并验证其成为长期职业的可 能性,发现不合适就可能做出做出反复调整。
授课方式
基础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互动
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授课周别 14 课时累计
教师 李永兰 审批
教学过程设计及内容: 引入新课:
不同的自我,不同的生涯 十几年前,某高校一位在班上很拔尖的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选择了去中学做一名 普通的英语教师。当时,她的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去外企或一些收入高的单位工作。对于 她的选择,许多同学不理解,有的甚至说她傻,放着那么好的个人条件,放着那么多高 收入的工作不选,偏偏去当中学教师。她却微笑着回答大家:“我喜欢,我适合做中学 教师。”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她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她不但培养了 许多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还经常为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做英语教学培训。她的职业 发展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源于她不盲目追随他人和社会潮流,她对自己、对职业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能够恰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另外一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开始选择在一 家不错的外企工作。但是工作时间不足半年,公司以工作能力不强的理由炒了他的鱿鱼。 之后他有应聘到一家翻译公司,可是由于工作节奏太紧张,压力大,一年后他辞职离开 了这家公司。后来他有应聘到某国家机关,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觉得专业派不上大用场, 于是,一年后又跳槽了。这样多次跳槽,总觉得没有合适自己的最佳工作,而且连着几 份工作时间都不是很长,让招聘单位对他心存顾虑,到现在他还在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 打算长期从事的岗位上工作。对于自己的职业未来,他感到和迷惘。他的职业发展困惑 源于他对自己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