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工程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1-1五个力作用于一点O,如图示。

图中方格的边长为10mm 。

试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题思路:(1)由式(1-13)求合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2)由式(1-14)求合力的大小;(3)由式(1-15)求合力的方向。

答案:F R =669.5N , ∠(F R,i )=34.901-2如图示平面上的三个力F1=100N,F2=50N,F3=50N,三力作用线均过A点,尺寸如图。

试求此力系的合力。

解题思路:(1)由式(1-13)求合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2)由式(1-14)求合力的大小;(3)由式(1-15)求合力的方向。

答案:F R =161.2N , ∠(F R,F i)=29.701-3试计算下列各图中的力F对点O之矩。

解题思路:各小题均由式(1-16)求力矩。

答案:略1-4如图所示的挡土墙重G 1=75 kN ,铅直土压力G 2=120 kN ,水平土压力F p =90 kN 。

试求三力对前趾A 点之矩的和,并判断挡土墙是否会倾倒。

解题思路:(1)由式(1-16)求三力对前趾A 点之矩的代数和; (2)若其值为负(顺时针转),则挡土墙不会翻倒。

答案:∑M A =-180kN.m ,不会倾倒。

1-5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正六面体上沿对角线AH 作用一力F 。

试求力F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力F 对三个坐标轴之矩以及对点O 之矩矢。

解题思路:(1)由式(1-13)、(1-14)、(1-15)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由式(1-25)求力对三个坐标轴之矩; (3)由式(1-26)求力对坐标原点之矩。

答案:M x =0,Fa M y 33=,Fa M 33z =-, k Fa j Fa M O 3333-=1-7试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构件AB 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解题思路:(1)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形状; (2)画出已知的主动力;(3)在解除约束处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约束力。

答案:略1-8 (a)、(c)、(d)、(e)、(g)、(h)1-8试画出下列系统中各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解题思路:(1)选择研究对象(先画受力简单的物体),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形状;(2)画出已知的主动力;(3)在解除约束处按约束的性质画出约束力。

答案:略第二章2-2图示平面力系中F1=56.57 N ,F2=80 N ,F3=40 N ,F4=110 N ,M=2000 N.mm 。

各力作用线如图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试求:(1)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解题思路:(1)把各力和力偶平移至O点,由式(2-4)、(2-5)、(2-6)求主矢的大小和方向;(2)由式(2-7)求主矩的大小和转向;(3)由式(2-8)求合力作用线到简化中心O的距离,并图示此合力。

答案:F'R=150N ,M o=900N.m ,F R=150N ,d=-6mm2-4如图所示的挡土墙自重G=400 kN ,土压力F=320 kN ,水压力F1=176 kN 。

试求这些力向底边中心O简化的结果,并求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解题思路:(1)把各力平移至O点,由式(2-4)、(2-5)、(2-6)求主矢的大小和方向;(2)由式(2-7)求主矩的大小和转向;(3)由式(2-8)求合力作用线到简化中心O的距离,并图示此合力。

答案:F R=608kN ,M o=296.1kN.m,∠(F R,i )=96.30 , x=0.489m (在O点左侧)2-5一平行力系由5个力组成,力的大小和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

试求此平行力系的合力。

解题思路:思路一:(1)把各力平移至O点,由式(2-10)、(2-11)、(2-12)求主矢的大小和方向;(2)由式(2-14)、(2-15)求主矩的大小和转向;(3)主矢和主矩垂直,可由式(2-8)求合力作用线到简化中心O的距离,并图示此合力。

思路二:(1)由式(2-16)求平行力系合力的大小;(2)由式(2-17)求平行力系合力的作用点坐标。

答案:F R=20N,沿z轴正向,过作用点(60mm,32.5mm)2-6(a)试求下列图形的形心。

图中的长度单位为cm 。

解题思路:(1)设直角坐标系,把其中一根坐标轴设在图形的对称轴上;(2)把图形分割成两个矩形,由式(2-20)求其重心坐标。

答案:y c=24cm2-6(b)试求下列图形的形心。

图中的长度单位为cm 。

解题思路:(1)设直角坐标系,把其中一根坐标轴设在图形的对称轴上;(2)把图形分割成三个矩形,由式(2-20)求其重心坐标。

答案:x c=11cm第三章3-1(a)梁受荷载如图示,试求支座A、B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画出AB梁的受力图,B支座只有一个约束力,A支座可按“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画一个约束力,也可画两个相互垂直的约束分力;(2)由式(3-4)或(3-1)求支座A、B的约束力。

答案:F Ax=32F /4(→) ,F Ay=2F /4(↑) ,F N B=F /2( )↑3-1(b)梁受荷载如图示,试求支座A、B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画出AB梁的受力图,B支座只有一个约束力,A支座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约束分力;(2)由式(3-1)求支座A、B的约束力。

答案:F Ax=0 ,F Ay=5qa /4-F /2-m /2a,F N B=-qa /4+3F /2+m /2a3-2(a)结构受荷载如图示,试求A、B、C处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分析BC部分的受力,画受力图;(2)由式(3-1)求支座B、C的约束力;(3)分析AB部分的受力,画受力图,注意固定端A处有两个约束力和一个约束力偶;(4)由式(3-1)求支座A的约束力。

答案:F Ax=qa tanα /8(→) ,F Ay=7qa /8(↑) ,M A=3qa2 /4 ,F N C=qa /8cosα,F B x=qa tanα /8 ,F B y=3qa /83-3如图所示的压路机碾子重为20 kN ,半径R=40 cm 。

如用一通过其中心O的水平力F将碾子拉过高h=8cm 的石坎,试求此水平力的大小。

不计摩擦。

又问:力F的方向如何,才能最省力?解题思路:(1)画出碾子的受力图,依题意,A 点的约束力为零; (2)由式(3-4)求水平力的大小;(3)画出力的三角形,依题意,力F 与OB 线垂直时最省力。

答案:F =15 kN ,F min =12 kN ,方向于OB 垂直3-4 图示结构由AB 、BC 、CD 、CE 四杆铰接而成,已知力F 1处于铅垂方向,力F 2沿水平方向。

试求杆CE 所受的力。

解题思路:(1)AB 、BC 、CD 、CE 四杆均为二力杆; (2)取B 铰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3)由式(3-4)求杆BC 的受力; (4)取C 铰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5)由式(3-4)求杆CE 的受力。

答案:ααsin 2cos 212F F F CE -=3-6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在构件AB 上作用一矩为M e 的力偶。

试求A 和C 支座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BC 为二力杆;(2)取AB 为研究对象,由式(3-4)求A 、B 支座约束力。

答案:amF F C A 22N N ==3-7由直角曲杆ABC ,DE ,直杆CD 及滑轮组成的结构如图示,杆AB 上作用有水平均布荷载q ,在D 处作用一铅垂力F ,在滑轮上悬吊一重为G 的重物,滑轮的半径r =a ,且G =2F ,CO =OD ,不计各构件的重量。

试求支座E 及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DE 为二力杆,取CD 杆连同滑轮为研究对象,由式(3-1)求D 、C 支座的约束力; (2)取ABC 为研究对象,由式(3-1)求A 支座的约束力和约束力偶。

答案:F N E =2F ,F Ax =F -6qa ,F Ay =2F(↑) ,M A =5F a +18 qa 23-9图示6根杆支撑一水平板,在板角处受铅垂力F 作用,不计杆和板的重量,试求各杆的内力。

解题思路:(1)6根杆均为二力杆,用空间力系中对轴之矩求解比较方便; (2)对力F 作用线取矩,可求出杆2受力为零; (3)对杆3轴线取矩,可求出杆4受力为零; (4)如此类推。

答案:F 1=F 5=-F ,F 3=F ,F 2=F 4=F 6=03-10水平传动轴如图所示。

r 1=20 cm ,r 2=25 cm ,a =b =50 cm ,c =100 cm ,C 轮上的皮带是水平的,其拉力F T1=2F t1=5 kN ,D轮上的皮带与铅垂线成角 =300。

其拉力为F T2=2F t2。

试求平衡时F T2和F t2的值及轴承A和B的约束力。

解题思路:(1)画传动轴的受力图,注意到A、B支座只有x、z方向的约束力;(2)由式(3-9)求解皮带轮拉力和轴承A和B的约束力,注意到皮带轮的拉力与轮周相切,而且式(3-9)中只有5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答案:F T2=4kN ,F t2=2kN ,F Ax=-6.375kN ,F Az=1.3kN ,F Bx=-4.125kN ,F Bz=3.9kN第四章4-1重为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角为ϕm ,如图所示。

如在物体上作用力F ,此力与斜面的交角为θ ,求拉动物体时的F 值,并问当角θ为何值时此力为极小。

解题思路:(1)分析物块的受力,依题意,摩擦力方向向下; (2)由式(4-1)和(4-4)求摩擦力大小; (3)由式(3-4)求拉力F ; (4)求拉力F 的极值。

答案:F =sin (α+ϕm )G /cos (θ-ϕm ),当θ=ϕm 时,F min =G sin (α+ϕm )4-4砖夹的宽度为0.25m ,曲杆AGB 与GCED 在G 点铰接,尺寸如图示。

设砖重G =120N ,提起砖的力作用在砖夹的中心线上,砖夹与砖之间的静摩擦系数f s =0.5 ,试求距离b 为多大才能把砖夹起。

解题思路:(1)分析GCED 部分的受力,D 点有向下的摩擦力; (2)由式(4-1)求D 点正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 (3)由式(3-1),对G 点取矩,求距离b 。

答案:mm 110≤b4-5制动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制动杆与轮间的静摩擦系数为f s ,物块的重量为G ,求制动时所需加的力F 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1)分析轮的受力,轮与制动杆接触处有向上的摩擦力,由式(4-1)求正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用式(3-1),对O 点取矩,求摩擦力与G 的关系; (2)分析制动杆的受力,由式(3-1),对A 点取矩,求力F 的最小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