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排行榜1、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2、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2号陪葬坑中出土的铜车马3、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4、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5、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6、甘肃省武威张将军墓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7、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国贵族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8、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仅重49克9、四川省三星堆出土的一号大铜树,高396厘米未发掘和失踪的文物价值前三位:1、夏禹收九牧之金所铸九鼎,象征九州2、和氏壁(极有可能在秦始皇陵地宫中)3、传国玉玺(元末明初被元顺帝带到蒙古,下落不明)4、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日本侵华期间失踪)5、王羲之所书《兰亭序》原本(极有可能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盘点世界各国所藏中国珍贵文物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举世无双的中国文物。
她在外国博物馆以无比高贵的姿态,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象。
下面简略介绍如下:一、亚洲日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设有“东洋馆”,中国古代美术品陈列在整个二楼五个展室,从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应有尽有。
该馆珍藏有古建盏,源于中国福建省建阳市水吉,为镇馆之宝。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片,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收藏有近13000片,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
包括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
马远《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红白芙蓉图》,等等中国历史文物数万件旷世名作。
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以上。
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
东京国立博物馆曾举办了“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
是把全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不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从全国搜集后,汇集展览,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趋。
其中有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的瓷器等。
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本馆,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
馆内所藏1万余件珍贵文物,定期轮换站出、展出。
京都国立博物馆本身,也是日本的国家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陈列着大量的龙泉青瓷。
铭记有“顾氏”二字的明代著名龙泉匠师顾仕成一件直径约4寸5分的瓷碗,就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内。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窑的四耳青瓷药壶,高8寸7分,直径4寸5分,曾为天皇所使用。
当这一稀罕的宝物在1939年于奈良市博物馆公开陈列时,前往参观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伊朗阿特别尔寺,在伊朗古都大不里士以东的阿德比尔镇。
1611年曾将珍贵的1600多件中国陶瓷献给神庙,现归德黑兰考古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有805件。
藏品中除有元青花重器达20余家件外,另有北宋、南宋、元龙泉瓷、景德镇印花白釉小足器、蓝、黄、酱釉及各时期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等。
德黑兰考古博物馆,是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馆。
土耳其: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收藏的陶瓷约1万件。
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产的,仅浙江元龙泉青瓷就有1500余件。
其中大盘、碟子、碗等器皿质量异常精妙绝伦,也有大罐。
清代的瓷器约4000件。
完整的至正型的元青花重器在世界上为数不多,据说总共不过300件左右,但仅在这里就集中了80余件。
这些藏品中元青花琢器就40件,其器型硕大、通体满绘、色泽艳丽浓翠,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内出土器罕见。
如80厘米的葫芦瓶就有二个。
这里藏的元青花器有一种震撼力,当你第一次看到它时会都被迫得往后退。
这些元青花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绘。
该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菲律宾:菲律宾桑托斯博物馆、菲律宾洛克辛博物馆和菲律宾罗伯特·维拉诺克等三个博物馆藏有中国瓷器约7万余件。
菲律宾人历来珍视中国瓷器,品种有越窑系刻花青瓷;龙泉窑刻花盘、晚、花瓶、酒壶等;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的建盏。
元代瓷器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镇产品,有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瓷等品种。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馆收藏5000多件陶瓷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汉代到明代的产品,这些藏品都是从印尼各地收集来的。
在东南亚各国博物馆所藏的明代陶瓷中,雅加达博物馆是首屈一指的。
其中有明代的斗彩、三彩、五彩、白地青花瓷器,器型有书“金玉满堂”四字的盈尺大碗,也有图绘仕女栩栩如生的万历五彩大尊。
有书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大盘,盘中绘双龙朝日,次为五火云奔马,边缘画阿拉伯故事。
有书阿拉伯文字的三彩大盘,这是元末明初德化窑产品。
还有书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中碗,碗底有“成化年制”的款识,也是德化窑烧造的产品。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博物馆珍藏一批中国明代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镇的产品。
比如一件12寸大盘,内画葵花、如意,边画八宝、长春花,外画梅鹊,底款书篆字“富贵佳器”。
一件8寸康熙中盘,内画山水,边画水草花鸟,外画梅鹊;环以金钱带,外画缠枝花。
一件5寸中碗,内画山水,边画水鸟,底款书“大明嘉靖年制”。
一件4寸康熙小碗,内画鸳鸯水草,边画荷花,水草,水鸟,外甜白,底款篆书“福”字。
是目前所知出土中国瓷器最多的地区。
马来西亚沙捞越博物馆收集出土的陶瓷标本100多万片。
其中福建德化、安溪磁灶等窑的青瓷、青白瓷、白瓷等。
韩国:韩国汉城博物馆把在南朝鲜出土的中国瓷器收集到一起,为研究中国对南朝鲜瓷器文化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条件。
藏有从中国汉代到清代的青瓷、白瓷、唐三彩等中国瓷器5000余件,其中的最早的中国白瓷灯盏、晋代青瓷羊为馆藏之宝。
此外,韩国汉城博物馆还藏有一定数量的敦煌遗书。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该馆辟有中国文物陈列室,展出约7000余件中国文物,其中不少是陶瓷。
巴基斯坦卡拉奇国家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中国陶瓷。
其中有晚唐时代越州窑青瓷水注和长沙烧制的施黄褐釉的陶器。
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该馆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大的艺术性博物馆。
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各地出土的瓷器、碎片3000余千件。
青瓷以中国越窑青瓷为主,并有宋、元、明三代的龙泉窑青瓷。
青花是景德镇产品,有明代永乐、宣德年号的高足瓷片约30件。
新加坡南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搜集和保存有丰富的中国陶瓷,其中有高80毫米的宋德化桶形白瓷罐,直径141毫米的明德化粉绘白瓷盒,直径46毫米的明德化印花白瓷盒,高119毫米的明德化狮头双耳白磁瓶。
均为馆藏珍品。
泰国:泰国曼谷博物馆收藏中国明代瓷器200余件,比如,大明年制款青花大碗,红色描花小罐带金装饰盖、贴金小罐等。
特别是出土的绿釉帆船形明器,更是研究中国造船史的宝贵资料。
越南:越南河内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陶瓷,以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为多。
尤其是在青瓷方面,有北宋的多嘴罐形青瓷瓶。
元代的花瓶、大盘等物,该馆还收藏有中国汉代陶器。
阿曼苏丹:阿曼苏丹马斯喀特博物馆藏有中国古瓷3000余件。
其中一件元青花飞凤牡丹纹瓷是马斯喀特老城博物馆的镇馆之物。
伊拉克:伊拉克巴格达阿尼亚西多博物馆,收藏有中国陶瓷2500余件,其中有珍贵的元青花、宋代龙泉窑青瓷和元代、明代龙泉窑青瓷。
二、欧洲法国: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
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0000件,仅占三成,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有6000件;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包括拿破仑掠来的艺术品。
总之,如今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四十万件之多。
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应有尽有。
卢浮宫博物馆馆藏中国历代陶瓷器约40000件,几乎涵盖了中国各时期的陶瓷。
有些甚至为国内罕见,尚还有一些为孤品。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陶瓷馆。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馆内目前收藏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圆明园菊花迷宫图》等。
《圆明园四十景图》局部,巴黎东方博物院。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
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馆内还收藏有圆明园艺术品珍品: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为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陀螺状,造型精美,画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图案种类各异,绚丽多彩、万紫千红,非常美观,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珍品。
收藏有中国历代陶瓷器10000余件。
陶器有自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壶、两汉的陶桶、北魏的骑马俑至唐三彩器等。
瓷器有晋朝的盘口瓶、南北朝的渣斗、唐朝的白釉碟、宋哥窑洗。
钧窑玫瑰紫洗、花盆等,元代的青花扁壶是其精品。
明代的瓷器、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就数不胜数。
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原意为“蓝色之泉”,在巴黎东南90公里处,法王路易六世时期(约公元1137年前后),这里最早开始兴建宫殿。
经过几代帝王的不断扩建,枫丹白露宫日益完善并富丽豪华起来。
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
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北京圆明园的文物。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
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0000多件。
英国: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的鲁塞尔大街上,原来是私人捐赠的图书馆,1754年购买现址的蒙塔古大厦为馆址,1759年首次向公众开放。
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厦基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古罗马式大厦,并捐赠了许多皇家藏品,成为今天的英国大英博物馆。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可谓广博,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堪称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
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的珍贵文物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