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药材
甲醇或乙醇提取,回收醇
浸膏
加水溶解
水溶液
分别以不同极性溶剂萃取 (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
石油醚层 (小极性)
氯仿层 乙酸乙酯层 (苷元)(大极性苷元
水层 正丁醇层(多糖等) (黄酮苷)
2020/6/20
及单糖苷)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2.碱提酸沉法 • 原理:酚羟基与碱成盐,溶于水;加酸后析出。 • 碱:常用Ca(OH)2,或CaO水溶液。 • 优点:可使含酚羟基化合物成盐溶解,另一方面可
2020/6/20
2020/6/20
基本要求
➢掌握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酸性判别 及鉴别方法;
➢熟悉 酚酸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 和应用;
➢
及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
谱学特征。
2020/6/20
2020/6/20
第一节 绪论
• 一、定义: •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碳相互连接
二、酸碱性
• 酸性:来源分子中的酚羟基;
• 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 。
• 酸性强弱的比较:取决于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 7,4′-OH > 7-或4 ′ -OH > 一般OHOH 3>' 5-OH
7
HO
O
OH
4'
2020/6/20
OH
3
5
OH O
(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
2020/6/20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4)镁盐 样 品 +醋 酸 镁 / M e O H
可 滴 在 滤 纸 上
呈 色
二氢黄酮(醇), 显天蓝色荧光, 有5-OH更明显
黄酮(醇)、异黄酮,显黄~橙、黄~褐色
(5)氯化锶
样 品 +S r C 1 2
绿 色 ~ 棕 色 º ~ 黑 色 Ú É«
( 邻 二 酚 羟 基 )氨 性 溶 液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三、显色反应
• (三)硼酸显色反应——鉴别5-OH黄酮和2 ′-查耳
•
酮在酸存在下,生成亮黄色。
• (四)碱性试剂
• NH3蒸气:颜色加深,可逆;Na2CO3反应不可逆 。
• 二氢黄酮遇碱开环:生成查耳酮,显橙黄色。
• 黄酮类有邻二酚羟基或3,4 ′-二羟基:在OH-中
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8
1
2' 3'
8
1
2' 3'
7
9 O 2 1'
4'
7
9 O 2 1' B 4'
AC
6
10
3 6' 5'
5
4
6
10
3 6' 5'
5
4
O
C6-C3-C6
二、生物合成途径及分类:
桂皮酸-莽草酸途径
2020/6/20
第一节 绪论
2020/6/20
OH
查耳酮 O
O O 异黄酮类
O O
2020/6/20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4.炭粉吸附法
药材甲醇提取物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 溶解度
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酸乙酯,乙醚等有
机溶剂中
苷: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中,糖链越长水溶
性越大。
水
• 黄酮(醇), 查耳酮:平面型分子
中
• 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型分子
溶
• 花色素:离子
解
H
度
增
O
加
H
2020/6/20
OH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实
加水 300m
例
l
搅拌下加 入石灰乳
调节 PH8-9
保持微 沸
30min
直火加热
2020/6/20
双层滤纸趁 热抽滤
滤液 残渣
在60-70度下,用 浓盐酸调PH3-4
静置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3. 离子交换
原理:酚羟基与碱成盐,溶于水;采用阴离子交 换树脂交换,加酸后析出,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
2020/6/20
使含COOH的果胶、粘液质、蛋白质等杂质形成沉 淀而除去。 • 注意:碱性不宜过强,以免破坏黄酮母核;
酸化时,酸性不宜过强,pH3~4即可,以免 形成(佯)盐而溶解。
2020/6/20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2.碱提酸沉法 操作 样 品O H -
提 取 液 过 滤H + 沉 淀 ( 黄 酮 类 )
槐花米 (15g)
O H CoAO O C
莽草酸途径
OH
糖
O
O O
黄酮 O
OH
OH
OH
O O
双氢查耳酮 OH
O OH
奥弄类
OH 双氢黄酮醇
OH 双氢黄酮
OH
O
OH + O
OH O
OH 黄烷醇
OH 花色素
OH
OH
O
黄酮醇
2020/6/20
第一节 绪论
例
HO
O
OH OH
OH O
OH
槲皮素
OH
OH
H
HO
O
OH
2020/6/20
Cl
O H2O
O
2%枸 橼 酸
褪色
O O
Zr O
Cl H2O
黄绿色络合物
不退色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2)铝盐
样 品+1% A lC l3 或 硝 酸 铝
黄 色 络 合 物 紫 外 下 有 荧 光
(3)铅盐
样 品 +1 % 醋 酸 铅 或 碱 式 醋 酸 铅 / H 2 O
黄 黄 ~ 红红 色 沉 淀
• 三糖:龙胆三糖,槐三糖 •2020/6/20 酰化糖:2-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 一、一般性状 • 形态:多为结晶,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 颜色:结构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因此化合物多有颜色。 • 黄酮(醇)及其苷:呈黄色-灰黄色 • 查耳酮:黄-橙色 • 二氢黄酮(醇):无色 • 异黄酮:微黄色 • 花色素可随着pH值的变化颜色有所不同: • 红色(pH<7),紫色(pH8.5),蓝色 (pH>8.5)
•
易氧化。生成由黄色、深红色至绿棕色沉淀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一、提取精制 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采取以下提取方法
化合物:极性——溶剂萃取 酸性——碱提酸沉 解离性—离子交换 碳粉吸附法
1. 溶剂萃取法
2020/6/20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H OH
(+)儿茶素
OH
HO
O
OH O
柚皮素
HO
O
O OH
大豆素
第一节 绪论 三、存在形式
• 多以苷的形式存在:O-苷和C-苷
• 苷中常见糖的种类:
• 单糖: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
•
李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醛酸
• 双糖:槐糖,龙胆二糖,芸香糖(Rha1—
• 等
6Glc),新橙皮糖(Rha1—2Glc)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三、显色反应
• (一)还原反应
•
HCl-Mg 反应
•
HCl-Zn
•
四氢硼钠(NaBH4)
•
为(+)的反应,颜色多为橙红-紫红
•
•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颜色反应
(1)锆盐
O O
OH O
2% ZrOCl2
O
OH O
OO 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