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牡丹亭
【好姐姐】 好姐姐】
通过杜丽娘对具体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抒发了哀怨之情。 通过杜丽娘对具体景物的感受,进一步抒发了哀怨之情。
三、文本赏析:《惊梦》 三、文本赏析:《惊梦》
【隔尾】 杜丽娘游园观景后的烦闷心情。 隔尾】 杜丽娘游园观景后的烦闷心情。 【山坡羊】 山坡羊】
这么心烦意乱、春情难排遣,突然伤春、徒怀幽怨。说 这么心烦意乱、春情难排遣,突然伤春、徒怀幽怨。 是因我天生丽质,有一列列名门仙郎可以从容挑选。 是因我天生丽质,有一列列名门仙郎可以从容挑选。那 又是什么良缘?我的青春却被抛得远远! 又是什么良缘?我的青春却被抛得远远!我的春困又有 谁见?只是疏懒腼腆。想我的幽梦飘向哪边? 谁见?只是疏懒腼腆。想我的幽梦飘向哪边?是否和春 光一起运行变迁?徘徊无奈,我这衷情又向谁言? 光一起运行变迁?徘徊无奈,我这衷情又向谁言?可恶 那剩余的岁月如何熬煎?除非问苍天! 那剩余的岁月如何熬煎?除非问苍天!
【乌夜啼】 乌夜啼】
杜丽娘在游园之前被春光吸引所生发的感情。 杜丽娘在游园之前被春光吸引所生发的感情。
【醉扶归】 醉扶归】
杜丽娘沉浸于华美服饰和惊人丽质的自我欣赏中。 杜丽娘沉浸于华美服饰和惊人丽质的自我欣赏中。
【皂罗袍】 皂罗袍】
杜丽娘观看园景时由喜转悲、由叹转怨的情怀。 杜丽娘观看园景时由喜转悲、由叹转怨的情怀。
四、思想文化价值
杜丽娘形象
丽质天生,聪慧过人; 丽质天生,聪慧过人; 热爱自然,热爱自由; 热爱自然,热爱自由; 情感丰富,追求个性解放。 情感丰富,追求个性解放。
《牡丹亭》的文化价值 牡丹亭》
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 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对摧残情性的 为情而死 的故事 封建礼教作了尖锐的批判,倡扬以情抗理, 封建礼教作了尖锐的批判,倡扬以情抗理,反对程朱理 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透露出崇尚 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透露出崇尚 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的时代精神 的时代精神, 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的时代精神,对于正在兴起的 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惊 梦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明代伟大戏剧家。 汤显祖,明代伟大戏剧家。生 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 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卒于明神 宗万历四十四年。 宗万历四十四年。 临川四梦
↓
玉茗堂四梦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惊梦》选自明代戏曲家 惊梦》 的传奇作品《牡丹亭》 的传奇作品《牡丹亭》。 2.《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 还魂记》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3. 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谁家院! 谁家院! ,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4.良辰美景奈何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 5.则为你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
二、主要人物与情节
南安太守杜宝 小姐杜丽娘 师傅陈最良 丫鬟春香 书生柳梦梅 闺塾 游园 写真 婚走 梦柳 拾画 团圆
三、文本赏析:《惊梦》 三、文本赏析:《惊梦》
【绕池Hale Waihona Puke 】 绕池游】 【步步娇】 步步娇】
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杜丽娘游园前对镜梳妆时的内心活动。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4.对下列曲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对下列曲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对下列曲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②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③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A.谐音 A.谐音 衬托 对偶 用典 C.双关 C.双关 衬托 通感 对偶 B.双关 B.双关 比喻 拟人 对偶 D.谐音 D.谐音 比喻 借代 用典 )。
五、艺术特点
3.曲词尖新工巧,绚丽多彩,富于诗情画意。 3.曲词尖新工巧,绚丽多彩,富于诗情画意。 曲词尖新工巧
曲词:无论写景、抒情、表白与沉思,无不缠 曲词:无论写景、抒情、表白与沉思, 绵悱恻,惊心动魄。 绵悱恻,惊心动魄。 修辞:谐音、双关、拟人、比喻、衬托、通感, 修辞:谐音、双关、拟人、比喻、衬托、通感, 皆恰到好处,含蓄优美。 皆恰到好处,含蓄优美。 用典:化用成语和前人诗词曲名句,华美雅丽, 用典:化用成语和前人诗词曲名句,华美雅丽, 声情并茂,不见斧痕。 声情并茂,不见斧痕。
【山桃红】 山桃红】
只为了你如花一般娇美的眷属,和那似水一样流逝的华 只为了你如花一般娇美的眷属, 我在这边寻寻觅觅,到处都找遍; 年,我在这边寻寻觅觅,到处都找遍;你却在深闺里顾 影自怜。( 。(合 是在哪里曾经相见?彼此凝望, 影自怜。(合)是在哪里曾经相见?彼此凝望,俨然相 难道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春光里相逢却默无一言? 识,难道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春光里相逢却默无一言?
五、艺术特点
2.成功地刻画人物心理 2.成功地刻画人物心理 层次丰富
游园前:矜持娇羞,寂寞苦闷。 游园前:矜持娇羞,寂寞苦闷。 游园时:惊诧感慨,悲叹幽怨。 游园时:惊诧感慨,悲叹幽怨。 游园后:向往爱情,因爱而喜。 游园后:向往爱情,因爱而喜。
手法多样
描写外貌行止,以显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描写外貌行止,以显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描写景物春光,以烘托反衬人物的情感心理。 描写景物春光,以烘托反衬人物的情感心理。 直接倾诉与间接表现结合,以突出人物情感。 直接倾诉与间接表现结合,以突出人物情感。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3.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 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 烦闷无端。 定,烦闷无端。 B.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 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 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 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步香 闺怎便把全身现” 闺怎便把全身现”。 C.进园后,她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花容月貌赛过 进园后,她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 春景,则又心花怒放。 春景,则又心花怒放。 D.忽然传来了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杜丽娘情绪一落 忽然传来了生生燕语、呖呖莺歌, 千丈,鸟儿的成双成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 千丈,鸟儿的成双成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她怏怏 而去,结束了游园。 而去,结束了游园。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2.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也看出杜丽娘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也看出杜丽娘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作者巧妙地利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晴丝” 情思”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用“晴丝”与“情思”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C.“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写杜丽娘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的的羞涩、娇美之态,表现闺媛心理的微妙变化。 的的羞涩、娇美之态,表现闺媛心理的微妙变化。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春光如此之美却无人发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现欣赏。 现欣赏。
五、艺术特点
1.本出在全剧中的重要作用 1.本出在全剧中的重要作用 《惊梦》一出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为因 惊梦》一出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 梦生病直至伤春而亡的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梦生病直至伤春而亡的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这出戏构思新奇,匠心独运,此前的所有笔墨 这出戏构思新奇,匠心独运, 都是为它而巧作安排, 都是为它而巧作安排,此后的情节又都是围绕 它而展开。可以说,无此一出,便无《 它而展开。可以说,无此一出,便无《牡丹 亭》。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三、简析题 1. 杜丽娘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杜丽娘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惊梦》一出在全剧中的艺术作用如何? 惊梦》一出在全剧中的艺术作用如何? 3.《惊梦》一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杜丽娘的心 惊梦》 理与情感? 理与情感? 四、课外写作 将《惊梦》中的“游园”部分改写成800-1000字的 惊梦》中的“游园”部分改写成800 1000字的 800散文故事。 散文故事。
【研习与思考】 研习与思考】
二、选择题 1.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煞年光遍”:意谓使人眼花缭乱、令人讨厌的 乱煞年光遍” 意谓使人眼花缭乱、 春光到处都是。 春光到处都是。 B.“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形容空虚、寂寞、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形容空虚、寂寞、 无聊、苦闷的心情。 无聊、苦闷的心情。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概括地描绘春天景色变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D.“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花开太迟, 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牡丹花开太迟, 难作春花之首,喻自己的青春被耽误。 难作春花之首,喻自己的青春被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