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理气剂习题

第十一章 理气剂习题

第十一章理气剂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 越鞠丸的功效是()A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B 行气解郁C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D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E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2.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以何郁为主()A.湿郁 B.火郁 C.气郁D.痰郁 E.食郁3.越鞠丸的君药是()A.川芎 B.香附 C.苍术 D.山栀 E.神曲4. 越鞠丸的主治不包括()A.饮食不消 B.嗳腐吞酸 C.脘腹胀痛 D.恶心呕吐 E.心胸烦热5. 越鞠丸证的病机要点是()A.肝气郁滞 B.脾胃气滞 C.肺脾气滞 D.肝郁脾虚 E.肝郁化火6.主治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者宜选用()A 瓜蒌薤白白酒汤 B瓜蒌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D 枳实消痞丸E 半夏厚朴汤7.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功用是()A.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B.通阳散结,行气宽胸 C.通阳散结,祛痰下气D.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E.通阳散结,行气止痛8. 除下列何项外,皆为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主治证候 ( )A.胸满而痛 B.胸痛彻背 C.舌苔白腻 D.喘息咳唾 E.不能安卧9. 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的病机,所涉及的脏腑是()A.心、肝、脾 B.肝、肺、胃 C.脾、肺、肾D.肺、肾、小肠 E.肝、胃、大肠10.半夏厚朴汤的君药是()A.半夏 B.厚朴 C.茯苓 D.生姜 E.苏叶11. 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是()A.橘皮竹茹汤 B.半夏厚朴汤 C.苏子降气汤D.柴胡疏肝散 E.越鞠丸12. 不属于半夏厚朴汤主治证候的是( )A.咽中如有物阻B.咯吐不出C.吞咽不下 D.脘腹疼痛E.或咳或呕13.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A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B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C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D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E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14.半夏厚朴汤中苏叶的作用是()A 解表B 醒脾C 发汗 D散寒 E 舒肝15. 下列方剂组成中,干姜与生姜共有的为()A 暖肝煎B 天台乌药散C 苏子降气汤 D 厚朴温中汤 E 枳实消痞丸16. 症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治宜选用()A.越鞠丸 B.枳实消痞丸 C.四磨汤D.厚朴温中汤 E.半夏厚朴汤17. 以下不属于厚朴温中汤主治证候的是()A.脘腹胀满 B.脘腹疼痛 C.恶热喜冷 D.不思饮食 E.舌苔白腻18.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二方在组成上均含有()A.厚朴、橘皮 B.干姜、甘草 C.人参、生姜 D.干姜、人参E.茯苓、甘草19. 患者心胸胁肋脘腹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治宜选用( )A.柴胡疏肝散 B.金铃子散 C.龙胆泻肝汤D.枳实消痞丸 E.逍遥散20. 金铃子散的主治证是 ( ) A.肝郁脾虚证 B.肝火犯胃证 C.肝气郁滞证D.肝郁化火证 E.肝郁血虚证21.天台乌药散的配伍体现了下列何项()A行气药与补气药配伍 B 行气药与温里药配伍 C 行气药与散寒药配伍D 行气药与化痰药配伍E 行气药与养阴药配伍22. 天台乌药散的功用不包括( )A.散寒B.行气C.止痛D.疏肝 E.活血23. 不属于天台乌药散主治证的是( )A小肠疝气 B少腹痛引睾丸 C睾丸偏坠肿胀 D喘咳痰多 E苔白脉弦24. 具有行气止痛,软坚散结功用的方剂为()A 橘核丸B 金铃子散C 厚朴温中汤D 暖肝煎E 半夏厚朴汤25.肝肾虚寒,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宜选用()A 天台乌药散 B加味乌药汤 C 厚朴温中汤 D 暖肝煎 E 良附丸26.以肉桂、小茴香为君药的方剂是()A 加味乌药汤 B苏子降气汤 C暖肝煎 D天台乌药散 E厚朴温中汤27. 除何方外,其主治均与痰有关()A暖肝煎 B半夏厚朴汤 C旋覆代赭汤 D苏子降气汤 E 越鞠丸28.患者喘咳痰多,短气,胸膈满闷,腰疼脚软,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滑,治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麻杏石甘汤 C.止嗽散 D.苏子降气汤 E.定喘汤29.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A.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B.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C.降气平喘,补肺益肾,D.降气定喘,清热平喘 E.止咳平喘,化痰润肺30. 苏子降气汤组成中不含有 ( )A.紫苏叶 B.紫苏子 C.生姜D.干姜 E.甘草31.苏子降气汤主治病证的病机是()A 痰热内蕴 B胃虚有热,气逆不降C上实下虚 D 肝气郁滞 E 肝肾不足32.苏子降气汤与小青龙汤共有的药物是()A苏子 B麻黄 C厚朴 D前胡 E半夏33. 定喘汤中用以清泻内蕴之肺热的药物是 ( )A.石膏、知母 B.桑白皮、地骨皮C.桑白皮、黄芩 D.地骨皮、黄芩E.黄芩、黄连34. 麻黄与白果在定喘汤中的配伍关系是()A.升降配伍 B.散敛相合 C.温清并用 D.补泻兼施 E.相须为用35.定喘汤所治哮喘的病机要点是()A.外感风热,内有痰浊 B.外感风寒,内有寒饮 C.痰热内蕴,风热外束D.痰热内蕴,风寒外束 E.外感风热,内有寒饮36.融宣、降、清、收于一方的方剂是()A.小青龙汤 B.麻杏石甘汤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止嗽散37.功能宣降肺气,清热化痰的方剂是()A.麻杏石甘汤 B.定喘汤 C.泻白散 D.清气化痰丸 E.苏子降气汤38.定喘汤的君药是()A.麻黄、杏仁 B.苏子、杏仁C.苏子、半夏D.苏子、款冬花 E.麻黄、白果39.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A苏子、半夏、杏仁 B 苏叶、半夏、生姜 C 苏子、半夏、甘草D苏子、甘草、杏仁 E苏子、苏叶、半夏40.定喘汤的功效是()A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C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D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E降逆止呃,益气清热41.患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治宜选用 ( )A.半夏泻心汤 B.橘皮竹茹汤C.半夏厚朴汤D.旋覆代赭汤 E.丁香柿蒂汤42.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功用的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 B.橘皮竹茹汤 C.旋覆代赭汤 D.定喘汤 E.丁香柿蒂汤43.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含有()A.甘草、大枣 B.生姜、半夏 C.人参、大枣 D.半夏、干姜E.人参、甘草44.旋覆代赭汤的主治不包括 ( ) A.呃逆 B.呕吐 C.脘腹痞闷D.腹痛喜按 E.嗳气45.具有化痰散饮,和胃降逆功效的方剂是()A 小半夏汤 B大半夏汤 C 金铃子散 D 良附丸 E 暖肝煎46.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的方剂是()A 枳实消痞丸 B苏子降气汤 C旋覆代赭汤 D橘皮竹茹汤 E丁香柿蒂汤47. 在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A 旋覆花B 代赭石C 半夏D 人参E 生姜48.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中相同的药物是( )A.半夏、生姜 B.生姜、大枣 C.竹茹、生姜 D.生姜、橘皮E.生姜、柿蒂49.橘皮竹茹汤的功用是 ( )A.降逆止呕,益气和胃 B.降逆止呕,益气温中 C.降逆止呃,益气清热D.降逆止呕,益气养阴 E.降逆止呕,益气祛痰50.胃虚有热,气逆下降,呃逆或干呕者,宜用( )A 旋复代赭汤B 橘皮竹茹汤C苏子降气汤 D 丁香柿蒂汤E 半夏泻心汤51.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宜用( )A 旋复代赭汤B 橘皮竹茹汤 C苏子降气汤 D 丁香柿蒂汤E 半夏泻心汤(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

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准确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1.越鞠丸的组成药物有( )( )( )( )( )A香附 B川芎 C 苍术 D 神曲 E栀子2.以下方剂组成中含有半夏的有( )( )( )( )( )A 定喘汤 B旋覆代赭汤 C苏子降气汤 D 半夏厚朴汤 E厚朴温中汤3.金铃子散由下列哪些药物组成( )( )( )( )( )A 高良姜 B小茴香 C川楝子D 香附 E玄胡索4.以下方剂含有川楝子的有( )( )( )( )( )A 暖肝煎B 橘核丸C 柴胡疏肝散 D 金铃子散 E 天台乌药散5.天台乌药散与橘核丸共有的药物( )( )( )( )( )A 小茴香B 橘核C 川楝子D 木香E 桃仁6.天台乌药散中川楝子用巴豆炒的用意是( )( )( )( )( )A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作用 B制约川楝子辛热之性 C杀虫止痛D 滋阴疏肝 E制约川楝子苦寒之性7.暖肝煎的君药 ( ) ( ) ( ) ( )( )A 当归B 乌药C 小茴香 D枸杞子 E 肉桂8. 苏子降气汤与小半夏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有 ( )( )( )( )( )A苏子 B半夏 C 生姜 D 杏仁 E甘草9.苏子降气汤中具有是温补下元的药物是( )( )( )( )( )A当归 B肉桂 C半夏 D 厚朴 E 苏子10. 当归在苏子降气汤中的作用是( )( )( )( )( ) BDEA.引血归经 B.养血补肝 C.消肿止痛 D. 治“咳逆上气” E. 温补下虚11.苏子降气汤与暖肝煎所共有的药物为 ( )( )( )( )( )A 厚朴B 肉桂C 半夏D 当归E 前胡12.定喘汤的臣药是( )( )( )( )( )A 杏仁 B白果 C款冬花 D 半夏E 苏子13.厚朴温中汤与半夏厚朴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A甘草 B生姜 C茯苓 D厚朴 E陈皮14.以下属于旋覆代赭汤主治的是( ) A.噫气不除 B. 反胃呕逆C. 心下痞硬D. 吐涎沫E. 舌红嫩15.均有降逆止呕,益气养胃之功,同治胃虚气逆之证的方剂是 ( ) A.小青龙汤 B.丁香柿蒂汤 C.厚朴温中汤D.橘皮竹茹汤 E.旋覆代赭汤二、填空1.越鞠丸主治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六郁证。

2.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又名______。

3.半夏厚朴汤主治______。

4.金铃子散出自______。

5.主治七情所伤,肝气郁结证的方剂为______。

6.暖肝煎主治______。

7.暖肝煎功效是______。

8.苏子降气汤原名______。

9.橘皮竹茹汤出自______。

10.橘皮竹茹汤的病机为______ 。

11.橘皮竹茹汤主治 _____ 。

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2.C3.B4.E5.A6.C7.C8.E9.B10.A11.B12.D13.D14.E15.D16.D17.C18.B19.B20.D 21.C22.E23.D24.A25.D26.C27.A (答案分析:暖肝煎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其病机为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其主治与痰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