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现状与发展特点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
西方医学界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针灸研究情况的了解,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并开始接触到针灸临床实际。
很多人还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重要力量。
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创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公布43种针灸适应症,制订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制订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开展针灸教育与研究工作,国际针灸教育出现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1.1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进行的针灸理论研究,其着眼点侧重于两大方面即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经络腧穴研究。
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针灸的基本作用展开的,包括针灸对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作用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
研究资料表明,针灸的调整作用是最根本的作用,它贯穿于所有作用之中。
经络腧穴研究,是通过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学术界对经络现象的客观性基本上取得共识,但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则存在着神经论与非神经论的根
本分歧。
1.2 针灸方法不断创新
在针灸临床当中,以毫针和艾灸为主的传统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在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电针、电热针、磁极针、耳针、头皮针、面针、穴位注射、针刀疗法、药物贴敷、俞穴药物离子导入以及生物全息诊疗法等。
1.3临床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症已从上个世纪的200多种上升到800种左右,其中约30%-40%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与针灸治疗。
事实证明,针灸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还可以治疗某些疑难病、器质性疾病和急性病。
国际上有一部分人以为针灸只适用于治疗疼痛和瘫痪,实则是对针灸医学的很大误解。
3.针灸医学的发展前景
从针灸发展史来看,现代针灸医学将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将沿着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发展,并将对医学乃至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
3.1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世纪将是针灸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并推动临床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时代。
针灸理论研究,将以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
其主要成就,将是对经络实质的解谜,随着研究的进
一步深入,与经络学说密切相关的“气”的理论将相继得以科学阐明,经络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关系也将更加明朗,在此基础上必将构筑起一座新的针灸理论框架。
3.2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络与“气”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医学中采用的望、闻、问、切诊法将有质的飞跃,各种诊断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性将得以进一步提高,极有可能产生出来更高层次的更精密的经络诊断技术与精气检测技术,从而被医学界广泛接受。
在临床治疗方面,人们不仅要求用针灸治疗诸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希望能用针灸帮助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病。
通过积极推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使各种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具有横向可比性,而且随着经络研究的突破,针灸疗效将会不断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