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3循环语句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循环语句.二.研探新知
探究一:直到型循环语句
思考1: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
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
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
第1页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1.2.3循环语句
课标要求
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2.学会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
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
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利用循环语句表达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a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算法分析:与前面不同的是,本例要求连续输入11个自变量的取值.并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自变量x的值.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第三步,输出y.
第四步,记录输入次数.
1?i
0?S
WHILE100??i
iSS??
1??ii
WEND
PRINTS
END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课后
反思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4
3
第4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五步,判断输入的次数是否大于11.若是,则结束算法;
否则,返回第一步.
显然,可以用计数变量n(1≤n≤11)记录次数,通过
循环结构来实现算法.程序框图如下图:
程序:
三.随堂练习
P32练习1. 2.
教
学
小
结
(1)学会两种循环语句的应用.
(2)熟练应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计算机程序,巩固算法应用.
先执行先执行DO和UNTIL之间的循环体,再对UNTIL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继续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UNTIL语句之后的语句.
1
第2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有如下算法:
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
1?i
0?S
DOiSS??
1??ii
LOOP UNTIL100?i
PRINTS
ENDx=20DOx=x-3LOOP UNTILx<0
PRINTx
END
河北武邑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2
第3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x=1
WHILEx∧2<1000
PRINT
x=x+1WEND END
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
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
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又有如下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
重点
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
难点
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语句。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
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
第三步,S=S+i.
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
你能利用WHILE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思考4: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
什么问题的算法吗?
探究二:理论迁移
【例8】修改前面编写过的求函数3024323????xxxy的值的程序,连续输入11个自变量的取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计算S+i,仍用S表示.第三步,计算i+1,仍用i表示.
第四步,判断i>10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S,结束算法;
否则,返回第二步.
你能利用UNTIL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
思考4:在下面的程序运行中,
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是多少?
探究二:当型循环语句
思考1: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