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难点全覆盖练习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4题;共48分)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A. 碳B. 硅C. 磷D. 碘2.2015年3月,首批石墨烯手机在渝发布。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材料。
下列对该材料描述错误的是()A. 化学式可表示为CB. 具有可燃性C. 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D. 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 它们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C. 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D. 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5.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CO2、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 氧气与臭氧B. 干冰与冰C. 银和水银D. 水与双氧水8.下列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④9.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B. 瓶中液面上升C. 注射器内有液体D.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送入药品B. 存放二氧化碳C. 检验二氧化碳D. 验满二氧化碳11.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A. H2B. N2C. O2D. SO21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B.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D. 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13.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CO与CO2都会污染环境B. 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 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D. 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 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5.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 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 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 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16.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1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 固体二氧化碳被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1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二氧化碳是能加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气肥C. 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CO2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D. 干冰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19.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20.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装置是()A. B. C. D.21.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②可用于制CO2B. 装置①②可用于制O2C.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H2D. 装置③④可用于收集O222.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A. B. C. D.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
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④③②⑤D. ①②④③⑤24.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 装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用于制取氧气C.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色无毒气体D. 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2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氖气④氮气⑤木炭⑥细铁丝。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作为冬天取暖燃料的是________ ;(3)通电时能作为有色光的是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 ;(5)炼钢、气焊、航天、医疗等行业均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 ;(6)不能在空中燃烧,但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是________ ;26.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请回答:(1)________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做钻头。
(2)利用木炭的________性,能把氧化铜中的铜冶炼出来。
(3)CO2能促进植物的________作用,从而提高蔬菜产量,但CO2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导致________,从而使全球变暖。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28.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3)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 .29.H2、CO2、CO、CH4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具有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之处(其他三种物质在这一点上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按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三、解答题(共1题;共5分)30.现有三瓶气体已失去标签,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四、实验探究题(共15题;共140分)3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①中现象________,②中现象________,请你写出试管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
32.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如图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是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时,试管②中立即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
(3)继续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停止加热,要等试管①冷却后才能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来,其原因是________。
3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甲组同学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氢气,因盐酸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气体不纯,现欲制备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纯净的氢气,回答下列问题: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②反应装置中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锌与稀盐酸混合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无法判断”之一)(2)乙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固体样品(C xHy)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C1→G→C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
使该有机物固体样品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C1,利用C2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算出的该有机物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③仪器G的玻璃管中放入一定质量的有机物固体样品,有机物样品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C2质量增加ag,仪器D质量增加bg,则试推算该有机物样品(C xHy)的化学式中x、y的比值:x/y=________.(用含a 和b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