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四、小学教育科研的原则
• (一) 教育性原则 • (1)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内容要符合教育 目的的要求,应具有教育意义,不能进行任何 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 (2)小学教育科研的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学 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能为研究的需要随 便增加学生负担,加大家长支出,耽误学生学 习,影响学生成绩。
• 一、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定义 • 二、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类别 • 三、小学教育科研的程序 • 四、小学教育科研的原则
一、什么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 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 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 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 实践活动。
“我想提高,我想 进步,谁来帮助 我?!”
基础教育研究
• • • • • • • • • • • 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评价监控研究; 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现状和对策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 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 学生校外学习状况研究;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机制研究; 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研究;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配合研究等。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课程学习内容
• 第一章 小学教育科研方 • 第六章 观察法及行 动研究 法概述 • 第七章 调查法 • 第二章 课题选择 • 第八章 测验法 • 第三章 文献检索 • 第九章 实验法 • 第四章 数据处理 • 第十章 教育评价 • 第五章 样本抽取 • 第十一章 成果表达
第一章
概述
三、小学教育科研的程序
• 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通常包括以下 几个阶段: • 选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收集 与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论文五个 步骤。
• 选择课题——文献综述——形成假设— —选择方法——变量分析——选择被 试——制定方案——资料整理——得出 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 • • • • • • • • 重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民办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相关教育指标体系研究;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 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高等学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资源优化与结构布局战略研究; 西部地区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研究;终身教育体制 与机制建设研究; •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等。
• (一) 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 用研究。 • (二) 按研究的方式可分为理论研究、实 验研究、追因研究和调查研究。 • (三) 按研究的时序可分为历史研究、现 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
• (四)按照普遍程度和适用范围:哲学 方法、思维方法和具体方法
• 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 和演绎类比、系统思维 • 具体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 实验法、个案法、行动研究等
(一)科学研究与经验总结的 区别和联系
• • • • 1.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的活动。 2.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科学研究是一种揭示规律的活动 4.科学研究是一种对已有规律不断进行 检验的活动 • 5.科学研究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
(二)小学教育科研与一般科 研的区别和联系
• 小学教育科研具有 动态化、社会化、儿童化的特征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本质属性
• 首先,教育科研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 过程,是人们进一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 观规律的活动。这也是教育科研的本质和目的。 • 其次,教育科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 第三,教育科研的结果是获得新认识,形成科 学的结论,即形成科学的理论或观点。
二、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类别
(二) 客观性原则
• (1) 必须全面、真实、系统地占有材 料。 • (2) 研究者要坚持客观的态度,收集 资料、分析资料要客观。
(三)系统性原则
• 我们还应当看到小学教育科研本身就是 一种系统的研究探索活动。因而,小学 教育科研要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 科学的方法,周密的组织,合理的程序 和步骤,构成一个规范的பைடு நூலகம்学的探索活 动系统。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 • • • • • • • • • • • • • • 重大教育决策评估研究; 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教育管理体制“管办评”分离改革研究; 教育督导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 高考社会化可行性及实施途径研究;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研究; 教育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研究; 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及管理研究; 教育法律纠纷的特点与应对机制研究; 教育行政执法的手段与效能研究等。 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研究; 免费师范生培养和使用机制研究;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机制研究等。
选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个体 或群体); 二是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一)选题的意义
• 选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 • 选题决定着教育科研的方向和水平 • 选题标志着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教育科研选题的来源
• 1.从教育理论出发产生课题 • 从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中提出课题
• 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领域寻找课题 • 从国内外教育比较中提出课题
•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五)创新性原则 • (六)定性研究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五、小学教育科研的规则
• • • • • • (一)尊重研究对象 (二)尊重客观事实 (三)尊重科学规程 (四)尊重合作伙伴 (五)尊重知识产权 (六)尊重自身价值
第二章
课题选择
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 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和 确定问题。
2.从教育实践出发产生课题
• 从社会的变革发展中寻找研究课题 • 从教育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中寻找课题 • 从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寻中和发现课题
教育基本理论
• • • • • • • 素质教育实践的理论建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改革经验研究;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教育思想研究; 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基础作用研究; 教育法制理论研究; 当代社会教育两大功能关系研究; 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