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史工具书》教学大纲

《文史工具书》教学大纲

《文史工具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
课程名称:文史工具书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古代文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熟悉文史学科中的各种工具书,熟练掌握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是文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

本课程通过介绍各种文史工具书的种类、使用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独立查阅各种文史工具书的方法,能够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得本专业学生能够熟悉各种文史工具书的类别和编排方式,能够熟练的利用各种文史工具书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具备利用文史工具书开展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利用文史工具书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概论的学习,使得学生明白作为文史专业的本科学生,熟悉各种文史工具书的类别,掌握各种文史工具书的检索方式,利用文史工具书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个文史专业本科生必备的基本专业素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文史工具书的不同类型,明白各种文史工具书的不同编排方式,知道文史工具书在开展自主学习和独立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史工具书的功用。

难点:文史工具书的编排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史工具书的性质和功用
第二节文史工具书的类型
第三节文史工具书的编排法
第二章基础文献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史工具书的具体作用,让学生具备自己需要检索的对象自己选择合适工具书的能力。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丛书、总集和全集、地方志、档案史料和资料汇编、宗教文献、出土文献、报刊的不同性质和在文史研究中的各自作用,使得学生具备根据自己的考查的对象挑选合适工具书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文史工具书的作用。

难点:宗教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利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丛书
第二节总集和全集
第三节地方志
第四节档案史料和资料汇编
第五节宗教文献
第六节出土文献
第七节报刊
第三章文史工具书的鉴别和选用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工具书也有学术价值高低的不同,挑选使用学术价值较高的工具书,有利于获得益处。

反之,使用学术价值较低的工具书,只会事倍功半。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鉴别各种类型工具书学术价值高低的能力,学会根据自己的考察对象选用合适的文史工具书。

3.重点与难点:
重点:鉴定学术价值较高的工具书的方法。

难点: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鉴别和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工具书指南
第四章辞书
1.教学基本要求:
在古代文献的学习中,学生首先碰到的就是文字的障碍,因此,熟练掌握古代的字书的检索方式,能够利用辞书解决阅读古代文献的文字障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古代字书的发展历程,现代语文词典的类别,了解古代字书的编排方式,能够利用古代字书检索自己需要检索的字词。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字典和辞典的区别。

难点:古代字书的编排方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古代字书
第三节语文词典
第四节百科词典
第五节专名词典
第五章类书和百科全书
1.教学基本要求:
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
备查检,类书是查阅古代文学中典故的重要参考资料。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类书的性质,明白类书的编排方式,学会利用类书查阅古代诗歌和散文中蕴涵的典故。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类书的性质。

难点:类书的编排方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类书
第三节政书
第四节百科全书
第六章书目
1.教学基本要求:
书目,是指图书的目录。

是一批图书的目录式排列,也称文献目录、图书目录。

指导人们读书学习,还指明回答那些书需要先读,那些书可以后读,而且还能告诉你那些书需要仔细读,哪些书只要一般浏览。

它还能记录一个国家的全部图书;反映某个著名人物一生的著作;报道某一学科有什么书;即在图书的收藏情况等。

引导学生重视书目的作用,重视书目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书目的性质,明白书目的编排方式,学会利用书目开展自主学习,并培养利用书目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书目的发展历史。

难点:书目的分类体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综合性书目
第三节专科书目
第七章表谱和图录
1.教学基本要求:
表谱是以表格、谱系、编年等形式反映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工具书。

它主要用于查考时间对照、人物、史实基本情况、地理等资料,具有将表列事件化繁为简,便于说明与事件之纵横相关问题,使人能够一目了然。

按事物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表册工具书,是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的总称。

表谱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用简明的表格、谱系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精要、便览、易查等特点。

熟练的使用表谱,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表谱和图录的性质,明白表谱的编排方式,学会利用表谱和图录查核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录的编排方式。

难点: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表谱
第三节图录
第八章查人物资料
1.教学基本要求:
古代文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古代历史人物生平的研究,因此教导学生熟练使用文史工具书查阅古代人物的生平资料,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古代人物姓名和字号的关系,能够熟练的使用文史工具书查阅古代人物生平资料。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历史人物生平资料的检索。

难点:历史人物姓名和字号的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查考历史人物名号
第二节查古今人物生平简介
第三节查检历史人物传记资料
第四节查检人物研究资料
第九章查古今地名
1.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的地理名称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了解古代地理名称的现代方位,有利于在学生的思维中构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地理方位系统。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文史工具书掌握查阅古代地理名称。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地理的古今沿革,明白古代地理名称的现代位置。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的古今沿革。

难点:地理名称的古今差异。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查考历史地名
第二节查考地理沿革
第十章查考纪年历日和历史事件
1.教学基本要求: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

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熟练的将传统的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的特点,能够熟练的将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历代的纪年法。

难点:干支纪年和公元的换算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法和纪年法
第二节中国史历日的查考和推算
第三节查考历史事件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内容课时备注
1 概论 4 讲授
2 基础文献 4 讲授
3 文史工具书的鉴别和选用
4 讲授
4 辞书 2 讲授
5 类书和百科全书 2 讲授
6 书目 4 讲授
7 表谱和图录 2 讲授
8 查人物资料 4 讲授
9 查古今地名 4 讲授
10 查纪年历日和历史事件 2 讲授
合计32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文史工具书概论》主编:赵国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参考书:
1.《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主编:王明根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文史工具书手册》主编:朱天俊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执笔:甘良勇
审定:马建华左攀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