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1、电视栏目定位包括哪些:栏目的对象定位、栏目的内容定位、栏目的形式定位。
2、电视栏目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划分:电视纪录片式、电视访谈式、电视杂志式。
3、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1)按报道内容可分为:新闻性专题、社教性专题。
(2)按报道形式可分为:纪实型专题、写意型专题、政论型专题、调查型专题。
4、电视专题节目的写作风格:叙述性话语、抒情性话语、议论性话语。
5、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前进式纪录、过程式纪录、观察式纪录。
6、专题片议论方法有:(1)先议后叙(2)先叙后议(3)夹叙夹议。
7、记者(或主持人)出镜点评方式:(1)提问式评论(2)现场点评(3)演播室点评8、电视调查报道结构方式:(1)悬念式结构(2)推理式结构(3)混合型结构9、杂志型新闻栏目组合方式:事件组合式、栏目组合式。
10. 电视社教节目从总体上可分为:公共型和对象型社教节目。
11、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人包括: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有些对话节目无现场观众)。
12、电视新闻栏目形态:集纳型、杂志型、专题型、谈话型。
13、电视栏目编排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三项基本原则。
【填空】1、电视栏目外部影响因素:栏目的接受者因素、媒体的竞争者因素、媒体的控制者因素。
2、电视专题根据报道形式可分为?报道内容可分为?(多选3)3、叙事型电视专题结构方式有:中心线串联式、逐层递进式、放射式、漫谈式。
4、纪录片创作模式或风格有:格里尔逊式、真实电影式、访问式和反射式。
5、政论片具体特性,可以分为哪几种政论片:论证性,思辨性,评述性6、电视调查报道,根据调查目的不同分为:揭露性调查和揭示性调查;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为:人物调查,事件性调查,主题性调查。
7、成功的谈话节目离不开的三大要素:谈话人、谈话话题和谈话方式。
8、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叙事型谈话节目和议论型谈话节目。
9、议论型谈话节目又根据谈话的方式、话题的设计可分为:讨论型谈话和辩论型谈话。
10.电视节目的三大支柱:新闻类、文艺类和社教类节目。
11.全盘式节目安排也被称为“横带式”或“水平式”节目安排。
12.《快乐大本营》属于电视娱乐节目。
【名词解释】(9个)1、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的电视节目,它与综合节目相对应,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主要类别。
专题节目在内容上能对某一主题作较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在形式上可以集电视各种表现手法、技法之大成,因而它被认为是具有电视特色,较能发挥电视优势的节目。
2、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而电视栏目,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节目的编排形式,是电视传播内容的基本单位。
因此,人们在习惯上常把栏目叫做节目。
电视栏目具有系统性、固定性、综合性的特征。
3、叙述视角和新闻视角叙述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述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曰,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对故事叙述者而言。
新闻视角:在新闻报道中,有一个与叙述视角相近的概念——新闻角度或新闻视角。
新闻视角是指记者在采写报道新闻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对被讲述的新闻故事而言。
4、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是所有纪实性电视节目的母体。
从广义上来讲,一切采用纪实手法的节目形态都是电视纪录片在具体节目形式中的运用,电视纪录片可以说是当代电视节目最主要的表现形态。
)格里尔逊式:格里尔逊式又称直接宣导式,这个模式是以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而命名的。
这种模式把纪录片当成了传播与劝服的工具,认为它是一种直接宣传的手段。
其特点是,影片内容重视社会功用,形式上依靠解说词来配合画面,强调把电影用于教育和宣传的目的。
5、电视新闻栏目化指把电视新闻节目分成多个专栏的编排方式和播出方式,并在电视媒体中普遍运用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确定栏目化意识,即强调栏目的类型化、个性化在新闻栏目策划制作中的思维指向作用。
6、电视栏目编排即节目组合的艺术、时间分割的艺术。
日本学者上藤竹晓认为,从广义上讲,电视节目编排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在自己的主体立场上,对作为电视传播机构最后的产品——节目的各种条件予以选择和决定的一切活动。
从狭义上讲,是指决定具体的节目、播送时间、播送顺序和播送结构等。
7、政论型电视专题指一种泛政治化的政论片,它包括社会问题评说,政治宣传,文化批评,甚至是经济评论。
这些评论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进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
8、公共舞台类娱乐节目是以观众自我抒发、自我表现为目的,提供观众表演空间、满足观众表演欲望的娱乐性节目。
观众在对他人的自我表现中会产生一种同质共振,获得替代性的表演愉悦。
这类节目的策划与运作的关键在于:展示环节与竞技规则的设计。
9、益智游戏节目(在国外叫做Game /Quiz Show)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物资奖励或奖金,在一定规则下,大多由普通百姓参与,偶尔有明星参与的智力游戏节目。
通常是由电视台制定游戏规则,通过主持人和选手一问一答的形式层层递进,最终赢取奖品或礼金。
10、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结合电视栏目创新的方法)【简答】(8个)1、专题型新闻栏目发展趋势(1)栏目定位:从揭露曝光到理性建设(2)栏目视点:从法官侠士到社会现实的记录与思考者(3)栏目形态:从专题报道到调查报道2、生活服务栏目创作原则(1)“生活服务”的虚实结合。
“实”是指通过传播实用信息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虚”则是指栏目中含有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
(2)“生活服务”的多元化。
生活服务栏目从最初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状态,发展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化生活服务(3)“生活服务”的时代性。
生活服务栏目是当地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人们生活中的新思想,新动向,新潮流,新问题都成为我国电视台生活服务节目的反映对象。
(4)“生活服务”的娱乐性。
寓服务于乐,实用性与娱乐性兼备,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5)“生活服务”的知识性。
在服务节目中所传达的很大部分信息应是知识性的,让观众受益无穷的东西。
3、法制节目创作的一般方法348社政类较为活跃的是法制节目,由于这类节目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的行为、伦理与法制等,容易引起较大反响,因此,这类节目迅速普及,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报道形态,被称为“电视法制节目”。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载体,借助电视的制作和表现手段,以宣传法律为主题,以法制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的各种节目形态”,也是社政类节目中最为活跃、报道最为频繁、最有“观众缘”的一类节目。
(1)栏目定位“电视法制节目重在‘普’、根在‘法’,淡于‘奇’、贵在‘引’”。
(2)栏目选题选题标准:“三贴近”、“两依托”,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依托已经审理或正在审理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作为报道的线索。
选题注意:抓取鲜活的生活事件中的悬念,这样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引起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兴趣,从而使每个选题都能成为“法律就在我身边”的阐释。
(3)栏目结构衡量法制节目的结构标准是看其如何运用悬念。
”(尹力)法制节目要充分利用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来结构,以引起关注。
结构分为三部分——①社会背景展示:交代好案例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影响度、百姓关注度和相关政策法规。
②主题故事叙述:要展示矛盾、抓住细节、制造悬念、讲好故事,即在案件审理的每一个要害处,人物命运的每一个转折点,埋下伏笔,留下想像空间,从而抓住观众的解谜、求知心理。
③专家分析评述:帮助当事人和观众从法律的角度明辨是非,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理。
专家讲评从案例入手,容易谈得具体、生动,使观众能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也易于接受和理解。
(4)栏目形式①专题式法制栏目往往以案件为依托,以调查报道为手段,聚焦案件情节,穿插纪实、交谈,“形成故事性、知识性、人物命运、生存状态并行的具有厚重感的栏目”。
运用纪实手法对案例作真实的纪录,可增强法制节目的可视性、可信性和说服力。
②说法式(法制理论类)[典型《今日说法》]“说法”式,往往采用演播室和外景案件(事件)的穿插展示与点评形式相结合。
节目以访谈为主,兼容纪录片、新闻,使节目形象化,防止枯燥的侃谈。
③庭审式——即以法庭审判过程为结构依据的节目形式,包括庭审直播与庭审录播两种。
4、人文和社会类纪录片选题原则158(1)时代性:题材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2)新鲜性:题材具有人们所不熟悉的,又普遍感兴趣的有别于事物常态的性质。
(3)复杂性:题材所提供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容量,它所涉及的材料要足以支撑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相应的时间长度。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曲折的人物经历。
第二,较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三,较宽泛的涉及面。
第四,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4)人文性:题材的性质应该蕴含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应该引起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5、评述型政论片的特征204述与评的结合;论据的形象性;论证过程的群体参与性;评述主体的多元性。
6、电视调查报道的几种典型调查方式及其各自特点238(1)纯粹调查式:调查取证的确凿性、展现调查过程、敏锐观察随机应变(2)访谈式调查:平等交流真诚沟通、话语交锋思维碰撞(3)记录式调查: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记录中不忘调查。
7、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原则(1)必须符合栏目的定位不同的栏目有着不同的定位,话题选择必须符合定位的理念。
(2)话题选择必须具有“卖点”卖点是节目赖以出售的那个部分,也就是节目最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化品质特征。
(a. 引起轰动效应的新闻性话题:《时事开讲》;b. 备受关注的前沿性话题:《对话》c. 增强好奇感的窥视性话题:《人间》)(3)话题必须具普遍性——即能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能产生共鸣的话题。
8、谈话节目嘉宾的选择标准(1)对嘉宾的选择,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人格魅力;(2)如是讨论型谈话节目,应选某一问题的专家和与话题有密切关系的人;(3)如是叙述型谈话节目,应尽量邀请到当事人。
【案例分析】结合《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分析选题、结构、点评技巧、采用的典型调查方式、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等。
【综合应用】(小论文)结合《谢天谢地你来了》谈当前娱乐节目的现状、创作模式、发展趋势、特征和类型以及创新的方法和手段。
或者是结合你自己熟悉的一档娱乐节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