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3、从被动到主动 •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主动性后 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 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以 下两个方面:
•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 儿童心理活动是由无意向有意发展的。新生儿的原始反射 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 。如: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 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 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能够意识到活动的目的还能意识到 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 • 如大班幼儿不仅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 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 随着生理的成熟,儿童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在增 长。比如:两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 生理上的不成熟,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 主动性也在发展,四五岁的孩子在某些活动中, 注意力集中,而某些活动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表 现出个体的主动选择和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
三、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常常没有目的,具有很大的 无意性 • 1、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注意、记忆、想象) • 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 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四、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 发展 •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 • 5-6岁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 • 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 自己发展 • 外显-内隐
无条件发射
• 吸吮反射:手指放入婴儿口中;吸吮;永久性;有利于喂食。 • 搜寻(觅食)反射:抚触婴儿嘴角或面颊;转头寻找刺激物; 0~3个月出现,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帮助婴儿找到食物。 • 游泳反射:把新生儿肚子向下,横着托起,四肢便作类似游 泳的动作;6个月左右消失;发生意外可以帮助婴儿存活。 • 迈步反射:扶助婴儿腋下并使其光脚着地;做迈步动作;2个 月左右消失;为行走做准备。 • 抓握反射:手指放在婴儿掌心并轻按紧紧抓住刺激物;4~6 个月消失;为幼儿抓握能力做准备。
• 2、动作不断发展 • (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 化的动作 •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 (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 P25 3岁前儿童动作发展表
• • • • • • •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 现象:视觉追随、认生、手眼协调 (2)掌握语言的准备 言语萌芽期、理解别人说话、呀呀学语 (3)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 生理满足相关、依恋、社会性微笑
(三)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1)好学好问(问到底、二维思维) (2)抽象能力开始萌芽 初步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分类、抽象概念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观察、注意、记忆、解决问题等 (4)个性初具雏形 较为稳定的态度、情绪变化变小
补充内容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过程。
•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 人格基础的过程。 •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一)婴儿期(0-1岁) • 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
•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 现象:体重身高变化、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出 现
(二)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4-5岁时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的中班年龄。 (1)活泼好动(不好带 自我控制能力差) (2)思维具体形象(米从米袋子里倒出的) 实验:床、桌子、椅子和被子分类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排队、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
• • • • • • • •
补充内容二: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 1、从简单到复杂: • 刚出生的孩子只有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 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
• (1)从不齐全到齐全。 • 我们知道,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 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比如 ,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 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 复杂的发展规律。
• (二)幼儿前期(1-3岁)
• • • • • • • 1-3岁时儿童学会走路、学会说话的一个重要事情 1、动作逐渐发展完善 (1)学会自由行走 现象:1岁开始学步, 2岁以后自由行走 (2)开始使用工具 现象:1岁以后,动作进一步灵活起来 P27 (1-3岁儿童手的动作发展表)
• • • • • • • •
• • • • •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 生活现象:描述大象用鼻子把她卷起来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现象:认识未知事物:看、听、摸、尝 实验:皮亚杰守恒实验
• • • •
2、表象活跃 长城、毛主席、杨梅、“开汽车”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 萌芽 • 实验:幼儿分类
五、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 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表现出稳定的 个性倾向性。 • 幼儿初期,还没有对周围的人和物形成稳定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
• 1、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 • 2、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 • 3、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
• 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极其重要,是儿童健 全人格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 • 心理年龄特征 • 实验: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 实例:年龄增长,语言发展特征
• 特别注意:年龄与幼儿的心理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 系,而不是说年龄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 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 • • • • (一)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3-4岁处于幼儿期的初级阶段,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 1、生活范围扩大(进入幼儿园) 2、认识依靠行动(在行动中认识) 3、情绪作用大(情绪不稳定,易受影响) 4、爱模仿(模仿能力强,主要学习方式)
• • • • • • •
•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触及婴儿脚掌心;五个脚趾成扇形; 满6个月时消失;尚未知晓。 •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以及光照刺激婴儿眼睛;眨眼或闭 眼;永久性;在不良刺激中保护婴儿。 • 惊跳(莫罗)反射:突发的噪音刺激或由高处猛然下降; 会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 贴胸前,做搂抱状;3—5个月时消失;有助于婴儿抱住 母亲。 • 击剑反射;婴儿仰卧时将其头转向一侧;伸出该侧手臂和 腿呈击剑姿势;4个月左右消失;可能为婴儿够物做准备。
• 2、从具体到抽象
•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 象和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是感觉。 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幼 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 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 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 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 1、新生儿童的无条件反射活动主要有哪些? • 2、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3岁是儿童学会____和_____的一个重要时 期。 • 4、3-4岁幼儿(小班)的心理发展特征 • 5、4-5岁幼儿(中班)的心理发展特征 • 6、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二)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
到系统化,且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 旋式上升的。
• 比如组织幼儿参加学习活动,如果你想要3岁幼儿专
心致志的学习,必须使教材内容对他有较大的吸引
力,学习时间还只能很短;4岁以后,幼儿懂得专心 听讲,在教师的要求下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5岁幼 儿不仅能够用一些方法使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保持注 意力集中,而且会把这些方法说出来,教给其他幼 儿。6岁以后,幼儿的注意力会在5岁的基础上向更 高级、更完善的水平发展。
• 比如,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和回家路上可以观察到很多对他 而言新鲜的事物,听到周围的成人用新词语、句子来称呼
这些新事物,在品尝不同的食物的同时知道食物的名称,
参与不同的活动时候能听到老师使用一些新的动作指令, 生活与学习经验的积累,使幼儿由开始的时候只是能够理 解他人对词与句的表达,到了一定时期,幼儿就会将新的 词语和句子用于与他人交往与交流中,这就是儿童言语发 展由量的积累产生了质的变化。
•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 间缺乏有机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 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心理活动没有 形成体系的表现。
练习题--牛刀小试
1、儿童心理学特征是指:____________ 2、有人说年龄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你同意吗? 3、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___和____ 4、____岁幼儿已经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5、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常常没有目的,具有很大 的____ • 6、____岁的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 • • • • •
• 比如气质倾向的差异在新生儿时期就有所表现,,能比较清晰 的分辨出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而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一些 特殊能力的发展可能要到青春期甚至更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发展的差异性
• 对个体而言,年龄相同的儿童,其心理的发展速度、最终达到 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上是有差别的。
• 比如有的儿童早熟、早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的敏度 ,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在性格方面,有的儿童 好动、言语流畅、善于与人交往,有的儿童喜欢安静、独处, 沉默寡言不合群。
(三)发展的不均衡性
• 心理的各组成部分处于相互制约的统一发展过程中, 但发展并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 • 一方面,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各年龄阶段 心理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快慢不均的。儿童心理发 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期,一是出生到幼儿早期,二 是青春期。 • 另一方面,心理各个组成部分发展的起止时间、发展 速度、到达成熟的时期等方面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