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当婴儿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 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 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 若婴儿对强光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怀疑为眼盲,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做相 应的检查。 • [存在期] 婴儿在2~4 周左右,可以注视一件物体。
制自己发展
五、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 向性发展
(一)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 (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 (三)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婴儿期(0~1岁)
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 [动作显示意义] 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
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 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 吸吮反射与寻乳反射为配套的反射反应,一定要能寻乳后且有吸吮的动作, 才能真正达到喝奶与补充营养的效果。否则,奶瓶或乳头放到婴儿嘴巴里 了,但婴儿却无法有吸吮的动作。由此可见,婴儿无法以吸吮的方式获得 食物,除了神经发展可能有问题外,婴儿的吸收营养的方式与量也将出现 障碍。 • [消失时间] 3个月后会开始慢慢消失。
back
2.动作不断发展 (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 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
发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视崖实验) 认生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
• [动作显示意义] 此反射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 引起的。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 体束受损害的表现。
• 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 • [消失时间] 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
眨眼反射
• [特征] 婴儿对强光会有闭眼反应。 • [动作显示意义]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分班:小班(3~4岁) 中班(4~5岁) 大班(5~6岁) 学前班(6~7岁)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 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性发展
(一)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数量守恒实验 质量守恒实验 容积守恒实验
(二)表象活跃 (三)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反省抽象所获得的知识正是其逻辑思维的来 源,儿童的逻辑包含了两个层面: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 1、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动作(谁的岁数大) 2、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具体事物(类包含)
5
三、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 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一)认识过程以无意为主
注意、记忆、想象
(二)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三)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5~6)
6
四、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 性和有意控制发展
(一)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 (二)由情感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
抓握反射
• [出现时间] 0~3个月 • [特征] 轻触婴儿手掌,婴儿即紧握拳头,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婴儿会
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 [动作显示意义] 这是灵长目种系发生的遗传,此反射反应刚出生的小畜会 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这个反射性动作等到婴儿再大一些就会 慢慢消失。婴儿长大后便可分辨要写字了就将笔握紧,不写了就将笔放下, 经由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手掌与脚掌握、抓的运用。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出生带来许多无条件反射活动,主要的是食物反射和
防御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条件反射 √出生后逐渐地能够注视进入他视野的物体
√与成人的交往也发生在新生儿期
next
吮吸反射
• [出现时间]0~3个月 • [特征] 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
化。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和发展。
next
视崖实验
• 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一项旨在 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 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 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 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 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 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 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 也一样。
• 若是超过4个月还有此反射,可能神经病变。此外,婴儿在第1个月会常紧 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则表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消失时间] 4~6个月之间会渐渐消失,婴儿并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 动作的运用。
巴宾斯基反射
•• [特征] 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 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 年龄特征概述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
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心理特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含义: 1.年龄特征不是某一年龄阶段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偶然表现出来的 特征,而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中概括出来的特征。 2.年龄特征不是某一年龄阶段儿童所有的心理特征,而是与其他年 龄阶段所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3.年龄特征不只是指某一年龄阶段儿童表面的外部的心理特征的概 括,更包括其内的规律性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