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必考题型和答题方法归纳(重点保留,认真消化背诵)◎几个重要概念总结:(见海西考点文学类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知识点)1、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先抑后扬、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3、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4、描写方法:(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2)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5、修辞手法(2个字):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6、论证方法(4个字):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7、说明方法(3个字):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
8、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她<们>、他<们>、它<们>)。
1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1、名句默写(10分,选最好的五道题计分,错一个字则一句没分):对策:先把61首诗词都背完,再背老师划线的古文部分;课外名句只要背发的资料上的。
想要考上128分以上的同学应把该背、能背的尽量背完。
)2.口语交际。
(3分)( @ 口语交际答题要点:称呼+礼貌用语;语言委婉;号召或感谢。
)示例:叔叔(称呼),您好!(礼貌用语)……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好吗?(号召)谢谢您的合作!(感谢)3.名著阅读6分(1)名著阅读题选择题:(2分)错误类型主要有两种:1、张冠李戴,书名和情节、人物混淆;人物和情节混淆等。
2、语言绝对。
比如《伊索寓言》全是动物寓言,错,应该是大部分。
复习海西配套练习P147-152)(2)情节概述题(4分)答题要点:1、原因 2、经过 3、结果 4、主要人物。
1点一分,主要人物不能错,错了0分;1个错别字扣0.5-1分)4.综合探究题(6分)@ 综合探究、材料分析题答题要点:(1)从材料中找关键句来概括原因、现象或其他;(2)从材料中的不足之处和已有方法去寻找新措施和建议的灵感;(3)拟标题、拟栏目、仿写要字数简短、句式整齐、符合主题);(4)看图写话:要找到图中的关键人、景、物和字,扣住材料主题写。
(5)理解主题:结合材料,看清题意。
(6)想象拓展题:计划要具体,想象要丰富,描写要细致。
二、古文对比阅读(18分)。
1、字词解释(4分,4空,两个甲文,两个乙文)@ 字词解释对策:重点看每册课本的课后注释和海西考点上的归纳,背海西配套P157-163;背发的资料中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
2、(3分)选择意义/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
@ 一词多义对策:背海西配套P157-163和老师发的资料。
3、句子翻译(4分)对策:逐字翻译,关键字一定要翻译,不会的字就猜或者不翻译。
)4、甲乙文异同点对策4分:从异(不同点)和同(相同点)分别答,看清要求和分值。
@对比分析两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从异同点分析,最后总结你的收获。
5、(3分)概括延伸题对策:1、概括人物的性格、事情的原因;2、列举于此品德、特点类似的人或事。
6、3分(1)启示感悟体会题题答题要点(2)看法观点见解题答题要点(见现代文阅读共同题型)三、现代文阅读共同题型:(1、说明文或议论文二选一。
2、一篇广义记叙文)(一)作用题(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答):包括标题作用题、第一段(开头)作用题、中间过渡段作用题、结尾作用题、伏笔作用题、环境描写作用题、插叙作用题、人称作用题等。
1、@标题作用题答题要点:(1)说明文:点明说明对象;议论文:点明论点;记叙文:点明主题。
(2)(运用……手法,生动形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4)化用诗文、词曲等,增添文学色彩。
(5)表达了人物间的……情感。
<1-4点为结构上的作用,第5点为内容上>2、@第一段(开头)作用题答题要点:(1)总领全文。
(2)照应题目,引出……(说明文: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对下文……的说明。
议论文:引出论点或引出下文……的论述。
记叙文:引出主题或引出下文……的叙述);(3)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4)运用……手法,通过……描写,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5)写了……,表达了……思想情感。
<1-4点为结构上的作用,5为内容上>3、中间关键句作用题答题要点:(1)过渡,承上启下。
(2承接上文……内容,为下文写……作铺垫。
(3)推动情节发展。
(4表达了……思想情感。
<1-3结构;4内容>4、结尾作用题答题要点:(1)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2)照应……(标题、开头、全文),点明主旨。
(3)留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4)写了……,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
(1-3是结构上,4是内容上)5、伏笔作用:1、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为下文作铺垫,(使行文不突兀)6、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事件、季节和环境特点;(2)为……铺垫,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表达了……思想情感。
7、插叙作用:补充情节,衬托人物……的思想情感,使文章更完整、充实。
8、人称作用:(1)第二人称作用题: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与读者或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显得亲切感人;若用“您”比“你”更能表达出对母亲的尊重与敬爱。
(2)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
(3)第三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显得客观、自由、灵活。
(二)、语言赏析题。
1、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感情或者好在哪里:(1)这个词语在句中指……(内容);(2)表达人物……情感。
(方法:发现词语中体现的人与景、事的关系,体会人物的情感。
)2、赏析一句话:这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事物……特点),表达了谁(什么人)的……思想情感或什么道理。
(三)标题、词语或句子含义题答题格式:(1)先写标题或句子在文中的表层意思(指什么内容)。
(2)在答标题或句子表达的深层思想情感。
举例: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夜是梦的花朵”指女儿和妈妈约定好在梦里相见,女儿微笑的脸慢慢绽放成花朵。
深层含义:女儿用梦寄托对妈妈的思念,靠梦享受母爱的美好,也可以看出妈妈对女儿的爱与不舍。
词语含义:词语“种子”含义题。
答:(1)“种子”含义是“杂交水稻的种子。
(2)”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的启蒙和教育,(对我的爱与鼓励)。
(四)、看法观点见解题答题要点:先表明赞成或反对态度,1句话概括原文的观点后,从现代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出发)谈理由(1点1分,至少3点)。
(五)、启示感悟体会题答题格式:原文说了……(1句话,越少越好),我懂得了……(2句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会怎么做……(2-3句话)(六)想象拓展题(描述题)答题要点:重点题型:1、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想象和扩写。
2、文章之外的联想仿写题:按要求,写一种植物、动物或一处景观;描写对你有影响的人或事,以及你想说的话等。
特别注意:1、紧扣住题目要求答题。
2、注意字数(不少于60字、少于60字、60字左右、60字以内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4、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 5、人称(第一人称我<们>、第二人称你<们>,第三人称她/他/它<们>)(题目:请结合上文,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我”的思绪漫游的内容描写出来。
); 6、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7、是否要用名言等。
8、语言通顺,无错别字(错一字扣0.5-1分)(一)说明文阅读(17分)1. @标题作用题答题要点:(1)点明说明对象;(2)(运用……手法,生动形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或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4)化用诗文、词曲等,增添文学色彩。
(5)表达了人物间的……情感。
<1-4点为结构上的作用,第5点为内容上的作用>2、@第一段(开头)作用题答题要点:见现代文阅读共同题型。
3、找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对象+特点)题对策:看标题;看首尾段;看关键句(每段的首尾句、过渡句、总说句、分说句。
)3、找说明顺序题对策: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内容、原因、特征概括题(3分)答题要点:根据要求,逐段找关键句,再合并。
5、@说明方法及作用题(4分,句子2分,作用2分)答题要点: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内容,事物的特征等),使读者更明白(更有兴趣)。
重点掌握列数字、举例子、引资料、打比方这四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详见海西考点P74)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内容,特征等),使读者更明白。
列数字:列了……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内容,特征等),使读者更明白。
引资料:引用了……,形象地说明了……(内容,特征等),使读者更感兴趣,语言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比作……,形象地说明了……(内容,特征等),使读者更明白,更感兴趣。
作比较:把……和……相比,形象地说明了……(内容,特征等),使读者更明白。
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的作用略,见海西考点。
6、@说明文词语赏析题(4分,句子2分,作用2分)答题要点:1、词语用得好:……词的意思是……(意思不知道就不要写,否则扣分),准确严密地说明……(内容,事物的特征等),(使话说得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词语能否删掉:不能删,……词的意思是……(意思不知道就不要写,否则扣分),准确严密地说明……(内容,事物的特征等),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删去后原句意思变为……,不符合原意。
7、综合探究题答题策略:(1)措施、建议题:给1-2则材料,根据材料和原文题建议:从材料中的不足之处和已有方法去寻找新措施和建议的灵感;(2)根据原文和材料写探究结果:从材料中找关键句来概括原因、现象或其他;(3)拟标语、宣传口号、仿写等:字数简短、句式整齐、符合主题(4)想象拓展:描写你家乡的美景或特色风俗人情饮食文化等。
(二)议论文阅读(17分)1、找论点题对策:看标题、开头、结尾;综合比较哪句最全面,就用哪句。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题答题格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