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命题说明与参考答案 2016.5 一、【命题说明】本题所选文本对应教材第四单元,为社科类文章。
1.C(3分)(混淆程度。
“高压钠灯……比白炽灯节电60%”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较日光灯节电60%”。
)
2.C(3分)(混淆时间。
“晋朝人将生物光运用于捕鱼作业当中”表述有误,原文是说“《古今秘苑》一书中也记载着我国渔民利用荧光捕鱼的事
例……而捕取之”,没有明确指出朝代。
)
3.D(3分)(表述有误。
“并延长发光时间”表述错误,原文是“使发光强度增高”。
要注意人造生物光源的配制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双草酸酯被氧化释放能量,能量传给荧光剂,使荧光剂发光。
)
二、(一)【命题说明】本题所选本文与本单元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文体相同,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补充。
第4题考查断句,第5题考查实词的用法,第6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第7题翻译兼顾课内外。
4、B.(3分)
5、C(3分)(减轻)
6、D(3分)(孟子的仁政具有普适意义,他只是宣传,梁惠王也没有接受)
7、(1)(3分)如果把道义放在后而把利益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
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苟”、“餍”,“句义”各1分)
(2)(4分)在家侍奉父亲兄长,在外尊长敬上,(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来抗击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入、出”、
“挞”、“坚甲利兵”“句义”各1分。
)
(3)(3分)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吧?
(“所以”“其”“句义”各1分。
)
(二)【命题说明】本题所选诗歌为唐律诗,与第二单元一致。
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从“炼字”“情感”设题。
8.(5分)“共”有“一同、一起”之意(1分),千峰一同在夕阳照耀下,呈现出色彩艳丽、气象万千之态,宛如一幅色彩鲜明的夕阳秋峰图(2分),透露出诗人旅途孤单、只能跟千峰共赏夕阳的孤寂之情(2分)。
9.(6分)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跋涉劳顿的慨叹,对日后仕途坎坷的忧虑(3分)。
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旅途山远草深、露重湿衣的清冷秋景来抒发孤独、惆怅的心情(3分)。
(三)【命题说明】本题所选为情景式默写名句,出自必修三课本必背篇目。
10.(6分,每空1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命题说明】本题选文为小说,较为浅易,与第一单元小说文体一致。
11. (1)(5分)。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A项,“极具艺术魅力”错误,老赵拍的医药电视广告多为虚假广告,不具艺术魅力。
B项,“情节跌宕”说法不太恰切,小说情节起伏不明显。
C项,“被骗去拍了医药广告”错误,从文中来看,老赵是自愿的。
D项,用“珍视亲情”来评价一个小孩子有点拔高。
)
(2)(6分)①“超级演员”指的是爷爷,突出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②
题目“超级演员”具有线索的作用,小说正是围绕“超级演员”层层展开,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③以“超级演员”为题,突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每点2分)
(3)(6分)①擅长表演,功底深厚:在拍医药电视广告时驾轻就熟、出
神入化;②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为了金钱,违心拍虚假医药电视广告;
③爱护孙子,悉心呵护:接送小孙子上学风雨无阻,用心陪伴小孙子玩
耍。
(每点2分)
(4)(8分)①以小孙子的话“都没敢说自己的真名”揭示爷爷表演的真
相,指出老赵做演员实际是在拍虚假广告;②以小孙子的话结尾,将小孙子的纯真无邪与爷爷的弄虚作假作对比,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丰满;③小孙子的话出人意料,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使文章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④以小孩儿之口道出对弄虚作假的不理解,贬斥有力,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每点2分)
四、【命题说明】本题依照全国卷共5个题,12题为变通题,主要抓基础的字词,以情景句的方式考察。
12题中的沸反盈天、笑靥、畏葸不前、锲而不舍、度长絜大,13题中的遍体鳞伤、为所欲为、人才济济、微乎其微,分别出自《祝福》《林黛玉进贾府》《劝学》《过秦论》《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课文。
15题考查语言得体,与文本“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相关。
16题考查语言连贯。
12.D(3分)(A项,喧闹。
B项,五彩缤纷笑靥yè。
C项,锲qiè而不
舍。
)
13.B(3分)(A项,语义重复。
遍体鳞伤,指伤痕布满全身。
“浑身”和遍体鳞伤放在一起构成语义重复。
B项,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C项,搭配不当。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与“前景”不搭配。
D项,感情色彩不当。
为所欲为,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含贬义。
)14.B(3分)(A项搭配不当,“提高……风气”应改为“引领……风气”。
C项,成分残缺,“可改善营养缺乏”后应补上“现象”或“症状”等成分。
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调在“我们”前面。
)
15.(5分)(1)“惠赠”改为“寄来”;(2)“不吝赐教”改为“提出
拙见”;(3)“斧正”改为“修改”;(4)“雅正”改为“建议”;
(5)“笑纳”改为“修改(接受)”。
16.(6分)①未必会爱孩子(2分)②不知体会别人(2分)③“爱”中有
“严”(2分)意思对即可
五、【命题说明】针对高一学生写作状况,命制较为浅易的材料作文,训练学生的多角度审题和行文。
17.(60分)作文评分细则:切入分45分。
一类卷,53~60分。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二类卷,46~52分。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三类卷,36~45分。
内容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上有含混不明确之处。
四类卷,26~35分。
内容偏离题意,宿构文章。
五类卷,0~25分。
内容与材料完全脱离,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混乱散乱。
关于扣分:缺题目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最多扣3分;不足字数,600字以上每缺50字扣1分,400~600字25分左右,400字以下酌情给分,只有题目得2分
【附参考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但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求仁义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仁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
这无异于驱赶兽类去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
(施行政治)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呢?”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
(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
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
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抗击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
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